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235篇
  免费   5537篇
  国内免费   4636篇
耳鼻咽喉   713篇
儿科学   921篇
妇产科学   279篇
基础医学   5584篇
口腔科学   6022篇
临床医学   14385篇
内科学   4185篇
皮肤病学   369篇
神经病学   1860篇
特种医学   4761篇
外国民族医学   60篇
外科学   19164篇
综合类   32348篇
预防医学   7109篇
眼科学   323篇
药学   16562篇
  134篇
中国医学   10138篇
肿瘤学   1491篇
  2024年   404篇
  2023年   1613篇
  2022年   1701篇
  2021年   2366篇
  2020年   2846篇
  2019年   2832篇
  2018年   1407篇
  2017年   2338篇
  2016年   2948篇
  2015年   3409篇
  2014年   5603篇
  2013年   6213篇
  2012年   7335篇
  2011年   8003篇
  2010年   6766篇
  2009年   6773篇
  2008年   7290篇
  2007年   6649篇
  2006年   6031篇
  2005年   7011篇
  2004年   6249篇
  2003年   6178篇
  2002年   4191篇
  2001年   3966篇
  2000年   2934篇
  1999年   2283篇
  1998年   1903篇
  1997年   1820篇
  1996年   1605篇
  1995年   1249篇
  1994年   1072篇
  1993年   717篇
  1992年   634篇
  1991年   597篇
  1990年   493篇
  1989年   536篇
  1988年   140篇
  1987年   120篇
  1986年   81篇
  1985年   55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目的 探讨早期去骨瓣减压+颞肌贴敷术治疗幕上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去骨瓣减压+颞肌贴敷术治疗的34例幕上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时间分为早期组(发病后24 h内手术,16例)和常规组(发病后24~72 h手术,18例)。结果 早期组术后1个月死亡1例;常规组术后1个月死亡2例,术后2个月死亡1例;其余30例术后至少随访6个月。与常规组相比,早期组术后3、6个月脑梗死面积明显减少(P<0.05),神经功能及脑灌注明显改善(P<0.05)。术后3个月,早期组恢复良好率(60.0%,9/15)明显高于常规组(20.0%,3/15;P<0.05);两组术后6个月恢复良好率无统计学差异(60.0% vs. 33.3%;P>0.05)。结论 对于幕上大面积脑梗死,早期去骨瓣减压+颞肌贴敷术能够显著减少脑梗死面积,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62.
63.
目的通过建立雌性小鼠骨质疏松模型并给予催产素(oxytocin,OT)腹腔注射来验证催产素对骨代谢的调控作用。方法选取同批次2月龄雌性C57/B6小鼠15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5只:①对照组(C),②造模组(OVX),③造模+催产素注射组(OVX+OT)。注射催产素前和注射8周后分别测定各组小鼠左股骨和腰椎L4~6的骨密度,并提取小鼠骨髓细胞定向诱导分化,进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和Von Kossa染色以鉴定成骨细胞分化水平,通过q PCR检测分化相关因子表达水平。结果 OVX组小鼠骨密度较C组显著降低(P0. 001),OVX+OT组小鼠骨密度较OVX组显著升高(P0. 001)。ALP染色显示,OVX组成骨细胞分化较C组差,细胞集落最少; OVX+OT组成骨细胞分化情况较OVX组好,染色面积增加了322. 5%。Von Kossa染色发现OVX组细胞集落和钙结节较C组少且小,OVX+OT组细胞集落和钙结节较OVX组多,染色面积增加了62. 3%。而进一步添加催产素体外培养的成骨细胞其分化水平均比未加入催产素组有所提高。q PCR结果显示催产素能够促进成骨相关基因OPN、Runx2和Osterix的表达(P0. 001)。结论催产素促进小鼠体内的骨合成代谢作用,提示其对骨质疏松症治疗具有潜在用途。  相似文献   
64.
65.
史柏强  许丞  马军 《华南预防医学》2022,48(10):1242-1245
目的 分析泌尿外科住院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对常见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 以2016—2019年在泌尿外科住院治疗的391例尿路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尿液培养的病原微生物并进行生化鉴定,采用KB纸片扩散法测定分离的细菌菌株对阿米卡星、呋喃妥因、复方新诺明、头孢噻酚、庆大霉素、头孢三嗪、头孢克肟、环丙沙星、四环霉素、哌拉西林、亚胺培南、萘啶酸的敏感性。结果 2016—2019年泌尿外科住院患者尿路感染总体发病率为33.6%。分离的病原菌中以革兰氏阴性菌最常见,其中以大肠埃希菌(49.1%)、肠杆菌属(39.9%)和铜绿假单胞菌(13.8%)较多见;革兰氏阳性菌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6.9%)、链球菌(1.3%)和金黄色葡萄球菌(0.5%)为主;分离到不动杆菌和真菌各1份。抗生素敏感性测定结果显示肠杆菌对所有12种常见抗生素的耐药率均高于其他革兰氏阴性菌,其中对头孢噻酚、头孢克肟、头孢三嗪以及复方新诺明耐药率均较高。结论 泌尿外科住院患者尿路感染发病率较高,分离的病原菌包括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和真菌,且以大肠埃希菌、肠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这些革兰氏阴性菌对头孢噻酚、头孢克肟和复方新诺明耐药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66.
长期以来的研究表明先天免疫和后天免疫在宿主抵御外来微生物入侵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这过程中也会同时造成宿主自身的组织或器官的损害。骨骼系统就是其中之一,在一些诸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牙周炎等疾病中,免疫系统的反应不仅起到去除外来致病菌的作用,还会同时造成骨骼系统的破坏。长期以来大部分的研究都致力于了解免疫系统对骨组织破坏的机制,而近些年来有研究开始探究骨反作用于免疫系统,由此衍生出了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骨免疫。文章从骨免疫的机制、免疫与骨吸收作用通路以及在口腔相关疾病的作用机制等方面总结了近些年来相关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7.
68.
目的通过测量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后患者影像学资料,分析发生肩峰骨侵蚀的原因是否与钢板钩-肩峰匹配度相关。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1日至2018年8月31日期间在上海市浦东医院骨科就诊的210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210例患者均因肩锁关节脱位或锁骨远端骨折行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其中男110例、女100例;年龄24~76岁,平均(44.60±8.75)岁;肩锁关节脱位70例,锁骨远端骨折140例。测量术后及终末随访患者肩锁关节正位X线片相关数据,按锁骨钩钢板术后是否发生肩峰骨侵蚀,将纳入患者分为3组:无骨侵蚀组(A组)、伴钢板钩移位骨侵蚀组(B组)、不伴移位的骨侵蚀组(C组),分别测量钢板钩-肩峰的匹配度(β),统计分析术后发生肩峰骨侵蚀与钢板钩-肩峰匹配度之间的关系。 结果纳入研究的210例患者术后随访24~64周,平均(32.0±6.5)周。A组患者115例,B组患者54例,C组患者41例。A组匹配度β(3.72±0.48)mm与B组β1(6.91±0.84)m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匹配度β(3.72±0.48)mm与C组β2(5.88±0.65)m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匹配度β1(6.91±0.84)mm与C组β2(5.88±0.65)m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后是否发生肩峰骨侵蚀与钢板钩-肩峰匹配度β存在明显相关性,钢板钩与肩峰之间的匹配度越好,β值越小,发生肩峰骨侵蚀的可能性更小。  相似文献   
69.
孙婷婷  王凯 《上海医学》2022,(2):125-129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人口老龄化趋势逐渐加重。心脑血管疾病及骨质疏松是老年人常见的内科疾病,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学基础。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骨质疏松与心脑血管疾病之间存在密切联系,新的骨代谢相关因子也用于研究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如骨保护素、骨硬化蛋白、脂联素、骨形态发生蛋白等。本文通过分析整理骨代谢相关因子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以期为临床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