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918篇
  免费   1476篇
  国内免费   582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98篇
妇产科学   122篇
基础医学   721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7515篇
内科学   1777篇
皮肤病学   123篇
神经病学   360篇
特种医学   1461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3801篇
综合类   10865篇
预防医学   2315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4717篇
  47篇
中国医学   3833篇
肿瘤学   199篇
  2024年   167篇
  2023年   558篇
  2022年   671篇
  2021年   979篇
  2020年   1183篇
  2019年   1072篇
  2018年   472篇
  2017年   1086篇
  2016年   991篇
  2015年   1134篇
  2014年   2281篇
  2013年   2113篇
  2012年   2746篇
  2011年   2842篇
  2010年   2464篇
  2009年   2274篇
  2008年   2439篇
  2007年   2156篇
  2006年   1793篇
  2005年   1779篇
  2004年   1323篇
  2003年   1154篇
  2002年   892篇
  2001年   712篇
  2000年   511篇
  1999年   400篇
  1998年   361篇
  1997年   316篇
  1996年   287篇
  1995年   222篇
  1994年   173篇
  1993年   98篇
  1992年   68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52篇
  1989年   63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8篇
  1958年   5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62.
目的:观察肌肉运动点温针灸配合康复治疗降低脑卒中患者下肢肌张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8例脑卒中后下肢肌张力高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行常规针刺+康复治疗,治疗组行肌肉运动点温针灸+康复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偏瘫侧膝部、髋部屈伸肌肌力、肌张力,痉挛指数(CSI)评分、运动功能(FMA)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MI)评分,健侧步长、患侧步长、步速、步频等步态分析指标,偏瘫侧下肢胫神经潜伏期及Hmax/Mmax比值等肌电图指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膝关节后伸(FKE)、前屈(FKF)及髋关节后伸(FHE)、前屈(FHF)肌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膝关节后伸(SKE)、前屈(SKF)及髋关节后伸(SHE)、前屈(SHF)肌张力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CSI评分低于对照组,FMA、M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健侧步长及患侧步长、步速、步频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偏瘫侧下肢胫神经潜伏期高于对照组,Hmax/Mmax比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肌肉运动点温针灸配合康复治疗可有效降低脑卒中患者下肢肌张力,增加肌力,改善肢体痉挛状态及肌电图指标,提高下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63.
郭学锋 《新中医》2020,52(23):98-101
目的:观察穴位电刺激结合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骨科下肢手术患者体温变化、简明精神状态量表 (MMSE) 评分及苏醒时间的影响。方法:将在本院接受骨科下肢手术的老年患者 64 例随机分为 2 组,对照组 32 例予以腰硬联合麻醉,研究组32 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中医穴位电刺激。监测 2 组体温变化情况,比较 2 组 MMSE 评分以及苏醒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记录 2 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2 组切皮后 30 min 体温均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2 组切皮后 90 min 体温均明显低于干预前、切皮后 30 min(P<0.05);研究组切皮后 30 min、90 min 体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 MMSE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与同组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 MMSE 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研究组苏醒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对照组除血浆黏度之外,患者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血小板黏附率等指标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P<0.05);干预后,研究组上述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P<0.05),且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穴位电刺激结合腰硬联合麻醉,可有效控制老年骨科下肢手术患者体温下降速度,减少患者苏醒时间、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改善患者精神状态及血液流变学状态。  相似文献   
64.
65.
66.
<正>下肢骨牵引是治疗下肢骨疾病的一种常用方法,既有复位又有固定作用~([1]),在骨科应用广泛,常见的有胫骨结节牵引,跟骨牵引等,在寒冷季节,由于牵引支架、克氏针、牵引弓及绳的阻挡,裸露的下肢难以保暖。笔者通过自行设计制作下肢保暖套,并在临床中应用,得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棉布,太空棉,魔术贴。1.2制作:A:跟骨牵引保暖套:将夹有双层太空棉的棉布套,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留置深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3年12月发生深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神经外科重症患者62例,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与护理工作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护理工作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病情控制时间、重症监护室治疗时间、总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有效地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深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临床病症,显著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究超声在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超声为无创性检查方法,能明确肢体血液回流和供血状况,对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部位确定,观察有无侧支循环形成,以及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随访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活血通脉汤治疗下肢骨折后血液高凝状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禅城医院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下肢骨折后血液高凝状态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给予活血通脉汤治疗,对照组给予血塞通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治疗后血液黏稠度、纤维蛋白原水平、血小板黏附率均低于对照组,而红细胞变形指数大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通脉汤治疗下肢骨折后血液高凝状态具有较好的效果,对血小板聚集具有拮抗作用,可溶解血栓,扩张血管,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膝关节松解术治疗下肢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直的效果。方法对52例下肢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直行膝关节松解术患者的形成原因治疗方法、临床效果等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膝关节松解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达到96.2%,所有患者均因粘连、瘢痕形成、长期制动、肌萎缩等导致僵直。结论膝关节松解术是治疗下肢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直的有效方法,下肢骨折术后尽早康复治疗、有效功能锻炼是防止粘连造成僵直的最佳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