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8篇
综合类   5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3篇
中国医学   12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71.
目的制定化瘀通络健盘贴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处方中乳香、没药和血竭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血竭中的血竭素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薄层色谱专属性强、斑点清晰、分离度好;血竭素进样量在0.1300.455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5557853187X-49712,r=0.9997;加样回收率平均值为98.49%,RSD为1.61%(n=6)。结论该方法简便、检测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化瘀通络健盘贴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2.
目的 研究太行菊挥发油的成分组成,为该药材的综合开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小白菊、小黄菊和野菊花作为对照,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结合保留指数法对太行菊及3个对照菊花品种的挥发油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GC条件为程序升温(初始温度60 ℃,保持2 min;以5 ℃·min-1升温至120 ℃,保持2 min;以2 ℃·min-1升温至180 ℃,保持3 min;以8 ℃·min-1升温至240 ℃,保持5 min;以10 ℃·min-1升温至280 ℃,保持5 min),载气为高纯度氦气,分流比50∶1;MS条件为电子轰击离子源(EI),离子源温度230 ℃,电子碰撞能量70 eV,检测范围m/z 30~445。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筛选太行菊与3个对照菊花品种中挥发油的差异性成分,明确其特征性。结果 分别从太行菊、小白菊、小黄菊和野菊花的挥发油中鉴定出了86、96、112、109个化合物,其中四者共有成分73个。太行菊与对照菊花品种的挥发油含量差异较大,其中太行菊中α-侧柏酮、桉油精和4-松油烯醇的相对含量较高;而对照菊花品种中樟脑、桉油精和α-乙酸松油酯的相对含量均较高。PCA和OPLS-DA分析共筛选出11个化合物作为区分太行菊和3个对照菊花品种的特征性成分,其主要差异成分为兰香油薁和δ-杜松烯。结论 太行菊挥发油主要含醇类、萜烯类、酮类及酯类成分,药用价值较高;GC-MS结合保留指数法可提高挥发油定性分析的准确性,可为太行菊的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3.
目的 对菌类中药的生物学特性、入药部位、生长环境和药性药效之间相关规律进行挖掘,为“辨状论质”理论加强佐证,为菌类中药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方法 对常用菌类中药的入药部位、性味归经、异养方式及其功效进行归纳总结。通过查阅《本草纲目》《神农本草经》《中国植物志》及文献资料,核对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部分地方标准收录的菌类中药。结果 共筛选出28味常见菌类中药,不同菌类中药的性味归经、入药部位、习性、生境都不同,对其相关信息进行统计,在四气中,平>寒>温;在五味中,含甘味>含苦味>含淡味>含辛味=含咸味;在入药部位中,子实体>菌核>复合体>子座=外皮=其他;在归经中,肺>肝=心>脾=肾>胃;在习性中,寄生>腐生>共生=兼性寄生=兼性腐生。结论 菌类中药以寄生与腐生为主,四气以平居多,五味以含甘味居多,归经以肺、心、肝经居多,滋补、利水是其主要功效。菌类中药的色泽、习性、入药部位及生境均与其性味功效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为其深入研究、临床使用及资源开发提供全面的文献参考及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4.
目的 建立虎耳苹灌注剂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色谱柱为hypersil ODS (250mm×4.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20∶80),流速为1.0ml/n血,检测波长275nm,柱温30℃.结果 岩白菜素的进样量在0.0202~0.202μg之间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102.45%,RSD=2.66%.结论 本方法灵敏、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虎耳草灌注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5.
目的:对河南地区野生白头翁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为合理采收野生白头翁药材以及开发利用白头翁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实地考察植物生长习性;高效液相包谱法测定野生白头翁中白头翁皂苷B4质量分数、2010年药典项下方法测定水分、灰分、酸不溶性灰分、醇浸物含量及其培养皿法测定种子千粒质量、发芽率、发芽势.结果:描述了白头翁的生物学特性,了解其生长发育规律及白头翁皂苷B4动态积累变化规律;种子发芽率、发芽势较低.结论:本实验为确定野生白头翁的适宜采收期以及保护开发利用野生白头翁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6.
王利丽  代丽萍  陈随清 《中国当代医药》2012,(6):153+158-153,158
通过基础理论学习、动手能力培养、与外单位的合作交流等多种途径和方法加强中药学研究生分子生物技术的学习,完善中药学研究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其科研创新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77.
中药鉴定学是中药专业骨干专业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应用学科。如何以中药鉴定学课程为依托进行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新时期高等医药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理化鉴别课堂教学环节为载体,探讨中药鉴定学加强实践能力培养教学模式的建立,明确专业课与基础课相互关系,强化专业课在高等教育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中的桥梁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8.
目的:采用CO2超临界萃取法萃取山檀中挥发油,并优化萃取工艺。方法:通过均匀设计试验,以萃取物和桉油精的含量为指标,对萃取温度、萃取时间、萃取压力等影响因素进行考察。结果:超临界CO2的最佳萃取工艺为萃取压力30Mpa,萃取温度35℃,萃取时间3.5h。结论:该方法简便,可靠,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79.
中药鉴定学是中药专业的骨干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学科教学特点,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将中药实物引进课堂,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质量。  相似文献   
80.
中药辛夷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辛夷药材望春花的开发应用、质量标准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辛夷药材望春花不同栽培品种进行HPLC指纹图谱法方法学考察,建立辛夷药材望春花不同栽培品种的HPLC指纹图谱质量控制标准。结果:以主要有效成分木兰脂素为标准,制定辛夷药材望春花不同栽培品种的指纹图谱,结果可为辛夷药材望春花不同栽培品种开发应用、品质评价、质量标准制定提供科学依据。结论:对辛夷药材望春花的开发应用和质量标准制定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