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40篇
  免费   1155篇
  国内免费   476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13篇
妇产科学   34篇
基础医学   320篇
口腔科学   23篇
临床医学   1959篇
内科学   3184篇
皮肤病学   102篇
神经病学   361篇
特种医学   308篇
外国民族医学   9篇
外科学   342篇
综合类   5533篇
预防医学   1015篇
眼科学   121篇
药学   6157篇
  80篇
中国医学   904篇
肿瘤学   301篇
  2024年   96篇
  2023年   328篇
  2022年   429篇
  2021年   709篇
  2020年   889篇
  2019年   1019篇
  2018年   508篇
  2017年   1058篇
  2016年   1046篇
  2015年   1202篇
  2014年   1812篇
  2013年   1649篇
  2012年   1697篇
  2011年   1567篇
  2010年   1198篇
  2009年   1054篇
  2008年   912篇
  2007年   823篇
  2006年   718篇
  2005年   631篇
  2004年   464篇
  2003年   353篇
  2002年   206篇
  2001年   160篇
  2000年   91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8):1736-1737
目的观察通心络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H型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H型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通心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IMT值、Hey及血脂水平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H型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可明显改善患者IMT值、Hey及血脂水平,降低脑梗死发病率,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的效果及其药理解析。方法该研究的8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均为医院在2014月7月-2015年6月期间收治,将其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以常规治疗为基础,同时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患者只采取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TC、TG、c Tn I和LDL水平以及血清脂联素和hs-CRP水平的变化均优于对照组,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3.
<正>少部分服用降低胆固醇的他汀类药物时会出现肌肉疼痛。这种副作用,被人为是肌痛,可能会导致人们停止服用药物,从而忽略了他汀类药物所提供可预防心脏病发作的保护作用。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是肌痛可能也会引起肌无力,可能会增加受伤的风险,特别是老年人。但是根据一个发表于2014年10月15日《美国心脏病杂志》的小型研究显示,他汀类药物相关的肌痛可能不会影响肌肉强度。在研究中,研究人员测量  相似文献   
64.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钙辅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对颈动脉斑块和血脂的影响。方法选取TIA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阿司匹林、胞二磷胆碱、低分子右旋糖酐等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钙10 mg/d,连续服用6个月。治疗前后分别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脂检测;随访6个月,分别记录脑血管疾病发生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治疗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明显变薄,斑块面积显著缩小,TC、TG、LDL-C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HDL-C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均无显著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颈动脉内膜和斑块面积、TC、TG、LDL-C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脑血管疾病发生率(10.3%)明显低于对照组(21.6%)(x~2=4.762,P<0.05),2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瑞舒伐他汀钙辅治能有效减轻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降低血脂水平和脑血管疾病事件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症患者的降脂疗效。方法选取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症患者79例,均接受瑞舒伐他汀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的血脂水平(TCH、TG、LDL-C和HDL-C)、肝肾功能(AST、ALT、BUN)和肌酶情况(Cr、CK)等。结果经过瑞舒伐他汀治疗后,患者的TCH、TG、LDL-C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tTCH=9.232,P=0.000;tTG=6.086,P=0.000;tLDL-C=15.080,P=0.000),HDL-C显著高于治疗前(tHDL-C=3.920,P=0.000)。经过瑞舒伐他汀治疗后与治疗前对比,患者的AST、ALT、BUN、Cr、CK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AST=0.223,P=0.884;tALT=0.581,P=0.562;tBUN=0.254,P=0.800;tCr=0.243,P=0.809;tCK=0.239,P=0.811)。结论瑞舒伐他汀能够显著降低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的血脂水平,对肝肾等无影响,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66.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5例,研究组口服20 mg瑞舒伐他汀治疗,对照组口服10 mg瑞舒伐他汀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心功能指标水平、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室间隔厚度、左房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6 min步行距离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8.89%(4/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44%(1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7.78%(44/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67%(39/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0 mg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效果优于10 mg瑞舒伐他汀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7.
68.
目的观察活血通脉汤对H型高血压伴颈动脉硬化(CAS)患者斑块稳定性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0例H型高血压伴CAS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在H型高血压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活血通脉汤治疗,连续治疗12周,对比2组超声检测指标[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斑块应变值、斑块应变率]、动态血压[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24hSBPCV)、24 h舒张压变异系数(24hDBPCV)]、血清斑块稳定性指标[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总胆红素(TBil)]、血浆Hcy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改善情况,记录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CIMT、斑块应变值、24hSBPCV、24hDBPCV、Lp-PLA2、Hcy、TNF-α、IL-1β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斑块应变率、血清TBil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9%(4/45),对照组为11.1%(5/4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活血通脉汤能够促进H型高血压伴CAS患者Hcy和血压下降,抑制炎症反应,提高斑块稳定性。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对患者血脂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10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替格瑞洛,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瑞舒伐他汀。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脂水平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TC、LDL-C、HDL-C、TG水平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血脂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hs-CRP、IL-6水平均得到改善,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格瑞洛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可显著改善血脂水平,降低炎症反应,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病情。  相似文献   
70.
目的观察立体定向血肿抽吸术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5-01—2018-03贵州航天医院收治的出血量30~40 mL基底节区出血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早期接受立体定向血肿抽吸术及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除接受相同手术及内科治疗外,早期口服或鼻饲阿托伐他汀治疗(20 mg/次,1次/d,持续28 d)。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定2组治疗后14 d和30 d的神经功能状态,采用改良Rankin分级量表(mRS)评估患者治疗后90 d预后情况;比较2组患者术后90 d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率。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14 d、30 d NIHSS评分及30 d内再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90 d观察组mRS评分及恢复良好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底节区出血量30~40 mL的患者采用立体定向血肿抽吸术联合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安全有效且有更好的远期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