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7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24篇
耳鼻咽喉   5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33篇
口腔科学   16篇
临床医学   107篇
内科学   63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42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203篇
预防医学   41篇
眼科学   21篇
药学   67篇
  1篇
中国医学   53篇
肿瘤学   17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1.
目的:探讨前房穿刺术在青光眼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210例239眼青光眼患者在术前或术中实施前房穿刺以降低眼压或观察手术效果等。其中22眼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高眼压经药物治疗不能有效控制的患者,行前房穿刺放出房水降低眼压;217眼为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常规行前房穿刺放出房水,注入平衡盐,以调节眼压,促进前房及滤枕形成,预防并发症发生。结果:急性高眼压患者经前房穿刺放液后症状迅速缓解,眼压下降,视力提高;青光眼做小梁切除术后除5例5眼发生Ⅰ度浅前房外,未见其它并发症。结论:前房穿刺应用于青光眼治疗中是降低眼压、预防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方法,特别适合于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712.
目的分探讨抗青光眼术后浅前房与术后结膜伤口渗漏、滤过过强及脉络膜脱离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总结各类型青光眼的抗青光眼手术173例(185眼)术后发生浅前房的情况。结果185眼术后浅前房43例49眼占26.49%。其中滤过术后引流过畅31眼,占63.27%;房水渗漏3眼,占6.12%;脉络膜脱离4眼,占8.16%,原因不明11眼,占22.45%。结论抗青光眼术后浅前房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滤过过强是最常见的原因。青光眼术后浅前房虽不能完全预防,但应积极查找原因并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713.
1 小胶质细胞起源、形态及活化机制 研究认为,小胶质细胞来源于间充质中胚层的巨噬细胞,于胚胎发育期进入脑组织,并在血-脑脊液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形成之后留存,其功能类似于巨噬细胞,从形态上可分为分枝状和阿米巴状,形态不同,其功能状态也不同,前者代表静止的小胶质细胞,后者代表激活的小胶质细胞.其形态取决于脑区结构:若小胶质细胞周围有足够空间,其形态就变得松散;反之,变为细长柱状[1].  相似文献   
714.
目的探讨腹横肌松解术(transversus abdominis muscle release,TAR)在治疗腹壁巨大切口疝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集团收治的25例腹壁巨大切口疝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25例腹壁巨大切口疝患者中,其中男性16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65.0±11.4)岁,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为(31.15±5.83)kg/m2。平均腹壁缺损宽度(11.40±1.36)cm。22例为中线切口疝,3例为侧方切口疝。4例为复发性切口疝。所有患者均采用TAR+后组织结构分离技术进行腹壁功能性重建,并采用肌后补片加强修补的手术方式。手术时间(152.0±31.6)min,术中出血量(116.8±44.1)cm3,住院时间(13.9±2.9) d。术后有2例出现浅表手术部位感染,4例Ⅲ型血清肿,1例不完全机械性肠梗阻,均经非手术治疗后治愈。无补片感染、肠瘘等并发症。随访期间未发现有复发、腹壁膨出病例。 结论腹横肌松解术+后组织结构分离术是腹壁巨大切口疝治疗一种有效、安全的手术修补方法。  相似文献   
715.
目的:评价ReSTOR +3D渐进衍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09-06/2009-11老年性白内障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AcrysofReSTOR +3D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患者32例48眼。术后连续随访3~6(平均4±1.5)mo。观察术后末次随访时裸眼远、中、近视力及最佳矫正远、中,近视力、脱镜率、人工晶状体的位置。结果:术后裸眼远视力为0.85±0.17,术后裸眼中距离视力为0.65±0.15,术后裸眼近视力为0.64±0.13,术后最佳矫正远视力为0.96±0.14,术后最佳矫正中距离视力为0.69±0.17,术后最佳矫正近视力为0.77±0.15。脱镜率为84%。裂隙灯检查见人工晶状体居中,无倾斜。随访期间未发现后发性白内障。结论:ReSTOR+3D衍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能为患者提供满意的全程视力。  相似文献   
716.
江航  叶静  朱苏华 《实用防盲技术》2010,5(4):144-145,157
目的探讨抗青光眼滤过术后白内障患者进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手术技巧目的和临床效果。方法对自2004年1月~2009年12月26例30只眼抗青光眼滤过术后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方法进行了回顾,观察术后视力、眼压以及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术后1周视力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术后眼压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变化,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全部患者保持功能性滤泡。结论经过颞侧角巩膜隧道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青光眼滤过术后的白内障效果良好,无严重并发症,未损伤滤过泡及滤过区,术后眼压正常,可获得良好视力。  相似文献   
717.
许阳子  金琳  徐娟华  叶静  李泳 《护理学报》2012,19(14):33-35
目的 观察前馈控制的管理方法在肿瘤科新入职护士临床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分析2006年1月-2008年12月11名新入职护士发生的记录在案的26起护理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为:专科知识缺乏;责任心不强;法制观念淡漠;操作技术不规范;思维片面、缺乏应急性、预见性及沟通技巧欠缺等.2009年1月开始,针对原因采取前馈控制的方法对新入职护士进行临床培训:成立护士培训前馈控制管理小组;建立三级临床培训质控体系,改进带教模式,实施导师负责制,即带教老师全程负责新入职护士1年培训期间所有的带教工作;改进培训措施,如根据肿瘤科的专科特点进行专科知识技能培训,每季度定期讲授沟通技巧等,根据医院制定的护理应急预案,结合本科实际进行培训;改变以往功能制的排班方式,实行APN连续性排班模式和责任制护理等.结果 实施前馈控制管理后新入职护士发生护理不良事件(7起)较实施前(26起)明显减少.结论 将前馈控制的管理方法应用在新入职护士临床培训中,保障了护理安全,提升了护士整体素质,提高了培训效果及护理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管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18.
背景:脑缺血再灌注早期,由于脾脏中有大量炎症因子浸润引发氧化应激损伤,导致脑缺血再灌注后脾细胞出现大量凋亡。 目的:观察外源性过氧化氢对金属硫蛋白Ⅰ/Ⅱ敲除小鼠脾细胞活力的影响及N-乙酰-L-半胱氨酸对过氧化氢诱导的脾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制备金属硫蛋白Ⅰ/Ⅱ敲除小鼠脾细胞悬液,分别用不同浓度(0.1,0.2,0.5,1,2 mmol/L)过氧化氢处理2 h后,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力。根据MTT结果选择不同浓度过氧化氢(0.5,1 mmol/L)诱导脾细胞凋亡,实验分为6组:对照组、N-乙酰-L-半胱氨酸组、0.5 mmol/L过氧化氢组、1 mmol/L过氧化氢组、N-乙酰-L-半胱氨酸+0.5 mmol/L过氧化氢组、N-乙酰-L-半胱氨酸+1 mmol/L过氧化氢组,2 h后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力,酶标仪法检测乳酸脱氢酶活力及紫外分光光度仪检测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的开放情况。 结果与结论:随过氧化氢浓度增加脾细胞活力呈明显下降趋势(P < 0.01),且0.2,0.5,1,2 mmol/L 过氧化氢组脾细胞活力下降幅度最大。与对照组相比,N-乙酰-L-半胱氨酸组脾细胞活力明显提高(P < 0.01),且乳酸脱氢酶活力降低(P < 0.01),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开放减少(P < 0.01);分别于0.5,1 mmol/L过氧化氢组相比,N-乙酰-L-半胱氨酸+0.5 mmol/L过氧化氢组、N-乙酰-L-半胱氨酸+1 mmol/L过氧化氢组脾细胞活力也明显提高(P < 0.01),乳酸脱氢酶活力降低(P < 0.01),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开放减少 (P < 0.01)。结果表明,金属硫蛋白Ⅰ/Ⅱ敲除小鼠随着过氧化氢浓度的升高,脾细胞活力逐渐下降,呈浓度依赖性,尤其对0.2,0.5,1,2 mmol/L过氧化氢刺激最为敏感。N-乙酰-L-半胱氨酸使乳酸脱氢酶释放和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的开放减少,脾细胞活力增强,以此减轻过氧化氢诱导的金属硫蛋白Ⅰ/Ⅱ敲除鼠脾细胞的氧化应激损伤。  相似文献   
719.
急诊医学是医学中一门新兴的跨各临床专业的学科,既有本身的理论体系,又与各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紧密相连。急诊医学的形成和发展是现代社会发展和医学科学进步的必然趋势。急诊医学主要是研究如何最大可能将急性严重伤病人员从死  相似文献   
720.
腓骨肌萎缩症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翟红珍  叶静 《武警医学》2006,17(6):461-464
腓骨肌萎缩症(Charcot-marie-tooth,CMT)是一类高发病率的周围神经系统单基因遗传病,有明显的遗传异质性.叶静等报道传统分型存在局限性,该病的确证需进行基因诊断.到目前为止,与CMT相关的基因有33个,确定的致病基因至少有20个,其中:外周髓鞘蛋白22(PMP22)、髓鞘蛋白零(MPZ)、间隙连接蛋白32(Cx32)、早期生长反应蛋白-2(EGR2)与CMT发病关系报道较多;近10年学者们又发现10个CMT相关致病基因,本文就其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