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9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2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7篇
内科学   68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37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115篇
预防医学   75篇
眼科学   130篇
药学   36篇
  6篇
中国医学   19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神经生长因子对糖尿病大鼠神经视网膜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通过观测实验性糖尿病动物的神经视网膜的超微结构变化,从视网膜的神经功能角度来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机制以及相关药物干预后的影响作用。方法:用链脲佐菌素制作糖尿病大鼠动物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CON组)、糖尿病对照组(DM组)、糖尿病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组(D+N组)。分别于病程3,6,9,12mo取大鼠眼球制备石蜡切片,将视网膜组织行HE染色,并将上述标本制备超薄切片,用透射电镜观察并分析。结果:从病程3mo开始,DM组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及周细胞的核变形、线粒体肿胀变性、基底膜增厚。视神经节细胞水肿,胞器减少,线粒体变性。光感受器细胞(视锥、视杆)膜盘间隙扩大,线粒体及核也有病理改变。上述病变随病程延长而逐渐加重。经过NGF治疗后,上述DM改变有所减轻,主要表现在感光细胞外节膜盘间隙较DM组缩小,平行度好转;神经细胞突起水肿减轻,胞器水肿好转。各组DM大鼠的视网膜血管、神经网膜及视神经的糖尿病性病变之间未见明显的先后因果关系。结论:神经生长因子对DM大鼠视网膜形态学上所见的视网膜血管、感光细胞和神经节细胞的超微结构改变有着明确的改善作用。在DR的发病过程中,视网膜血管的病变与视网膜神经组织的病变可能是同时存在、互相促进,共同造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视功能的损害。  相似文献   
72.
1型糖尿病患者勃起功能障碍的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1型糖尿病(T1DM)患者勃起功能障碍(ED)的患病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182例已婚男性T1DM患者,用无记名问卷形式根据国际勃起功能指数问卷进行自我评分。并对年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HbA1c)、睾酮、尿微量白蛋白排泄量、肾功能、血压、吸烟史、饮酒史、应用药物等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其与ED的关系。结果T1DM患者ED患病率为37.36%(68/182)。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年龄、HbA1c、收缩压、尿微量白蛋白排泄量与T1DM患者ED发生独立相关,病程增加5年、年龄增加10岁、HbA1c增加2%、收缩压增加4kPa及尿微量白蛋白排泄量的OR值分别为1.6275、1.1613、2.4211、2.3715、1.5234,P均〈0.01。结论加强对T1DM患者ED高危因素的关注和定期检测,有助于早期发现ED。  相似文献   
73.
46,XX男性表型及遗传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46,XX男性是一种罕见的性分化异常疾病,属X染色质阳性、曲细精管发育不全的变异型之一。患者表型为男性,体型正常,平均身高较正常人低,睾丸小而硬,青春期后无精子发生,至少10%的患者有尿道下裂或外生殖器两性畸形,部分患者出现男子女性化乳房。睾酮水平低或在正常低限,促性腺激素升高。其遗传学机制包括Yp-Xp易位假说、靶基因突变假说、局限性Y染色体嵌合假说、Y染色体的性别决定区(SRY)下游SRY相关HMG框基因9过度表达等。SRY基因阳性与阴性的46,XX男性遗传模式不同。  相似文献   
74.
准分子激光角膜表面屈光性切削术临床应用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柳林,李劲彤山东省医科院眼科研究所杨朝忠上海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卢奕一、病人的选择─2.0D以上的中低度近视,PRK是行之有效的矫正方法,这一结论已被公认和证实。其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75.
真菌性鼻窦炎引起的眶内感染较罕见,但如不及时诊治,预后往往较差。反复多次病理检查以及外科手术彻底清除病灶是诊治的关键。本文介绍真菌性鼻窦炎并发眶内感染两例。  相似文献   
76.
患者女,46岁,于1987年8月反复出现不明原因发热、四肢、颜面部骤起疼痛结节及紫斑,结节表面发红肿胀,境界不清,体温可达39℃,3d—4d后体温下降,结节、紫斑渐消退,疼痛缓解,部分皮损出现水疱、破溃后延迟愈合。曾在院外诊断为“结节性红斑”、“血管炎”、“过敏性紫癜”,并行抗炎、抗过敏及激素治疗不好,疼痛结节反复发生,高热、全身酸痛不适,恶心呕吐于1989年6月住我院。 体验:T38.2℃,各系统检查未见异常,双颊部潮红、灼热,左眼睑下方有一约0.5cm×1.0cm大小结节,触痛,四肢见散在紫癜样斑丘疹。化验:Hb92.5g/L、SR64mm/lw、lgA4.6g/L,余阴。印象:变应性血管炎。第一次皮肤活检为结节性红斑改变,OT  相似文献   
77.
动静脉内瘘术钛轮钉吻合与直接缝合的对比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3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行动静脉内瘘术时随机分成二组:钛钉组120例用钛轮钉吻合法;缝合组110例用直接缝合法。半年内观察临床使用效果,结果两种方法临床效果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8.
给予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36例患者静脉用疏血通20天。治疗前后检测了下肢动脉B超、踝肱动脉指数、血液生化指标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疏导治疗后,双下肢各动脉血流量明显增加,血甘油三酯明显下降,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纤维定量明显降低,踝肱动脉指数无明显变化。结论疏血通能改善糖尿病下肢动脉血状态,并能降低血液粘度及血甘油三酯水平,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79.
糖尿病患者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骨密度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雌激素受体(ER)基因多态性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140例糖尿病患者和60例健康人的ER基因(Pvu Ⅱ、Xba Ⅰ位点)进行分型,并计算基因分布频率,同时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测量腰椎及股骨近端骨密度。结果 糖尿病患者PP、xx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pp、XX基因型频率明显低于健康照组(P<0.01)。I型糖尿病组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和2型糖尿病组(P<0.01)。糖尿病患者、健康对照组ER基因多态与腰椎、股骨颈、Ward′s三角区骨密度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性(P=0.001)。结论 健康对照组与糖尿病患者ER基因型分布差异有显著性,ER基因型与骨密度相关,p、X等位基因对骨量具有保护作用;胰岛素水平与骨密度亦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究甲状腺球蛋白基因外显子33单核苷酸多态性(E33SNP)与Graves病(GD)复发的相关性,为临床预测GD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后的复发提供合理性依据。方法:选取健康对照者232例以及GD治疗后停药的患者243例,且根据GD停药患者的复发情况将观察组分为A、B、C 3个亚组:77例治疗后1年内复发者为A组,86例治疗后1~2年内复发者为B组,80例治疗后2年内未复发者为C组。利用RT-PCR检测对照组和观察组的E33SNP进行分型,对比分析对照组和观察组不同基因型的比率及观察组不同甲状腺球蛋白基因型患者的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和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水平,以及眼征、甲状腺肿大程度等临床资料,且对观察组不同基因型患者在治疗后2年内的累积有效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E33SNP的基因型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但观察组各个亚组间E33SNP基因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对观察组的A、B、C 3个亚组间不同基因型患者各项甲状腺功能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表明,不同基因型患者的TSH、FT3、FT4水平及甲状腺肿大程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而TRAb水平和眼征发生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此外,E33SNP T/T型GD患者ATD治疗后2年内的累积有效率为61.8%,E33SNP T/C型患者为42.6%,E33SNP C/C型患者为21.3%,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结论:E33SNP C/C型GD患者停药后的TRAb水平以及眼征发生率明显偏高,在ATD治疗后更加容易复发,E33SNP T/T型患者则呈现相反的趋势,复发率明显偏低,因此E33SNP C/C型GD患者采用其它治疗方式或者联合治疗方式可能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