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9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2篇
中国医学   86篇
肿瘤学   2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五加(《本经》)又名豺漆(《本经》)、文章草(《巴蜀异物志》)、五花(《雷公炮炙论》)、豺结(《别录》)、木骨、追风使、刺通(《本草图经》)、自刺(《纲目》)、茨五甲(《草木便方》)等。是一种落叶灌木植物,属于五加科五加属,其干燥的根皮即为中药材——“五加皮”。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中药香加皮提取物三萜类化合物(triterpenes compound of cortex periploeae,TCCP)对甲基苄基亚硝胺(N-nitrosomethylbenzylamine,NMBA)诱导的大鼠食管癌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F344大鼠120只,随机分为NMBA模型组、TCCP干预组、大豆油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大鼠皮下注射NMBA,TCCP干预组大鼠同时给予皮下注射NMBA及肌注TCCP,大豆油对照组大鼠肌注大豆油,正常对照组大鼠常规饲养.分别在给药后第9、15和25周,H-E染色检测大鼠食管上皮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大鼠食管组织中PCNA的表达.结果:正常对照组及大豆油对照组大鼠食管未发现异常变化,NMBA模型组大鼠9周时,食管癌前病变发生率为20.0%,15周时为46.7%,25周时达93.3%.与NMBA模型组相比,第9、15周时TCCP干预组癌前病变大鼠的比例明显降低(0、0 vs 20.0%、46.7%,P<0.05).NMBA模型组第9、15和25周时,大鼠食管上皮组织PC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213.17 ±29.74 vs 167.96 ±20.16,268.35±39.56 vs 170.76±14.79,327.24±28.19 vs 172.49 ±17.49;P<0.05);与NMBA模型组相比,TCCP干预组大鼠食管上皮组织中PC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TCCP可抑制NMBA诱导的大鼠食管癌前病变,该作用可能与其抑制PC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3.
香加皮杠柳苷对结肠癌细胞SW480体内外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与目的: 观察香加皮杠柳苷(periplocin extracted from cortex periplocae, CPP)对人结肠癌细胞SW480体内外生长的抑制作用。 材料与方法: 应用MTT法检测CPP不同浓度(0.125、0.25、0.5、1.0、2.0 μg/ml)处理SW480细胞后,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并于CPP (0.5 μg/ml)处理SW480细胞24 h 后用光学显微镜及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凋亡形态学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细胞Survivin蛋白表达变化。采用裸鼠移植瘤模型进行体内移植瘤抑制实验。以上各实验均设立对照组。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CPP对SW480细胞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并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效应;CPP 处理SW480细胞后,细胞出现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学改变;CPP可明显下调SW480细胞survivin蛋白表达阳性率和表达水平(P<0.01);以30 mg/kg CPP对SW480细胞裸鼠移植瘤进行治疗后,荷瘤小鼠的肿瘤重量和体积均被明显抑制,抑瘤率为61.41%(P<0.01)。CPP治疗组小鼠的移植瘤组织出现明显炎性细胞浸润和坏死性变化。 结论: CPP对人结肠癌细胞SW480的体内外生长均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survivin蛋白表达、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74.
 目的:研究香加皮杠柳苷(CPP)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周期及p21WAF1/CIP1表达的影响 ,探讨其抗肿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CPP(1.25、2.50、5.00、 10.00、20.00 ng/ml)作用不同时间(24、48、72 h)对MCF-7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应用流 式细胞术分析不同浓度CPP (2.50、5.00、10.00 ng/ml)分别作用于MCF-7细胞6、12、24、 48、72 h对肿瘤细胞周期的影响;并采用RT-PCR和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细胞周期相关因子 p21WAF1/CIP1的表达。结果:CPP能明显抑制MCF-7细胞的增殖,并呈浓度及时间依赖性,作用 于MCF-7细胞48 h的IC50为(4.88±0.16)ng/ml。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CPP作用MCF-7细胞24 h时,G0/G1期细胞明显增多,而S期和G2/M期细胞显著减少,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其中5.00 ng/ml组G0/G1期细胞由对照组的(49.33±3.25)%升高至(79.47± 2.40)%,S期和G2/M期细胞由对照组的(28.47±1.59)%和(22.20±2.09)%分别下降至(10.13±3.26)%和(10.40±1.41)%。经CPP处理的MCF-7细胞中p21WAF1/CIP1 mRNA的表达明显增强,p21WAF1/CIP1/β-actin光吸度比值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P<0.05)。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CPP组MCF-7细胞中p21WAF1/CIP1 蛋白的表达随作用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其中10.00 ng/ml组肿瘤细胞p21WAF1/CIP1的表达呈强阳性。结论:香加皮杠柳苷(CPP)具有显著的体外抗肿瘤作用,且有效剂量很小,其IC50仅为(4.88±0.16)ng/ml。CPP可使MCF-7细胞发生G0/G1期阻滞,并可使细胞周期相关基因p21WAF1/CIP1的mRNA及蛋白表达增强,提示阻滞细胞周期可能是CPP体外抗肿瘤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5.
背景与目的: 研究中药香加皮水提取物(cortex periplocae extract,CPE) 诱导体外培养人红白血病细胞株K562分化的作用。 材料与方法: 观察人红白血病细胞株K562与CPE体外共培养时的形态学变化;同时采用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CPE诱导人红白血病细胞株K562产生Hb含量的变化。 结果: 与阴性对照相比,CPE可以诱导K562细胞发生坏死的形态学变化。与CPE共培养后K562细胞株Hb的产生明显减少。 结论: CPE 对K562肿瘤细胞只具有杀伤作用而不能诱导K562肿瘤细胞的分化。  相似文献   
76.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及分子对接技术预测探究香加皮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作用机制。方法:用数据库和文献找出香加皮的有效成分及有效靶点、类风湿关节炎相关靶点、香加皮与类风湿关节炎的交集靶点,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构建中药与疾病的关联图、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图,并进行基因本体论(GO)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析筛选拓扑学参数排名靠前的成分和靶点,用分子对接来验证对接结合程度。结果:香加皮的有效成分共24种,通过网络药理学筛选出了8个潜在核心成分与9个潜在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发现结合能均≤-5 kcal/mol,且大部分结果<-7 kcal/mol;GO主要富集涉及细胞外基质解体、活性氧代谢以及炎症反应的调节等生物过程;主要通路涉及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信号通路、炎症介质对瞬时受体电位通道的调控、白细胞介素-17信号通路等。结论:本研究初步揭示了香加皮对类风湿关节炎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干预作用机制,可能起到治疗作用,为临床研究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77.
研究香加皮Periplocae Cortex的化学成分,采用AB-8型大孔吸附树脂,硅胶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对香加皮70%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及纯化,共得到1个化合物。采用NMR及TOF-MS技术鉴定其结构为21-O-甲基-Δ5-孕甾烯-3β,14β,17β,21-四醇-20-酮-3-O-β-D-夹竹桃糖(1→4)-β-D-加拿大麻糖-(1→4)-β-D-加拿大麻糖苷(1),为1个新化合物,命名为杠柳苷P。  相似文献   
78.
目的:建立中药香加皮中7种孕甾烷糖苷类成分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periploside C、periploside K、periploside R、periploside D、periploside E、periploside Q和periploside O等7种成分的含量。色谱柱:菲罗门C18(100mm×4.6mm,2.6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5mL?min-1;检测波长:264nm。结果:中药香加皮中periploside C、periploside K、periploside R、periploside D、periploside E、periploside Q和periploside O等7种成分的含量分别在0.020 1-0.100 5mg?mL-1、0.002 5-0.125mg?mL-1、0.002 5-0.125mg?mL-1、0.002 5-0.125mg?mL-1、0.002 5-0.125mg?mL-1、0.002 5-0.125mg?mL-1和0.002 5-0.125mg?mL-1浓度范围内,且进样量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依次为98.83%、98.23%、98.27%、98.71%、98.53%、98.28%和98.21%。结论:可以利用此法同时测定中药香加皮中7种孕甾烷糖苷类成分的含量,用于该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9.
目的 研究香加皮中提取的宝藿苷-I对人食管癌细胞Eca-109的抑制作用及其对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方法 RT-PCR技术检测不同质量浓度宝藿苷-I作用48 h后,细胞β-catenin、Cyclin D1、Survivin m RNA表达的变化,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Eca-109细胞β-catenin、Cyclin D1、Survivin蛋白的表达。结果 宝藿苷-I(25、50 μg/mL)作用48 h后,Eca-109细胞β-catenin、Cyclin D1、Survivin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1),12.5 μg/mL处理组细胞的β-catenin、Cyclin D1、Survivin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 宝藿苷-I可能通过下调β-catenin、Cyclin D1、Survivin mRNA及其蛋白表达,影响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发挥抑制Eca-109细胞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80.
江彬  杨仕军  张晓红 《中国药业》2009,18(14):77-77
目的鉴别地骨皮与荃皮、香加皮。方法从基源、性状及显微鉴别进行鉴定,结合中医配伍阐述其应用。结果与结论应正确区分地骨皮及荃皮和香加皮,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