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6篇
  免费   208篇
  国内免费   64篇
耳鼻咽喉   43篇
儿科学   17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92篇
口腔科学   15篇
临床医学   270篇
内科学   191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90篇
特种医学   67篇
外科学   281篇
综合类   458篇
预防医学   192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248篇
  1篇
中国医学   329篇
肿瘤学   97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103篇
  2019年   97篇
  2018年   103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116篇
  2012年   156篇
  2011年   185篇
  2010年   138篇
  2009年   132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100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了解日本血吸虫适宜宿主和非适宜宿主在感染后血清NO含量的变化规律以及肝、肺组织感染后的病变情况,以比较不同宿主对日本血吸虫感染的反应。方法东方田鼠和小鼠分别感染尾蚴1000条和40条,每2d分别剖杀2只,观察两宿主肝、肺变化,同时分别检测各宿主血清中NO的含量。结果小鼠和东方田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后,肺部出现程度不同的出血现象。感染10d后出血现象均自行消失。其中,小鼠肝表观正常,但30d后肝中出现卵引起的内芽肿。东方田鼠在感染后6d肝中开始出现童虫所致病变,感染后第12~14d时逐渐减少,20d后病变消失。其间,小鼠和东方田鼠血清NO水平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东方田鼠感染后血清NO水平由正常的100μmol/L降到16μmol/L,18~20d恢复到原来的水平,完成一个完整和规律的循环。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后NO水平变化较大,第36d后,血清NO水平基本上维持在0~10μmol/L之间较低的、非正常水平。结论日本血吸虫非适宜宿主东方田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后肝、肺病变特征以及NO水平变化与日本血吸虫适宜宿主小鼠不同,提示东方田鼠感染后体内存在一个敏感和系统的抗感染过程。  相似文献   
62.
患者男 ,42岁。因外伤致左肩锁关节陈旧性脱位而住院。手术后给予 0 9%氯化钠注射液 50 0ml+头孢噻肟钠5 0 g ,5 %葡萄糖注射液 50 0ml+维生素C 2 0 g +维生素B60 2 g静滴。连续用药至第 4天 ,静滴第 2组液体约 1 5min自诉突然全身发冷。体检 :神志清楚 ,双瞳孔等大等圆 ,血压 1 1 4 / 76mmHg(1kPa =7.5mmHg) ,口唇轻度发绀 ,全身寒战 ,四肢厥冷 ,双肺呼吸音粗 ,未闻及干湿性音 ,心率 70次 /min ,腹部无异常。给予停药 ,吸氧 ,异丙嗪 2 5mg肌注等治疗 ,2 0min后症状消失 ,随后体温升至 38 6℃ ,4h后降至正常。第 5天再次用药过程中又…  相似文献   
63.
采用ELISA方法, 平行检测东方田鼠、 BALB/c小鼠和昆明小鼠在攻击感染前、 后的血清抗血吸虫童虫(SSA)、 成虫 (SAWA) 和虫卵(SEA) IgG3抗体水平, 并进行体内、 外试验, 观察IgG3抗体抗血吸虫效应。结果攻击感染后第4周, 东方田鼠抗SSA和SAWA的IgG3抗体水平增幅较大, 分别较感染前增加79.6%和49.6%, BALB/c小鼠IgG3抗体在攻击感染后无明显增加。野生和室内繁殖的东方田鼠的IgG3抗体所致童虫死亡率分别为昆明小鼠的5.88和2.35倍, 前者还诱生出较高的减虫率 (39.8%)。提示东方田鼠IgG3抗体可能是其抗血吸虫感染的主要免疫物质。  相似文献   
64.
目的 分析深圳市男男性行为者(MSM)中唾液和血液HIV快速检测试剂结果,探讨唾液快速检测法在MSM人群HIV筛查的作用。方法 同时采集深圳市393名MSM人群的唾液和血液样本,使用HIV免疫印迹试剂盒作为参考试剂,比较唾液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2型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硒法)两种快速检测试剂结果的符合性。结果 在393份MSM有效样本中,唾液检测试剂的真阳性为120例,假阳性为0例,真阴性为272例,假阴性为1例。血液快速法真阳性为121例,假阳性为3例,真阴性为269例,假阴性为0例。以HIV免疫印迹试剂盒检测结果为金标准,唾液检测试剂的灵敏度为99.2%,特异度为100.0%,假阳性率为0.0%,假阴性率为0.8%,准确度为99.8%。血液检测试剂的灵敏度为100.0%,特异度为98.9%,假阳性率为1.1%,假阴性率为0.0%,准确度为99.2%。Kappa检验分析显示唾液、血液快速检测法与HIV诊断结果存在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994和0.982;McNemar配对卡方检验分析唾液和血液快速法的检测结果发现二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5)。结论 唾液与血液的筛查结果具有较好一致性,基于唾液检测安全无创、快速,该方法值得在高危人群HIV抗体自我筛查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5.
李浩 《医药导报》2011,30(4):449-451
目的 考察红花挥发油对Wistar大鼠冻伤的修复作用. 方法24只雄性 Wistar 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高、低剂量药物组,每组8只. 所有大鼠制备冻伤模型. 于冻伤模型制备后1 h开始治疗. 模型组冻伤处用0.5%聚山梨酯80溶液喷雾,每只每次5 mL,tid,连用7 d;高、低剂量药物组分别用红花油溶液5,2 mL,用法及疗程同模型组. 于冻伤前和冻伤后第1天开始,每天测量大鼠足冻伤后体积,计算肿胀率;用图像分析仪测量开始用药治疗后大鼠足冻区的存活面积,并计算存活面积百分比,对冻区组织进行苏木精 伊红染色,光镜观察. 结果 从给药的第3天起,高、低剂量药物组肿胀率均显著减小,与模型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从第3天开始,与模型组比较,高、低剂量药物组在各时间点的冻区存活面积均较大,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冻伤后第7天冻区病理组织学检查(HE×200)结果 显示,模型组表皮及附件结构模糊,水肿明显,真皮血管扩张出血,血管壁有坏死改变,有大量的炎细胞浸润. 高剂量药物组表皮结构完整,真皮下有轻度水肿,但仍有少量淋巴细胞浸润,表皮及肌肉结构基本完整. 结论 红花挥发油具有促进冻伤组织修复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冻疮.  相似文献   
66.
目的观察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前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用α2b干扰素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27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2周、24周时检测外周静脉血CD4+CD25+Treg占CD4+T细胞的比例,同时检测ALT和HBV DNA载量。结果抗病毒治疗24周后CD4+CD25+Treg比例(9.26±2.40)%明显低于治疗前(10.78±2.71)%(P<0.05)。HBV DNA载量降至基线水平以下者CD4+CD25+Treg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而未降至基线水平以下者较治疗前无明显下降(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经α2b干扰素抗病毒治疗,随着HBV DNA载量下降,CD4+CD25+Treg表达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CT时肝内胆管癌和肝门胆管癌的大体分型诊断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肝内胆管癌和肝门胆管癌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参照日本肝癌组织提出的胆管癌的大体形态分型,对32例肝内胆管癌和肝门胆管癌进行CT分型分析.其中18例肝内胆管癌;周围型17例、中央型1例.14例肝门胆管癌;浸润型7例、管内结节乳头型4例、外生肿块型3例.结论:SCT增强扫描能作出较为准确的大体形态分型诊断,为肿瘤可切除性的判断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8.
目的观察胃食管癌化疗患者肠内营养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9年7月东莞市人民医院肿瘤内科就诊的胃食管癌化疗后出现胃纳差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静脉营养组和肠内营养组,每组40例。2组分别给予静脉营养及肠内营养治疗,比较2组患者化疗前后营养状况、免疫水平及化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静脉营养组化疗后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较化疗前均下降(P <0. 05),肠内营养组体质量、BMI较化疗前均增加(P <0. 05);化疗后,肠内营养组白细胞、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总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较化疗前均升高(P <0. 05),静脉营养组化疗前后各项指标变化不显著(P> 0. 05);化疗前后静脉营养组CD3^+、CD4^+、CD4^+/CD8+变化差异不显著(P> 0. 05),化疗后肠内营养组CD3^+、CD4^+、CD8^+、CD4^+/CD8^+较化疗前均升高(P <0. 05);肠内营养组3~4级血液系统毒性发生率低于静脉营养组(P <0. 05),2组胃肠道反应差异不显著(P>0. 05)。结论肠内营养应用于胃食管癌化疗能够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其免疫力,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9.
70.
目的分析腰椎骨折与腰椎退变患者经腰椎后路植骨融合内固定后2年邻近节段退变(ASD)的影像学表现。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本院收治的36例腰椎骨折患者和30例腰椎退变患者分别设为骨折组和退变组。骨折组给予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退变组给予后路椎间融合术治疗。术后随访2年,并依据DR和改良Pfirrmann腰椎间盘突出MRI分级变化评估两组的ASD发生率。结果术后随访2年,骨折组的ASD发生率低于退变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退变患者内固定手术后对ASD影响大于骨折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