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心电图ST-T改变者与冠脉造影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对疑诊为冠心病患者的症状及心电图ST -T改变 ,结合冠脉造影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探讨其在诊断冠心病中的价值。方法 将 15 3例患者按照有ST -T改变伴典型胸痛和有ST -T改变合并不典型胸痛或无症状者分为A、B两组 ,行冠脉造影 ,其中至少有一支冠脉狭窄且≥ 5 0 %为阳性 ,最后做统计学处理。结果 冠脉造影阳性 ,A组占 81.5 % ,B组占 36 .1% ,两组阳性率对比 ,P <0 .0 0 1。结论 心电图ST -T改变伴胸痛在诊断冠心病中的价值要优于仅有ST -T改变者 ,单独的ST -T改变不能作为诊断冠心病的依据。将两者结合起来考虑 ,可提高诊断冠心病的阳性率及准确率。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发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08年5月间妊娠≤34周的早发重度子痫前期病例12例为病例组,另选50例>34周重度子痫前期孕妇为对照组。分析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对并发症发生情况、胎儿及新生儿窒息率与死亡率。结果两组病例均没有孕产妇死亡,但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的差异有显著性,病例组新生儿窒息率与死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病情严重,围产儿预后不良,应根据母婴情况,严格选择病例进行期待疗法,同时密切监测母婴病情变化。  相似文献   
53.
创造型法医学人才应具备从复杂案件中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结合PBL教学实践,阐述了利用PBL教学培养创造型法医学人才所应采取的方法措施。  相似文献   
54.
本文收集我院 1997年 1月— 1999年 12月经门诊及病房确诊的高血压病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 112例 ,分析其与左室重量指数的相关性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资料 选择确诊为高血压病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112例 ,高血压病诊断均符合WHO标准[1] ,室性心律失常按Lown分级法[2 ] ,其中男 72例 ,女 40例 ,年龄 2 5~ 76 (5 6 .6±8.5 )岁 ,做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超声心电图、胸部X线、血清学分析等 ,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先心病、风心病、心肌病等其他心血管疾病。1.2 方法1.2 .1 确诊的高血压病患者记录 2 4h动态心电图 ,…  相似文献   
55.
通过对10例(20耳)ABR、40HzAERP反应阈的检查及研究发现,ABR对低中频听力损失耳不敏感,而40HzAERP对此类听力损失耳敏感性达100%,对诈聋耳,正常耳检查,再会得检测结果经方差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高频听力损失为主的聋耳,两者敏感性均达100%,且反应阈均与均数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6.
对 1992~ 1998年间受理的 5 70 6例道路交通事故临床法医学鉴定资料作一回顾性研究 ,分析了受伤者的性别、年龄、职业特点、损伤的伤情特点及伤残鉴定特点、并针对鉴定时机提前的具体情况 ,建议增加治疗终结时间及后期医疗费等鉴定内容。  相似文献   
57.
58.
目的探索不同剂量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0~14周妊娠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06年3月至2007年8月收入院的孕11~14周要求终止妊娠的健康妇女300例随机分为三组,A组100例口服米非司酮75 mg,1次/d,共2次,总量150 mg;B组100例,口服米非司酮150 mg,1次/d,共2次,总量300 mg;C组100例,口服米非司酮150 mg,2次/d,共4次,总量600 mg,三组均于第三天晨口服米索前列醇600μg,观察引产效果。结果三组引产成功率无显著差异,排胎时间及平均出血量B、C两组无差异,明显小于A组(P〈0.05)。结论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1~14周妊娠,口服米非司酮150 mg,1次/d,共300 mg是的较为合适的常规剂量。  相似文献   
59.
This study explored the possibility of using event-related potentials (ERP) for the measurement of picture-recognition memory and examined its correlation with the Chinese Wechsler Memory Scale-revised (WMS-RC) in patients with memory disorder caused by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 (sTBI). The subjects included 20 sTBI patients with memory disorder and 22 healthy individuals. Memory function was measured by using WMS-RC. Behavioral and ERP responses were recorded on-line during performance on a battery of picture recognition and the responses were analyzed off-line for recognition memory effects. Mean memory quotient (MQ) of patients with sTBI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Mean reaction time (RT) was significantly longer and the mean correctness rate (CR) of picture recognition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sTBI group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s. In controls, the main components of average ERP of picture recognition includes two positive-going waves, designated as P170 and P500, that appear 170 ms and 500 ms after stimulation when the subject could later successfully recall and recognize the pictures. P500 amplitude of target stimulu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non-target stimulus. Compared to controls, P500 responses of sTBI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delayed in latency (P〈0.001) and lower in amplitude (P〈0.001). P500 latency showed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MQ and the scores of "addition", "visual recognition", "picture recall", "visual reproduction" and "tactile memory" in WMS-RC. ERP of picture recognition provides a neurophysiological approach to directly assess memory impairment, and P500 may serve as a helpful index for memory disorder caused by sTBI in forensic practice.  相似文献   
60.
大鼠视神经挫伤视网膜形态功能变化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视神经夹挫伤后视网膜形态学和视功能动态变化,为视功能评价和视神经保护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大鼠视神经夹挫伤后1d、3d、5d7、d、9d、2周4、周8、周1、2周,光镜观察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改变,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检测视功能状况。结果视神经部分损伤后3d到1周内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快速减少,2周以后缓慢减少,4周几乎无明显变化;视神经损伤1d,F-VEP波形变得低而宽,前2周呈进行性下降期,4周后变化平稳,并显示恢复迹象。结论神经节细胞继发性损伤是视功能进行性下降的重要原因,一定数量存活的视网膜节细胞是视功能恢复的基础;神经损伤变化和视功能变化与时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这些对于正确评价视功能状况和预后有极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