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88篇
  免费   807篇
  国内免费   660篇
耳鼻咽喉   72篇
儿科学   158篇
妇产科学   416篇
基础医学   846篇
口腔科学   252篇
临床医学   2228篇
内科学   1061篇
皮肤病学   146篇
神经病学   346篇
特种医学   609篇
外国民族医学   21篇
外科学   2063篇
综合类   5524篇
预防医学   1528篇
眼科学   289篇
药学   1977篇
  45篇
中国医学   2375篇
肿瘤学   499篇
  2024年   150篇
  2023年   481篇
  2022年   539篇
  2021年   622篇
  2020年   539篇
  2019年   524篇
  2018年   260篇
  2017年   441篇
  2016年   527篇
  2015年   619篇
  2014年   1131篇
  2013年   1114篇
  2012年   1316篇
  2011年   1579篇
  2010年   1275篇
  2009年   1158篇
  2008年   1312篇
  2007年   1108篇
  2006年   1010篇
  2005年   902篇
  2004年   668篇
  2003年   557篇
  2002年   477篇
  2001年   366篇
  2000年   273篇
  1999年   237篇
  1998年   194篇
  1997年   189篇
  1996年   187篇
  1995年   173篇
  1994年   131篇
  1993年   75篇
  1992年   78篇
  1991年   68篇
  1990年   59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增生性瘢痕退行性变过程中的细胞凋亡和相关基因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增生性瘢痕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是成纤维细胞不能进入正常的程序性死亡,导致其异常增殖使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s)的活化形式过度表达可诱导细胞凋亡。本实验对增生性瘢痕退行性变的不同时期采用原位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作细胞凋亡检测,探讨细胞凋亡及caspase-3在该过程中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52.
53.
椎间盘退变的发生机制及其修复的生物学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椎间盘退变常导致髓核突出、椎管狭窄、小关节退变和脊柱节段不稳而引起腰腿痛。近年来报道因椎间盘退变而引起的腰腿痛患病率高达60%~80%。目前国内外治疗椎间盘退变的措施主要有药物、激素、物理疗法、开放手术及内窥镜和经皮椎间盘镜等微创手术,这些方法虽然能缓解临床症状,但并非是针对椎间盘退变本身的治疗。手术治疗中不可避免地会改变椎间盘的正常结构,进而继发脊柱不稳,不但难以预防椎间盘退变,而且还存在促进椎间盘退变的可能。  相似文献   
54.
范永前  梁承伟  沈海敏 《上海医学》2004,27(8):578-580,F006
目的 评价腰椎管减压、后外侧植骨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  1993年 1月~ 2 0 0 2年 9月对 74例腰椎退行性滑脱的患者行腰椎管减压、后外侧植骨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采用的椎弓根内固定技术包括Dick 8例、Steffee 10例、RF 9例、Socon 2 5例、Tenor 2 0例、Moss Miami 2例。滑脱水平在L4的患者有 4 4例、L3 有 9例、L5有 16例 ,两节水平的滑脱有 5例。Ⅰ°滑脱 37例 ,Ⅱ°31例 ,Ⅲ°6例。患者平均年龄为 5 3.6岁 (30~ 79岁 )。根据手术前、后日本骨科协会 (TDA)评分评价临床症状改善的程度。结果 平均随访时间为 4 4个月 (12~ 10 4个月 ) ,所有患者最后随访的JOA评分中客观症状为 (6 .7± 1.0 )分 ,临床体征为 (4 .7± 1.1)分 ,日常活动为 (11.8± 1.9)分 ,总评分为 (2 3.0± 2 .5 )分。手术前、后的JOA评分比较 ,术后主观症状改善 70 % ,临床体征改善 6 8% ,日常活动改善 77%。根据患者的年龄分为A组 (30~ 39岁 )、B组 (4 0~ 4 9岁 )、C组 (5 0~ 5 9岁 )、D组 (≥ 6 0岁 ) ,以JOA的评分结果 >2 5分定为满意 ,A、B、C、D组的满意率分别为91%、75 %、6 9%、6 1%。结论 椎板减压、后外侧植骨融合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是治疗不稳定腰椎滑脱的一种有效方法 ,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5.
仲景虽然没有专论脾胃,但其脾胃学说内容贯穿于六经辨证论治体系过程中,仲景以脾胃为本的学术思想将《内经》确立的脾胃理论创造性地应用于临床实践,对中医脾胃学说形成和完善起到了承前启后作用,现就脾胃功能在六经传变的作用及意义进行初步的探索。1伤寒学六经及与六经相关术语的含义1.1六经的含义作为伤寒学的基本概念,六经并未见于《伤寒论》中,其被引用于伤寒学始于宋金时期。朱肱《南阳活人书》认为《伤寒论》之三阳三阴为人体经络,谓“治伤寒须先识经络,不识经络,触途冥行,不知邪气之所在”。以六经作为《伤寒论》三阳三阴之代称[1]1…  相似文献   
56.
57.
变应性疾病的发生增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华斌  韩德民 《耳鼻咽喉》2002,9(5):259-260
  相似文献   
58.
来自46个国家的700多名神经病学家和神经科学家参加了在英国伯明翰召开的第14届国际神经病学大会。瑞典Uppsala市大学附属医院的Yngve Olsson指出,20世纪最后10年——“脑的10年”,是对神经病学认识取得很大进步的一段时期。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迟发性神经变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亨廷顿病以及各种朊病毒疾病如克雅病(CJD)正在显示对社会的更大影响。更好地了解其中的原因并研究有效治疗这些疾病的方法正变得更为迫切。Olsson强凋,作为一名神经病学家,再也没有比现在更好的机会了。在本届大会上,第一位正式发言人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John Trojanowski强调指出,随着对许多神经变性疾病分子基础认识的不断加深,为进一步研究它们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尚不知道一种疾病的分子原因时,很难合理地研究治疗方法。尽管如  相似文献   
59.
变应性疾病虽然通过使用各种药物 ,如抗组胺剂和皮质类固醇 ,可减轻变态反应症状的作用 ,但只是起短期缓解症状的作用 ,而变应原特异免疫治疗是一种干预变态反应的方法 ,可长期减轻症状 ,预防疾病的演变。目前 ,常规的脱敏疗法疗程长 ,病人难以坚持。我院对 12 2例变应性疾病患  相似文献   
60.
黄芪有效成分黄芪苷Ⅳ强心作用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伍伟培 《中药材》2005,28(7):591-592
目的:观察中药黄芪的有效成分黄芪苷Ⅳ(XGA)对心肌的变力作用以及对心率的影响.方法:本实验采用豚鼠离体乳头肌及心房标本,观察加入不同浓度XGA后乳头肌收缩力及心房搏动频率的变化.结果:实验结果显示,XGA能明显提高豚鼠离体乳头肌收缩力,呈正性肌力作用,并有浓度依赖性,对离体右心房标本,XGA致负性频率作用,且心房收缩力减弱,亦有浓度依赖性.结论:中药黄芪有利于作为新一代抗心力衰竭药物的应用,是一种有研究价值的非洋地黄类强心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