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3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24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38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117篇
内科学   33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145篇
预防医学   100篇
药学   53篇
中国医学   83篇
肿瘤学   1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71.
病例介绍患者,男,68岁,退休火车司机,主因“间断咯血3个月,加重1周伴肾功能损害”于2005年3月16日收入院。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咯血,量不多,来我院门诊,查胸片及胸部CT示支气管扩张、肺间质纤维化。化验血常规、肾功能正常。咯血持续5天自行好转,未继续诊治。1个月前间断出现痰中带血,未诊治。1周前再次出现咯血,每天均咯血4~5次,每次量约5ml,伴明显胸闷、乏力,稍有咳嗽。无发热,无盗汗,无皮疹及肌肉酸痛,尿量正常。来我院急诊化验发现肾功能损害:血尿素氮23.4mmol/L,血肌酐442μmol/L;尿常规:红细胞满视野/高倍视野,蛋白1.0g/L。…  相似文献   
72.
目的研究美沙酮维持治疗(MMT)人群的高危性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在MMT的吸毒人群中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云南省4个MMT门诊招募符合纳入标准的正在接受MMT者,建立前瞻性队列,运用音频计算机辅助自我访谈问卷系统(ACASI)对参加研究者进行基线调查和第6个月随访调查。结果共招募正在接受MMT者523人,第6个月随访时仍坚持接受治疗者204人(39.0%),发现男性(P=0.023)、无工作(P=0.008)、每月收入0~1 999元(P=0.035)和无配偶(P=0.000)对治疗者的脱失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4名坚持MMT者上个月发生性行为的平均次数由基线的2.87次增加至3.37次(P=0.044);其寻找商业性性服务的比率,上个月发生商业性行为由基线的8.8%增加至17.2%(P=0.039);过去与随意性性伴发生性行为每次使用安全套由基线的47.5%降至38.7%(P=0.208);与随意性性伴发生性行为时不安全行为和安全行为作为结局,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均无意义。结论针对MMT吸毒人群高脱失率,男性、失业、收入低和无配偶是干预的主要人群;采取综合性性健康干预措施以降低接受MMT吸毒人群不安全性行为风险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索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最佳聚合条件,并用其灌注动物血管,研究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用于微血管灌注铸型的可能性。方法:根据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时不同的预聚时间、聚合温度和引发剂浓度,通过统计分析,找到最合适的聚合条件。使用新西兰兔进行双侧颈动、静脉插管,0.4%肝素冲洗,4%甲醛固定后,使用最佳聚合条件的甲基丙烯酸甲酯进行血管灌注。待聚合完成后取下兔下颌骨,用扫描电镜观察兔下颌骨内微血管。结果: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最佳聚合条件为60℃10 min预聚,70℃聚合,1%引发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能灌入直径10μm的微血管中。结论:甲基丙烯酸甲酯作为灌注剂其聚合条件简单,操作方便,可以完成动物的微血管铸型。  相似文献   
74.
目的研究1,25-二羟维生素D3对胰岛β细胞的免疫保护作用,为胰岛β细胞的免疫保护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培养胰岛β细胞株NIT细胞及正常对照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别与以下4组作用:①(IL-1β+IFN-γ)组,②(IL-1β+IFN-γ+D3)组,③D3组,④对照组(DMEM)。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检测培养上清液中IL-4、IFN-γ水平,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上清液NO水平,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上清液胰岛素水平。结果①IL-1β+IFN-γ+D3刺激的NIT-1细胞与IL-1β+IFN-γ刺激组相比,分泌IL-4水平增高(P〈0.01)、IFN-γ减少(P〈0.01),IL-4/IFN-γ增高(P〈0.01);②IL-1β+IFN-γ+D3刺激的NIT-1细胞与IL-1β+IFN-γ刺激组相比,分泌NO水平减少(P〈0.01);③IL-1β+IFN-γ+D3刺激的NIT-1细胞与IL-1β+IFN-γ刺激组相比,胰岛素分泌增加(P〈0.05)。结论 1,25-二羟维生素D3可减轻IL-1β+IFN-γ对NIT细胞的损伤作用,保护NIT细胞的胰岛素分泌功能。  相似文献   
75.
目的:观察氨丁卡前列素对离体人子宫平滑肌收缩频率及幅度的影响,为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制备离体人子宫平滑肌条蓄养于子宫肌蓄养液中,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氨丁卡前列素用药组,使用张力换能器及BL-NewCentury系统分别测定两组子宫平滑肌条的收缩频率及幅度变化情况。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氨丁卡前列素用药组子宫平滑肌条的收缩频率及幅度均有显著性增加(P<0.05)。结论:氨丁卡前列素可以增加离体人子宫平滑肌的收缩频率及幅度,临床合理使用可以促进子宫收缩,达到减少出血的目的。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吴茱萸中成分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吴茱萸内酯和辛弗林在体外对人胚肾细胞(HEK-293)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吴茱萸内酯和辛弗林对肾细胞活力的影响;给药后检测肾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功能性指标乳酸脱氢酶(LDH)含量;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对给药后的细胞形态进行观察。结果 MTT法显示,8.3~33.2 g.mL-1的吴茱萸碱、5~40 g.mL-1的吴茱萸次碱和50~200 g.mL-1的吴茱萸内酯对HEK-293细胞活力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 or 0.05),辛弗林对肾细胞活力无明显影响。4.15~33.2 g.mL-1的吴茱萸碱、5~20 g.mL-1的吴茱萸次碱和50~200 g.mL-1的吴茱萸内酯能显著升高肾细胞上清液中的LDH(P<0.01),给予辛弗林后LDH无变化。给予4.15~33.2 g.mL-1的吴茱萸碱和100~200 g.mL-1的吴茱萸内酯后,肾细胞均不同程度的皱缩、减少、甚至死亡,吴茱萸次碱和辛弗林对肾细胞形态无明显影响。结论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和吴茱萸内酯对肾细胞均有毒性作用,而辛弗林对肾细胞无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77.
目的:了解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不断提高护理质量管理水平。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成都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564名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现状进行调查。结果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9个项目均在≥94.82%,全院总体满意度达95.82%。564份调查表条目数共计5076条,满意及较满意4917条,占抽查总条目数的96.87%。结论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较高,良好的医护合作是提高医疗、护理水平,消除疾患,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78.
周倩  孙立立  江波  戴衍朋 《中国药房》2013,(47):4464-4466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艾叶及其炮制品(醋艾叶、艾叶炭、醋艾炭)中棕矢车菊素和异泽兰黄素含量的方法,为控制艾叶及其炮制品质量提供新的评价指标。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 Eclipse XDB-C18(250mm×4.6mm,5gm),流动相为乙腈-0.2%磷酸溶液(37:63,V/V),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25℃,检测波长为330nm。结果:棕矢车菊素和异泽兰黄素的质量浓度分别在0.0140.20、0.01~0.16mg/ml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分别为0.9995、0.9999);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3%;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72%、101.19%,RSD分别为1.48%、0.90%(n均为6)。两种成分在艾叶、醋艾叶中含量较高,在艾叶炭和醋艾炭中含量极低或未检测到。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测定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评价和控制艾叶和醋艾叶饮片的质量。  相似文献   
79.
目的 评估献血者血小板采后计数实际测量值与AMICUS血细胞分离机估算值之间的差异和符合性,以期验证本中心血小板采集程序的安全性.方法 625名献血者分别在单采前、采后即刻、采后30 min、1h留取1ml静脉血标本,动态观察单采前后外周血小板计数的变化,从而比较采后估算值与实测值之间的差异.结果 Amicus采后即刻,估算值与实测值正相差14.04×109/L;采后30min,估算值与实测值负相差7.23×109/L;采后1h,估算值与实测值计负相差9.4×109/L.结论 采后即刻、采后30 min、采后1h,“预测采后血小板数”的95%置信区间均大于100×109/L,证实依照现行采集标准,使用Amicus采集血小板,将预测采后估算值作为安全捐献指标,就目前本中心的血小板采集程序而言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80.
蒋燕  刘利  吴雪钗  周倩 《西南国防医药》2011,21(10):1104-1105
目的了解我院血液内科、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使用现状。方法收集本院血液内科、呼吸内科2011年1~3月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申请表及出院病历182例,分析总结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品种、感染疾病种类、病原学依据等。统计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结果血液内科、呼吸内科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的应用较广泛,几乎涵盖了所有品种,其中以碳青酶烯类药物及糖肽类使用率较高。结论实施抗菌药物分级管理,是加强临床用药监控、减少细菌耐药性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