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528篇
  免费   4952篇
  国内免费   3056篇
耳鼻咽喉   194篇
儿科学   1159篇
妇产科学   862篇
基础医学   2455篇
口腔科学   621篇
临床医学   14305篇
内科学   10208篇
皮肤病学   439篇
神经病学   1156篇
特种医学   259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64篇
外科学   6873篇
综合类   29749篇
预防医学   13023篇
眼科学   473篇
药学   16144篇
  99篇
中国医学   12627篇
肿瘤学   1391篇
  2024年   596篇
  2023年   1925篇
  2022年   2101篇
  2021年   2556篇
  2020年   2525篇
  2019年   2618篇
  2018年   1301篇
  2017年   2253篇
  2016年   2551篇
  2015年   3250篇
  2014年   5554篇
  2013年   5388篇
  2012年   6853篇
  2011年   7568篇
  2010年   7413篇
  2009年   7047篇
  2008年   8050篇
  2007年   7351篇
  2006年   6929篇
  2005年   7298篇
  2004年   4199篇
  2003年   3554篇
  2002年   2768篇
  2001年   2470篇
  2000年   1852篇
  1999年   1402篇
  1998年   1184篇
  1997年   1116篇
  1996年   876篇
  1995年   911篇
  1994年   683篇
  1993年   486篇
  1992年   410篇
  1991年   404篇
  1990年   330篇
  1989年   381篇
  1988年   114篇
  1987年   112篇
  1986年   55篇
  1985年   35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孙婷婷  王凯 《上海医学》2022,(2):125-129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人口老龄化趋势逐渐加重。心脑血管疾病及骨质疏松是老年人常见的内科疾病,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学基础。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骨质疏松与心脑血管疾病之间存在密切联系,新的骨代谢相关因子也用于研究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如骨保护素、骨硬化蛋白、脂联素、骨形态发生蛋白等。本文通过分析整理骨代谢相关因子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以期为临床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72.
73.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雌激素联合黄体酮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妇科门诊收治的84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分为低剂量组、标准组,各42例。低剂量组予低剂量雌激素联合天然黄体酮治疗,标准组予标准剂量雌激素结合天然黄体酮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改良Kupperman评分、L2~L4椎体骨密度、血清促卵泡生成素和雌二醇水平、骨代谢指标。结果:治疗后标准组改良Kupperman评分下降较低剂量组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促卵泡生成素水平降低,雌二醇水平升高(P<0.05);治疗后两组促卵泡生成素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标准组雌二醇水平较低剂量组更高(P<0.05)。治疗后两组L2~L4椎体骨密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标准组L2~L4椎体骨密度明显高于低剂量组(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骨代谢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标准组碱性磷酸酶明显低于低剂量组(P<0.05);但两组钙、磷、钙/肌酐比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低剂量与标准剂量的雌激素联合黄体酮均可升高雌二醇水平,有效增加围绝经期的骨密度,影响骨代谢,且标准剂量雌激素联合黄体酮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74.
目的 探讨应用丙泊酚持续静脉泵注麻醉对接受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PLC)患者血管内皮糖萼和脑代谢的影响。方法 2017年8月~2020年7月在我院行微波消融术治疗的PLC患者78例,其中一半患者接受异丙酚麻醉,另一半接受地佐辛麻醉。在术前(T0)、术后1 d(T1)和术后7 d(T2),行血气分析,计算脑氧摄取率(CEO2),采用ELISA法检测硫酸乙酰肝素酶(HS)和多配体蛋白聚糖-1。结果 异丙酚麻醉组诱导时间和苏醒时间分别为(40.3±3.2) s和(6.5±0.8)min,显著短于地佐辛麻醉组【分别为(52.0±3.1) s和(9.8±1.1) min, P<0.05】;在T1和T2,异丙酚麻醉组HS分别为(17.3±2.1)pg/ml和(8.2±0.4)pg/ml,显著低于地佐辛麻醉组【分别为(37.2±5.6)pg/ml和(16.0±2.5)pg/ml,P<0.05】,血清多配体蛋白聚糖-1水平分别为(8.2±0.1)pg/ml和(3.8±0.1)pg/ml, 显著低于地佐辛麻醉组【分别为(11.7±1.4)pg/ml和(5.9±0.2) pg/ml,P<0.05】,CEO2分别为(28.0±2.4)%和(32.7±3.7)%,显著高于地佐辛麻醉组【分别为(25.0±3.1)%和(29.7±4.1)%,P<0.05】。结论 应用异丙酚持续静脉泵注麻醉在接受微波消融治疗的PLC患者能抑制血管内皮糖萼的激活,改善脑代谢,提高麻醉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P450药物代谢酶(CYP)2C19基因分型与氯吡格雷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再发脑卒中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8年12月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接受氯吡格雷治疗的159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检测患者入院后空腹外周血中CYP2C19*2,CYP2C19*3基因分型。对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截至2020年2月,观察再发脑卒中的情况,并分析CYP2C19*2,CYP2C19*3基因分型与再发脑卒中关系。结果随访时间14~22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18.2±1.5)个月,共7例患者失访,共20例(13.2%)患者复发缺血性脑卒中。再发脑卒中患者中CYP2C19*2 GG型及CYP2C19*3 GG型均低于无复发患者(P<0.05),CYP2C19*2 GA型,CYP2C19*2 AA型CYP2C19*3 GA型,CYP2C19*3AA型均高于无复发患者(P<0.05)。Kaplan-Meier法并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CYP2C19*2 GG型无复发时间长于AA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6.759,P=0.034)。CYP2C19*3GG型无复发时间长于AA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 x2=8.660,P=0.013)。多因素Cox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氯吡格雷抵抗,CYP2C19*2及CYP2C19*3基因型是再发脑卒中影响因素(P<0.05)。结论在接受氯吡格雷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CYP2C19*2及CYP2C19*3突变型再发脑卒中的风险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76.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创刊于1985年7月,是由中华医学会主办的内分泌代谢专业高级学术刊物。本刊以做“全球内分泌代谢新知的中文传播者”为宗旨,报道内分泌代谢及相关领域中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内分泌代谢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77.
肠道生态系统的改变会影响人类的健康,甚至引发结直肠癌。大量证据表明,在结直肠癌患者的肠道中普遍存在一种病理性微生物群失衡状态,失衡的微生物群衍生的代谢产物也会影响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本文综述了由特定肠道微生物群代谢产物触发结直肠癌进程的方式,总结了肠道微生物群代谢产物对结直肠癌贡献的最新进展,并考虑代谢产物的积累效应以及多种代谢产物相结合的方式来预测和预防结直肠癌。  相似文献   
78.
《临床与病理杂志》2021,(4):928-933
颈内静脉球血氧饱和度(jugular venous bulb oxygen saturation,SjvO2)监测可及早发现脑氧供需的变化,尽早治疗以减轻脑组织的缺血缺氧性损伤。在神经外科手术、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和特殊体位手术中应用广泛,与脑组织氧分压(partial oxygen pressure of brain tissue,PbtO2)和近红外光谱对比有其优势,还可用于围手术期生理探索、指导过度通气、综合脑保护和多模式监测等诊治手段。  相似文献   
79.
目的:分析不典型肺脓肿的C T影像表现特征及检出率。方法:本次45例研究对象均为湖北省赤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不典型肺脓肿患者,入院日期为2016年3月—2020年9月,病理诊断确诊38例,对患者实施C T影像诊断,分析诊断结果。结果:本次C T诊断中,患者能够分为三类:血行性肺脓肿共18例、急性肺脓肿共9例、慢性肺脓肿共7例,CT诊断检出率较高,具备较强相似性(P>0.05),C T诊断敏感度94.44%、特异度55.56%、准确性86.67%、误诊率44.44%、漏诊率5.56%、阳性预测值89.47%、阴性预测值71.43%。结论:CT影像诊断能够通过脓腔是否存在病灶进行周围出现渗出性变化片判断,实现不典型肺脓肿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0.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为呼吸科常见病,其发病与遗传因素,变应原接触,运动、冷空气等促发因素有关,一般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哮喘发作,临床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或)咳嗽,肺部可闻及哮鸣音,排除其他疾病引起上述症状和体征,即可作出临床诊断,对不典型病例,需行支气管舒张或激发试验,若阳性者可确诊[1]。支气管哮喘发病率高,危害大,长期反复发作可并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等,对呼吸、心血管等多个系统造成严重影响。西医以避免接触过敏原和其他哮喘触发因素、规范化药物治疗、特异性免疫治疗以及对患者宣教为治疗方针,虽然可快速控制哮喘发作,但病情易反复,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吸入剂抗炎治疗,如布地奈德、氟替卡松,可导致声音嘶哑,口咽部念珠菌生长等不良反应;反复应用氨茶碱、多索茶碱等解痉平喘药物,可出现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消化道副作用,还可导致心律失常、心率增快等心血管不良反应;对于重症哮喘患者,给予大剂量激素治疗,不良反应更明显,可造成血糖升高,诱发感染、精神异常、消化性溃疡[2]。如何有效地控制哮喘发作,减少复发,提高患者生存治疗,是目前研究的热点。祖国医学在治疗哮喘方面,毒副作用小,临床疗效肯定,被广大患者所认可[3-5]。为了给临床提供更多的借鉴,笔者自拟定哮平喘宣降汤,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冷哮)患者28例,临床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