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6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1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3篇
临床医学   296篇
内科学   16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65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108篇
预防医学   79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0篇
中国医学   23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31.
目的了解我国血气项目危急值报告及时性现况,调查危急值未报告原因。方法于2015年7月通过网络平台向参加原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量评价计划的实验室发放调查表。涉及的质量指标包括:危急值未报告率、危急值报告不及时率、危急值报告临床未确认率、危急值报告时间中位数和第90百分位数(P_(90))。同时调查各实验室危急值未报告原因。数据收集后采用自主研发的专用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结果本次调查应答率为86.81%。97.72%的实验室对实验室人员进行了相关培训。多数参与调查实验室危急值未报告率、报告不及时率和报告临床医生未确认率均为0.00%(6σ)。危急值报告规定时间多在10~20 min或30~40 min之间,大多数实验室都能在15 min以内完成危急值报告。实验室危急值未报告的常见原因包括"实验室工作人员报告遗漏"、"通讯设备故障或无法接通"、"申请单信息不全,缺少临床医生联系方式"和"重复出现危急值"等。结论参与调查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及时性情况较好。临床实验室可参考该次调查结果和其他发表的文献,与临床商议将危急值报告时间规定在15~30 min之间。  相似文献   
632.
国际临床化学和检验医学联合会(IFCC)参考值制定理论专家组与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于2008年共同发布了EP28-A3c文件。该文结合EP28-A3c文件介绍了参考区间相关的重要术语,介绍了确定参考区间的实验方案、临床检验项目参考区间转移和验证的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633.
目的 了解我国临床检验血液项目全程周转时间(TAT)现状,分析检验全程周转时间的影响因素,并为实验室提供相关建议。方法 通过网络平台向参加2015年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开展的全国室间质量评价计划的1381家实验室发放调查表,平诊和急诊血液项目以白细胞、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纤维蛋白原为代表,要求各实验室统计收到通知后一周内的TAT相关信息,包括目标检验前、检验中、检验后及总TAT,和一周检验前、检验中、检验后及总TAT中位数、第90百分位数(P90)和阈外值个数,计算各项指标的中位数、第25百分位数和第75百分位数。同时将实验室根据医院等级、床位数、是否通过ISO15189/CAP认可、标本运输方式、是否有标本前处理系统、LIS是否与HIS相连以及结果报告方式进行分组,比较总TAT中位数和P90有无差异。结果 血液项目全程TAT回报率为50.11%。多数实验室仅监测TAT均值,仅有少数实验室监测中位数、P90和阈外值率。在调查的平诊和急诊血液项目中,白细胞项目的检验前、检验中和总TAT中位数、P90均较其他凝血项目低。平诊项目检验前、中和总TAT中位数、P90都显著大于相应急诊项目,但两者检验后TAT中位数无显著差异。分组结果显示采用护士运输或机械管道运输、LIS与HIS连接和利用电脑报告检验结果与较短的TAT相关,是较好的实验室实践。结论 大多实验室对检验中TAT监测较为严格,但缺乏对检验前、后和总TAT的监测力度。监管机构应多鼓励实验室对检验全程TAT进行监测,开展相关培训。  相似文献   
634.
目的应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SPECT/CT),比较不同的采集方法对消化道出血的出血点检出率的影响。方法对拟诊为消化道出血的69例患者,采用99m锝(99mTc)体内标记红细胞法,应用不同采集参数,分两组行SPECT/CT全腹动态、静态显像。结果具有较长每帧图像采集时间的一组,可以得到更多的阳性结果,优于显像频率高、而单帧时间短的一组。结论动态采集中适当延长每帧图像采集时间比提高显像频率更具意义,可以更容易发现出血点位置,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在临床应用中逐步普及。  相似文献   
635.
吕群  王勇  王治国 《广西医学》2013,(12):1691-1692
目的了解婴幼儿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为防治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提供参考。方法用酶联免疫法测定0~6岁健康婴幼儿l030例血清25-(OH)D水平。结果1030例婴幼儿血25-(OH)D为(103.01±59.38)nmol/L。血25.(0H)D;缺乏64例占6.21%,不足264例占25.63%,充足693例占67.28%,潜在中毒9例占0.87%。1030例中血25-(OH)D缺乏或不足共328例占31.84%。653例男孩中血25-(0H)D缺乏或不足215例占32.92%,377例女孩中血25.(0H)D缺乏或不足113例占29.97%,男、女血25.(OH)D缺乏或不足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岁组血25-(OH)D缺乏或不足109例占27.8l%,1~2岁组106例占30.03%,〉2-3岁组36例占33.03%,〉3—6岁组77例占43.750k,〈1岁组、1~2岁组血25.(OH)D缺乏或不足者比例明显低于3~6岁组(P〈0.05)。结论婴幼儿25一(OH)D缺乏或不足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636.
    
谢启武  王治国  时澄 《安徽医学》2012,33(11):1491-1492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IVIG对重症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方法对确诊为重症毛细支气管炎的82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42例。2组均予以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早期应用IVIG,比较2组在喘憋、咳嗽、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平均疗程以及在总疗效方面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73.80%);治疗组在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上较对照组缩短,治疗组平均疗程为(5.71±1.54)d,对照组为(7.14±1.9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IVIG对重症毛细支气管炎有一定疗效,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637.
目的:评估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支架置入术)后损伤区心肌细胞血流灌注与功能改善情况。方法:36例行支架置入术患者,分别在置入术前、后进行99Tcm-MIBI心肌静态和硝酸甘油(NTG)介入显像,对比分析损伤区心肌细胞血流灌注与功能改善程度。结果:36例术前静态显像异常173个节段,其中NTG介入显像70个节段转为正常,支架置入术60个节段转为正常,支架置入术后 NTG介入显像 84个节段转为正常。支架置入术后静态显像的113个放射性分布异常节段中,10个是由正常节段转变的新增异常节段。结论:99Tcm-MIBI心肌静态和NTG介入显像是评估支架置入术后心肌血流灌注与功能改善情况的方法之一;在支架置入术后,损伤区血流灌注改善,稀疏缺损区消失,微循环通路建立的不完善或有微动脉血栓形成时稀疏缺损区变化不明显或在正常节段中出现新的稀疏缺损区。  相似文献   
638.
目的 分析描述全国凝血试验检测项目参考区间的来源、分类以及上、下限值分布现状.方法 向参加2012年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组织的凝血试验室间质评的临床实验室发放调查表,通过网络在线填报的方式收集各实验室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bg)的参考区间来源及上、下限值.使用Microsoft Excel 2007和SPSS13.0软件将回报的数据进行整理,剔除不合理以及错误的数据,按照来源、上下限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包括算术平均数、中位数、最小值、最大值、百分位数(P25和P97.5);根据试剂厂家分组,对分组后各项目参考区间情况进行方差分析以比较组间差异.结果 共403家实验室回报了结果.参考区间来源中所占比例最高的3项依次为:厂家说明书(56.33%~57.32%)、实验室自己确定(15.25%~21.34%)、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19.11%~23.00%).90%的实验室对于PT、INR和Fbg的参考区间未按性别进行设置.对参考区间进行了性别分组的实验室得到的上下限差异较小.凝血试验各项目参考区间下、上限中位数为:①PT:男(10.3,14.4)s,女(10.8,14.4)s,混合组(10.0,14.0)s;②INR:男、女和混合组均为(0.80,1.20);③APTT:男(25.0,40.0)s,女(24.5,40.0)s,混合组(23.0,38.5)s;④Fbg:男、女和混合组均为(2.0,4.0)g/L.各检测项目中部分试剂组的百分位数(2.5%~97.5%)参考区间上限内部和下限内部存在差异,不同试剂间P25和P975分布差异大.结论 本研究中各项目参考区间上、下限算术平均数和中位数较为接近,但P25和P97.5分布一致性较差.  相似文献   
639.
目的了解全国临床实验室常规生化专业的室内质量控制现状。方法采用网络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全国1 952家临床实验室生化专业的室内质量控制的现状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431家实验室回报了调查结果,大多数医院为三级甲等医院和综合医院,其中使用实验室信息系统(LIS)的实验室为90.9%,使用LIS系统中质控管理模块进行室内质量控制,且从LIS中采集质控数据的实验室有79.4%。对质控品进行调查,使用最多的为2个浓度(71.7%),拥有使用数量最多的质控品厂家为朗道(34.4%)。对于确定中心线(均值)的方法,当刚更换批号时,有88.2%的实验室采用至少20个该批号质控品的测定结果暂定均值;对于长期使用的质控品,有70.0%的实验室采用一段时间长期在控数据计算的均值。调查室内质控方案,有63.2%是凭经验进行设计,有58.8%对不同的检测项目使用相同的质控方案,19.9%所有项目都使用12S/13S/22S/R4S/41S/10x珋规则进行失控判断。结论实验室室内质量控制呈现随意性,需进一步规范操作。  相似文献   
640.
目的探讨用西格玛性能验证图评价全国血糖检测项目。方法将参加实验室的室内质控在控变异系数作为不精密度的估计值,用实验室正确度验证计划中检测结果的平均值与参考方法得到的靶值之间的百分差值作为实验室检测的偏倚估计值,用国家标准GB/T 20470-2006和卫生行业标准WS/T 403-2012中血糖项目的允许总误差(10%、7%)作为质量规范,计算所有参加实验室的西格玛(σ)值,并绘制西格玛性能验证图。结果当使用国家标准作为允许总误差时,σ值的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为4.92(3.93);西格玛性能验证图中位于左下区域也就是σ≥6(世界一流水平)的实验室数量较多,为52家(38.2%),检测性能可接受(σ≥3)的实验室数量为109家(80.1%)。当用卫生行业标准作为允许总误差时,σ值的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为3.04(2.89),西格玛性能验证图中位于右上区域也就是σ2(不可接受)的实验室数量较多,为44家(32.4%),检测性能可接受(σ≥3)的实验室数量为70家(51.5%)。结论西格玛性能验证图可直观地展示多个实验室的检测性能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