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61.
肺部浸润为主要表现的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一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肺部浸润为主要表现的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一例高元明,翁心植,张洪玉,张杰患者男,40岁。以反复咳嗽、咯痰3年,加重1个月为主诉入院。患者3年前出现咳嗽、咯痰,痰为白色泡沫样,伴纳差、乏力和体重下降,无咯血、胸痛、盗汗及发热,给予青霉素等治疗,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62.
心理因素与支气管哮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早在19世纪,人们就注意到支气管哮喘与精神因素的关系.1888年Mackenzie曾报告1例对花粉过敏的哮喘患者看到纸花后引起哮喘发作[1].Osler认为哮喘是一种"神经质情感".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因素与疾病的关系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全球哮喘防治的创意"也明确指出精神病史和心理社会问题与危重哮喘有关,我们就此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3.
患者女,47岁,因持续喘憋、胸闷2h于1997年11月来院急诊。既往有支气管哮喘病史9年。体检:呼吸频率27次/min,血压18.7/12.0kPa,神清,口唇发绀,球结膜水肿,胸廓膨隆,两肺呼吸音清,满布哮鸣音,未闻及湿口罗音。  相似文献   
64.
65.
肺动脉栓塞外科治疗的围术期及中长期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提高外科治疗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的围术期和中长期疗效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10月至2007年10月北京安贞医院手术治疗57例PTE的临床资料,其中47例慢性PTE患者在深低温停循环(22例)或不停循环下(心脏停搏21例,心脏不停跳4例)行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10例急性PTE患者在中低温体外循环下行肺动脉切开取栓术。结果围术期慢性PTE患者死亡6例(12.8%),急性PTE患者死亡4例(40.0%,P=0.030)。术后发生残余肺动脉高压15例,出现重度肺组织再灌注损伤25例。41例慢性PTE患者术后72h肺动脉收缩压和肺血管阻力较术前降低(52.9±26.1mmHgvs.91.2±37.4mmHg;410.3±345.6dyn·s/cm^5vs.921.3±497.8dyn·s/cm^5);动脉血氧饱和度和动脉血氧分压较术前增高(94.8%±2.7%vs.86.7%±4.3%;84.4±5.4mmHgvs.51.8±6.4mmHg,P〈0.05)。随访47例,随访时间44.6±39.3个月,累积随访时间为160.1人年。晚期死亡5例,其中慢性PTE4例,急性PTE1例。慢性PTE患者术后5年Kaplan—Meier生存曲线生存率为89.43%±5.80%,而急性PTE患者术后1~5年为83.33%±15.21%(Log rank=1.57,P=0.2103)。全组抗凝相关出血线性发生率为1.25%病人年,再发PTE线性发生率为0.62%病人年。中长期生存的42例患者中,心功能分级(NYHA)Ⅰ级29例、Ⅱ级10例、Ⅲ级3例。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急性PTE(OR=3.28)、外周型PTE(OR=2.45)、未采用深低温停循环(OR=2.86)为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外周型PTE(OR=2.69)、术前下肢水肿(OR=2.79)为晚期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急性PTE患者围术期死亡率显著高于慢性PTE,两者术后均有较好的中长期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口服华法林抗凝相关的再发PTE、出血并发症线性发生率均较低,在可接受?  相似文献   
66.
常见肺部耐药菌感染治疗进展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包括人和动物)、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应用的增加以及老年患者的增多,肺部耐药菌感染问题日益突出。这些耐药菌常见的有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penicillin-resistant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PRSP)、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aureus,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ancomycin-resistant en-terococcus,VRE)、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β-lactamases,ESBLs)革兰氏阴性菌、产型β-内酰胺酶(AmpC酶)革兰氏阴性、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不动…  相似文献   
67.
患者男性,71岁,因间断咳嗽、咳痰、喘憋20余年,加重1周于2001年2月2日入院.20年前患者每于秋冬季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喘憋,持续1周至1个月,经抗炎、平喘治疗后可缓解.此后间断发作,并逐渐加重,偶尔出现双下肢水肿.1周前患者受凉后再次出现咳嗽、咳痰、流涕,口服头孢拉啶抗炎效果不佳.入院前3~4d,患者间断出现谵妄,四肢不自主震颤,遂来急诊.在急诊期间,患者再次出现烦躁、四肢抽动、多语,考虑为“肺性脑病”,用镇静药后给予机械通气1d,为进一步治疗收入院.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在肺血栓栓塞症(PTE)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5年1月至2010年8月在北京安贞医院住院诊治的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26例、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手术治疗患者32例、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药物治疗11例分别作为急性组、慢性手术组、慢性药物组,观察他们治疗前后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浓度的变化。同期选择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者30名作为对照组。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浓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结果急性组、慢性手术组、慢性药物组血浆NT-proBNP浓度分别为(2579±2026)ng/L、(3206±2529)ng/L和(2914±2211)n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50±240)ng/L(均P〈0.01);急性组有效治疗后、慢性手术组有效治疗后血浆NT-proBNP浓度分别为(461±325)ng/L和(727±664)ng/L,均明显低于治疗前水平(P〈0.05);慢性药物组无效治疗后血浆NT-proBNP为(3365±3244)ng/L,和治疗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肺血栓栓塞症患者血浆NT-proBNP浓度升高,有效治疗后其浓度下降。观察血浆NT-proBNP浓度变化可能有助于PTE的诊断和疗效评估。  相似文献   
69.
患者男,23岁.因持续性腰痛伴乏力3d于2000年8月1日收入院.患者3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肌肉疼痛,以腰背部为着,为持续性酸痛,无传导,伴全身乏力,纳差.无畏寒发热、咳嗽、咳痰,无咯血,无腹痛腹泻,无肉眼血尿.当地医院给予头孢拉定、氯化钾治疗,效果不佳,遂来院就诊.既往体健.诊疗经过:患者来院时,体温36.7℃,血压12.7/5.1kPa(1kPa=7.5mmHg),神清,全身肌肉压痛明显,浅表淋巴结不大,口唇无紫绀,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口罗音.  相似文献   
70.
患者女,65岁,因反复发热3年、再发4d于1997年6月29日收入院。患者3年前夏季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呈持续性,晨重午后稍轻,最高体温达39.2℃。无畏寒、鼻塞、咳嗽、咯血、胸痛及盗汗,某院诊为“肺炎”.给予青霉素、环丙沙星等治疗,3月余后体温渐至正常。次年盛夏,患者体温再次不明原因升高,某院给予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吡嗪酰胺等抗结核治疗,效果不显着,9月底体温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