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516篇
  免费   9085篇
  国内免费   5951篇
耳鼻咽喉   608篇
儿科学   1521篇
妇产科学   1417篇
基础医学   3332篇
口腔科学   805篇
临床医学   35667篇
内科学   16586篇
皮肤病学   2622篇
神经病学   3606篇
特种医学   4629篇
外国民族医学   438篇
外科学   6341篇
综合类   72400篇
预防医学   27357篇
眼科学   1958篇
药学   80296篇
  184篇
中国医学   19973篇
肿瘤学   9812篇
  2024年   588篇
  2023年   2161篇
  2022年   2457篇
  2021年   3216篇
  2020年   3502篇
  2019年   3148篇
  2018年   1796篇
  2017年   3357篇
  2016年   3789篇
  2015年   5602篇
  2014年   11023篇
  2013年   11503篇
  2012年   15692篇
  2011年   17091篇
  2010年   16034篇
  2009年   15777篇
  2008年   17559篇
  2007年   15692篇
  2006年   14947篇
  2005年   16474篇
  2004年   16170篇
  2003年   14382篇
  2002年   10443篇
  2001年   12073篇
  2000年   9719篇
  1999年   7800篇
  1998年   7598篇
  1997年   7301篇
  1996年   5845篇
  1995年   5534篇
  1994年   3262篇
  1993年   1951篇
  1992年   1747篇
  1991年   1479篇
  1990年   957篇
  1989年   1076篇
  1988年   230篇
  1987年   211篇
  1986年   140篇
  1985年   82篇
  1984年   59篇
  1983年   33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6年   3篇
  1958年   7篇
  1957年   4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探讨万古霉素药物暴露量与肾毒性发生的相关性,并确定其上限阈值。方法前瞻性收集2018年5月-2019年1月接受静脉注射万古霉素治疗的成人住院患者信息。使用贝叶斯最大后验概率法计算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并采用分类和回归树(CART)的方法分析和确定万古霉素初始剂量及与肾毒性相关的稳态AUC阈值。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上述方法所得AUC阈值的预测性能及对万古霉素相关肾毒性的诊断价值,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量化肾毒性发生风险因素。结果共纳入患者155例,其中发生肾毒性患者13例(8.39%)。经CART分析得到AUC0-24、AUC24-48、AUCss0-24对肾毒性预测的最佳阈值点分别为622 mg·h/L、617 mg·h/L、578 mg·h/L。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UC超过最佳阈值点时肾毒性发生率显著提高(P≤0.01),联合使用肾毒性药物与肾毒性发生独立相关,会提高约6倍的肾毒性发生率(P<0.01)。结论万古霉素暴露量超过阈值时会大幅提高肾毒性发生风险,提示AUC监测对预测肾毒性发生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2.
73.
随糖尿病发病率的逐年升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增加。本文针对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药物治疗进展进行综述,包括中药治疗、西药治疗以及中西药联合治疗,为临床此病的药物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4.
75.
<正>感染后脾虚综合征是近年来提出的具有中西医结合意义的新病名,其是指婴幼儿在一次或多次急性或亚急性感染后产生的一组与中医"脾虚证"类似表现的综合症候群~([1])。"脾虚综合征"概念的提出既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精神,又具有现代医学中综合征意义,是中西医结合辨病和辨证结合的新型概念。"脾虚综合征"有自身特有的发病机制、病因病理学基础、临床症候表现、诊断标准及相应治疗方法,其较传统中医的"脾虚证"更易在临床上为中西  相似文献   
76.
目的:研究乙酰紫草素(ASK)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及相关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CCK-8实验检测ASK对体外培养PC-3细胞的杀伤作用;利用流式细胞术实验检测ASK处理后PC-3细胞凋亡情况;利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凋亡蛋白和AKT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结果:CCK-8实验证明ASK能够以时间和浓度依赖性抑制前列腺癌PC-3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术实验证明ASK能够诱导人前列腺癌PC-3细胞线粒体依赖性凋亡;Western blotting证明ASK能够有效抑制前列腺癌PC-3细胞中的AKT信号通路。结论:ASK能够有效抑制人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并能够有效诱导PC-3细胞发生线粒体依赖性凋亡,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来实现,说明ASK具有一定的抗前列腺癌的潜力。  相似文献   
77.
目的回顾我院药物代谢酶和药物作用靶点相关基因检测与精准药学服务实践过程,总结经验,与同行分享。方法从准备工作、相关检测项目的确定,学术推广、项目优化和开展情况等方面详细阐述我院基因检测开展过程与精准药学服务情况。结果根据临床需求,我院已开展了以心脑血管药和抗精神病药为主的27种药物,26项检测,2018年全年位1587名患者提供个体化用药建议,受到临床医生和患者欢迎。结论基于代谢酶和药物作用靶点相关基因检测的个体化用药建议是临床药师参与精准治疗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医生和药师之间的沟通,有利于提高药学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78.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是一种慢性神经元性疾病,主要是由运动皮质上运动神经元(UMNs)和脊髓及脑干下运动神经元(LMNs)损伤造成的。该病导致球部、四肢、躯干、胸部、腹部肌肉逐渐无力并萎缩,从而影响运动、交流、吞咽和呼吸功能,最终致死。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中10%为家族性患者(familial ALS,fALS),平均发病年龄为58~63岁;其余90%为散发性患者(sporatic ALS,sALS),平均发病年龄为43~52岁[1]。其发病机制可能是兴奋性氨基酸毒性、氧化应激损伤、线粒体异常、基因突变、蛋白质失稳和神经营养因子缺乏等。本文将从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及综合对症治疗等方面,针对近期ALS的治疗方案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9.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