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0篇
基础医学   11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20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50篇
预防医学   19篇
药学   43篇
  1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目的 观察长程应用ACEI联合ARB治疗慢性肾脏疾病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60例慢性肾脏疾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ACEI组、ARB组和联合组,ACEI组接受贝那普利治疗,ARB组接受缬沙坦治疗,联合组接受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观察治疗后1、3、6、9和12个月的相关临床指标变化,并进行评价。 结果 3 组患者经过12个月治疗后,24 h尿蛋白从(1.08±0.68) g降至(0.27±0.29) g,P < 0.05;收缩压从(129±24) mm Hg降至(116±18) mm Hg(P < 0.05);肾小球滤过率从(67.5±30.2)ml/min升至(69.3±34.6)ml/min(P > 0.05);血钾变化不大(P > 0.05);不良反应轻微。3 组相比,联合组有最强的减少尿蛋白和降低舒张压作用(P < 0.05),而在肾功能改善、血钾变化及不良反应方面,3 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长期联合治疗双重阻断RAS系统有更强地降低蛋白尿和舒张压作用,而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62.
彭晖 《中国医学创新》2006,3(7):108-108
目的 探讨干扰素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的疗效.方法 两组均采用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a人血白细胞干扰素2~5万U/(kg.d)肌肉注射,每日1次.对照组加用病毒性10~15mg/(kg·d)静注,每日1次.结果 干扰素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达64%和92%,高于对照组的40%与70%,有非常显著差异(P<0.05).结论 干扰素治疗秋季腹泻效疗肯定,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3.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组织醛固酮及其受体与肾脏纤维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组织醛固酮及其受体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脏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8周龄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8只及同源正常组京都大鼠(WKY)8只,观察8周,检测收缩压、尿蛋白、血白蛋白、尿素氮和肌酐,大鼠肾组织的醛固酮受体和TGF-β,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SHR.组出现明显的蛋白尿(P〈0.05)和低蛋白血症(P〈0.05),肾间质损伤的评分和肾小球内的胶原形成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肾组织TGF-β,mRNA和蛋白的表达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同时,SHR.组肾组织的醛固酮及其受体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肾组织醛固酮及其受体水平升高可以使醛固酮的致纤维化作用加强,可能是高血压肾脏纤维化的部分原因。  相似文献   
64.
目的:观察长程应用来氟米特联合泼尼松治疗难治性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方法:60例激素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病人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试验组予来氟米特联合泼尼松治疗,对照组予麦考酚酸酯联合泼尼松治疗,疗程均为12 mo。观察治疗后2组疗效与不良反应,并于治疗后3,6,9和12 mo检查血清蛋白、尿蛋白定量、肾小球滤过率等指标。结果:2组治疗12 mo后,24 h尿蛋白均下降,其中试验组在治疗后3 mo尿蛋白定量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其余时间点2组尿蛋白无显著差异(P>0.05);而血清蛋白与肾小球滤过率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各时间点2组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有效率87%(16/30),对照组为93%(28/30),2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治疗3 mo时,试验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3%,对照组10%,差异显著(P< 0.05)。结论:来氟米特联合泼尼松能够有效缓解难治性肾病综合征。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芒硝和黄连素护理新生儿脐带残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胎龄37~41周,体重2500~4000克,Apgar评分8~10分新生儿,用芒硝与黄连素护理100例新生儿脐带残端为观察组,用无菌纱布包扎100例新生儿脐带为对照组.结果:24~47小时剪脐带者观察组89例,占89%,对照组16例,占16%,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脐出血者观察组2例,对照组12例;观察组无1例脐带感染,对照组脐部感染3例.结论:芒硝和黄连素护理新生儿脐带残端,可以达到早期剪脐之目的,减少脐出血,防止脐部感染.  相似文献   
66.
人B淋巴瘤裸鼠腹腔内移植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人B淋巴瘤裸鼠移植瘤腹腔模型,主要是为了研究抗CD20/CD3双功能抗体对人B淋巴瘤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5周龄左右的雌性BALB/c-nu,腹腔注射pristane0.2ml/只2次,经60Co照射,3天后腹腔接种人B淋巴瘤细胞株(Raji)1×107/只,并于第2天随机分组用预先激活的T细胞加入双功能抗体进行治疗,每周腹腔给药1次,共4次.结果人B淋巴瘤细胞株(Raji)裸鼠腹腔移植,接种38只均获成功,成瘤率100%.染色体检查证明为人类染色体特征,病理形态学观察,瘤块主要分布于腹腔、肠系膜、淋巴结、贴近肠壁处,并且CD19、CD20,HLA-DR阳性率达95%以上,对照组40天时全部死亡,治疗组存活至100天处死.结论成功地建立了人类B淋巴瘤裸鼠移植瘤腹腔模型,经过实验证明,抗CD3/抗CD20双功能抗体有很好地抑瘤作用.  相似文献   
67.
目的 研究抗CD3/抗CD20微型双功能抗体介导的特异性靶向杀伤活性。方法 采用亲和层析法纯化本室构建的抗CD3/抗CD20微型双功能抗体可溶性表达产物,并用Western blot、分子筛层析、流式细胞仪和玫瑰花环试验鉴定纯化产物;采用^51Cr释放试验测定其介导的体外靶向杀伤活性;采用人B淋巴瘤裸鼠移植瘤腹腔模型测定其介导的体内靶向杀伤活性。结果 纯化的抗CD3/抗CD20微型双功能抗体具有与Jurkat细胞(CD3^ )和Daudi细胞(CD20^ )结合的活性,且能同时与Jurkat 和Daudi细胞结合形成玫瑰花环;在体外能介导激活的T细胞杀伤Daudi细胞;在人B淋巴瘤裸鼠移植瘤腹腔模型生物治疗中,抗CD3/抗CD20微型双功能抗体能抑制腹水的形成,明显延长荷瘤裸鼠的生存时间。结论 抗CD3/抗CD20微型双功能抗体在体外和体内均能介导激活的T细胞杀伤表达CD20抗原的肿瘤细胞,是一个有望用于B细胞恶性肿瘤临床治疗的双特异性抗体。  相似文献   
68.
抗CD_3抗体(HIT3a)基因突变及其表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提高可溶性抗CD3 scFv片段的表达量 ,并测定其生物学活性。方法 用PCR法致抗CD3 scFv基因突变 ;用DNA限制性酶切指纹图谱以及Westernblot法筛选突变克隆 ;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抗体的特异性结合活性 ;用12 5I标记抗体 ,进行竞争抑制试验 ;采用51Cr释放试验 ,进行抗CD3scFv片段介导的T淋巴细胞细胞毒性测定。结果 DNA序列测定结果表明 ,抗CD3 scFv抗体突变克隆菌株m2为重链第六位氨基酸突变 ,即E(GAG)→Q(CAG)。突变后的可溶性抗CD3 scFv片段表达量(1μg/ml)比突变前 (0 .0 1μg/ml)高 10 0倍。突变前、后的抗CD3 scFv片段与Jurkat细胞 (CD3 )的结合特异性未改变。m2能竞争性封闭亲代鼠源性抗体HIT3a与CD3 阳性的Jurkat细胞的结合位点。体外杀伤实验结果显示 ,由m2与IL 2共刺激产生的CD3 AK细胞的细胞毒活性比单用IL 2刺激产生的LAK细胞强。结论 通过对抗CD3 scFv抗体基因进行定点突变 ,实现了该抗体片段的高表达 ;m2能与CD3 的Jurkat细胞结合 ;也能激活人外周血中的T淋巴细胞产生CD3 AK细胞毒活性  相似文献   
69.
据国内外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的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我国糖尿病患者中高血压的患病率为20%~62%,其中,男、女糖尿病患者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40%和53%.由于两病并存,互为影响,会加速心、脑、肾和视网膜病变的发生与发展[1].因此,加强糖尿病高血压的防治研究,并积极的降压治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70.
目的 揭示腹膜透析(PD)患者透析流出液中T淋巴细胞随PD时间延长的改变轨迹,探究其与PD相关腹膜纤维化的关系。方法 对笔者前期研究获取的10例PD患者(短期PD组6例,长期PD组4例)透析流出液细胞的单细胞转录组数据进行细胞分类,提取出T淋巴细胞的数据进行2组间的差异分析、通路富集分析;同时收集23例患者PD治疗前及开始后随访的血常规数据,比较PD开始前后免疫细胞组成的差异。结果 PD患者透析流出液中T淋巴细胞在免疫细胞总数中的占比随PD时间延长增加(P < 0.05)。差异分析显示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其他纤维化相关的信号通路在长期PD组的腹腔T淋巴细胞中富集。与开始透析前全血细胞计数结果比较,短期及长期PD组患者的淋巴细胞计数均升高,但在比例上呈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结论 长期PD治疗导致的腹膜纤维化与T淋巴细胞密切相关,PD流出液中T淋巴细胞的变化可能是腹腔环境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