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405篇
  免费   3774篇
  国内免费   4679篇
耳鼻咽喉   809篇
儿科学   1050篇
妇产科学   902篇
基础医学   3375篇
口腔科学   2287篇
临床医学   12070篇
内科学   6682篇
皮肤病学   1390篇
神经病学   994篇
特种医学   1962篇
外国民族医学   30篇
外科学   4193篇
综合类   19169篇
预防医学   6141篇
眼科学   722篇
药学   13544篇
  68篇
中国医学   5512篇
肿瘤学   2958篇
  2024年   220篇
  2023年   889篇
  2022年   1062篇
  2021年   1303篇
  2020年   1416篇
  2019年   1479篇
  2018年   800篇
  2017年   1257篇
  2016年   1730篇
  2015年   2031篇
  2014年   3172篇
  2013年   3183篇
  2012年   4481篇
  2011年   5109篇
  2010年   4914篇
  2009年   5098篇
  2008年   5514篇
  2007年   5072篇
  2006年   5315篇
  2005年   5014篇
  2004年   3893篇
  2003年   3172篇
  2002年   2590篇
  2001年   2654篇
  2000年   1813篇
  1999年   1567篇
  1998年   1286篇
  1997年   1260篇
  1996年   1100篇
  1995年   1125篇
  1994年   1042篇
  1993年   516篇
  1992年   697篇
  1991年   617篇
  1990年   529篇
  1989年   419篇
  1988年   199篇
  1987年   156篇
  1986年   95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检测大疱性类天疱疮(Bullous pemphigoid,BP)患者血清25-(OH)D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2018年3月至2019年5月我院皮肤科收治的50例BP患者纳入观察组,选取同时期入院的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48例带状疱疹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25-(OH)D水平,并测定肝功能,血常规,血清钙、磷、镁及碱性磷酸酶。记录观察组患者的BP面积指数评分(Bullous pemphigoid disease area index,BPDAI)及神经系统合并症。比较两组检验结果,分析观察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神经系统合并症对血清25-(OH)D水平的影响,对观察组患者血清25-(OH)D水平与BPDAI评分及其他化验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25-(OH)D水平、血清钙、白蛋白低于对照组(P<0.05),嗜酸性粒细胞计数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碱性磷酸酶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男性、女性患者血清25-(OH)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80岁的患者与≥80岁的患者血清25-(OH)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伴神经系统合并症的患者血清25-(OH)D水平明显低于无神经系统合并症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BPDAI为35~125分,平均(74.0±24.9)分。Pearson相关分析提示,BP患者血清25-(OH)D水平和BPDAI呈负相关(r=-0.49,P<0.01),与血清白蛋白水平呈正相关(r=0.32,P<0.05)。BP患者血清25-(OH)D水平与血清钙、碱性磷酸酶、嗜酸粒细胞计数无相关性。结论 BP患者血清25-(OH)D水平降低,尤其伴有神经系统合并症的患者血清25-(OH)D水平下降可能更多见。25-(OH)D水平可能与BP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可能与血清白蛋白水平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2.
IFN-α/β是机体对抗外来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其产生和后续激活的细胞信号转导可诱导具有抑制病毒感染和复制作用的IFN刺激基因的表达。然而,大多数病毒可通过表达一种或多种蛋白抵抗宿主细胞的抗病毒反应。流感病毒非结构蛋白1(nonstructural protein 1,NS1)作为多功能毒力因子,在流感病毒感染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此文概述了NS1的结构与功能及抑制IFN-α/β产生和抗病毒效应作用的机制,为研究流感病毒致病机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3.
肝纤维化是指各种致病因子所致肝内结缔组织异常增生的病理过程。肝纤维化伴随于肝损伤修复愈合的全过程,慢性长期的损伤因素会诱导纤维化进展成肝硬化。流行病学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共报告乙型肝炎新发病例118. 05万、丙型肝炎24. 3万。慢性病毒性肝炎带来了沉重的社会经济负担。叉头转录因子(FOXO)从属于叉头状家族,在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发现,FOXO1/3可通过TGFβ通路调节肝星状细胞活力,在肝纤维化病变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综述了肝纤维化病变机制、FOXO1/3对肝纤维化的调控机制,以及FOXO1/3(肝纤维化病变位点之一)的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4.
自身免疫病(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炎症性肠病等)是一类以局部或全身性异常炎症免疫反应为特征的疾病。目前,治疗自身免疫病药物主要分为非甾体抗炎药、甾体抗炎药、改善病情抗风湿药(化学药物、天然药物以及生物制剂)等。随着对自身免疫病病理机制的深入阐明和新药物靶点的发现,靶向细胞因子、受体和信号分子的新型生物制剂获得较快发展。靶向JAK/STAT信号通路的多个小分子药物,近年来也被研发应用于临床。炎症免疫反应软调节药物是一类具有抗炎免疫调节作用、不良反应少的药物,该类药物将是治疗自身免疫病药物研发的新策略和主要方向之一。该文综述了治疗自身免疫病药物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5.
目的 分析CSTB、A-FABP在膀胱癌诊断和预后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7月在本院进行手术、病理证实的膀胱癌患者45例、良性膀胱病变患者88例,检测膀胱癌样本癌组织、癌旁组织、良性膀胱病变组织中CSTB、A-FABP表达水平。评价CSTB、A-FABP在鉴别诊断膀胱癌的效用。对比膀胱癌进展对象(2年内转移、复发、肿瘤死亡)以及未进展对象组织中CSTB、A-FABP表达水平。结果 癌组织、癌旁组织、良性病变对象组织中CSTB、A-FABP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TB、A-FABP作为诊断标准(任意一项为阳性),鉴别诊断膀胱癌与良性病变的灵敏度为84.4%、特异度为90.9%、阳性预测值82.6%、阴性预测值92.0%、符合率88.7%。2年内转移、复发、肿瘤死亡的患者共30例,无转移、复发、死亡的患者共15例,膀胱癌进展对象CSTB、A FABP表达量高于未进展对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STB、A-FABP在膀胱癌诊断、预后预测中均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6.
77.
目的:分析与评价不同产地菊茎叶中多类型资源性化学成分,为其资源化利用提供数据支撑。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不同产地菊茎叶中总黄酮、总酚、总多糖进行分析与评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HPLC-ELSD)对不同产地菊茎叶中单糖和寡糖组成及其含量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祁菊茎叶(QJ-JY)中总黄酮和总酚含量均最高,分别为(37.89±4.17)、(17.12±2.00) mg·g~(-1)。怀白菊茎叶(HBJ-JY)和射阳杭白菊茎叶(SYHBJ-JY)中总多糖平均含量较高,分别高达(70.84±1.08)、(70.32±2.90) mg·g~(-1)。菊茎叶中含有的单糖类成分主要是果糖和葡萄糖,双糖主要是蔗糖。其中果糖是菊茎叶中主要的糖类成分。福白菊茎叶(FBJ-JY)中果糖质量分数最高,为(94.22±6.20) mg·g~(-1)。相关性分析显示,总黄酮与总酚呈显著正相关性,中性多糖与总黄酮和总酚均呈负相关性,可溶性糖类成分之间均呈较强正相关性。结论:菊茎叶中含有丰富的总黄酮、总酚、可溶性总多糖、果糖和葡萄糖等资源性化学成分,且不同产地之间各类型成分的含量差异较为显著。研究结果为菊茎叶的精细化利用与产业化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究重症监护室患者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的影响因素及预防干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重症监护室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44例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患者,根据是否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敏感,分为碳青霉烯类敏感组(n=43)及碳青霉烯类不敏感组(n=101),探究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的144例重症监护室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的患者中,有43例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敏感,占29.86%。患者有侵入性治疗、年龄、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史、糖尿病、使用免疫抑制剂史、有多联抗菌药物使用史均是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的重症监护室患者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不敏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重症监护室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的患者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不敏感的发生率较高,需要引起临床医师足够关注,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以期达到控制感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79.
全身麻醉是指麻醉药经呼吸道吸入、静脉或肌肉注射进入体内,产生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临床表现为神志消失、全身痛觉丧失、遗忘、反射抑制和骨骼肌松弛。对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的程度与血液内药物浓度有关,并且可以控制和调节。同时,该种抑制作用是完全可逆的,待手术结束,药物被代谢或从体内排出后,患者的神志与相关反射会逐步恢复到正常水平。因此,全身麻醉在手术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常用药物有2种目前,全身麻醉中较为常用的药物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吸入性麻醉药,包括氧化亚氮、七氟烷、氟烷、异氟烷、地氟烷、恩氟烷;另外一种是静脉注射麻醉药物,具体包括巴比妥类(硫喷妥钠、苯巴比妥等)、阿片类(芬太尼、雷米芬太尼、阿芬太尼、吗啡、舒芬太尼等)、异丙酚、苯二氮卓类、氟哌利多(地西泮、咪达唑仑等)、氯胺酮、依托咪酯等。  相似文献   
80.
阿莫西林系英国葛兰素制药公司在上世纪60年代研制并于70年代上市的一只半合成青霉素类抗菌药物,由于此药抗菌谱较广,可用于治疗多种常见感染性疾病(如社区获得性肫炎、儿童中耳炎、肠道感染症、上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化脓性牙龈炎和泌尿道感染等等)。近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报告中指出:虽然阿莫西林已有40多年的上市历史,但至今仍为国际上最受欢迎的抗生素产品。迄今为止世界各国医生开出的阿莫西林处方数量位居各抗生素产品之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