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85篇
  免费   2047篇
  国内免费   1978篇
耳鼻咽喉   140篇
儿科学   286篇
妇产科学   229篇
基础医学   1744篇
口腔科学   486篇
临床医学   2257篇
内科学   2797篇
皮肤病学   193篇
神经病学   467篇
特种医学   56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0篇
外科学   2050篇
综合类   6634篇
预防医学   1384篇
眼科学   443篇
药学   2398篇
  31篇
中国医学   2003篇
肿瘤学   1391篇
  2024年   197篇
  2023年   646篇
  2022年   747篇
  2021年   811篇
  2020年   764篇
  2019年   773篇
  2018年   460篇
  2017年   720篇
  2016年   767篇
  2015年   776篇
  2014年   1175篇
  2013年   1183篇
  2012年   1551篇
  2011年   1633篇
  2010年   1275篇
  2009年   1277篇
  2008年   1562篇
  2007年   1279篇
  2006年   1245篇
  2005年   1257篇
  2004年   1006篇
  2003年   881篇
  2002年   687篇
  2001年   663篇
  2000年   485篇
  1999年   358篇
  1998年   232篇
  1997年   226篇
  1996年   172篇
  1995年   141篇
  1994年   137篇
  1993年   72篇
  1992年   73篇
  1991年   55篇
  1990年   64篇
  1989年   65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子宫腺肌病(ADS)是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侵入子宫肌层导致的以子宫局灶或弥漫性增大为主要改变的良性疾病,其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多数研究者认为ADS是基底层内膜细胞增生、侵入到肌层间质的结果。在上皮-间质转化(EMT)过程中,上皮细胞失去细胞极性,细胞间紧密连接和黏附连接减弱,获得了浸润性和游走迁移能力,成为具有间质细胞功能和特性的细胞。EMT在肿瘤形成中赋予细胞迁移、浸润的能力,而ADS发生、发展过程中子宫内膜细胞侵入肌层的生物学行为与之非常相似。已有研究表明EMT在ADS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目前ADS的临床治疗面临较多的挑战,因此阐明ADS的发生机制是寻求临床早期预防、治疗ADS有效方法的关键。  相似文献   
52.
目的 分析经新辅助或转化治疗术后分期为ypT0~1NanyM0的局部进展期胃癌病人的长期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20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普外科收治的经新辅助或转化治疗后行根治性切除手术,且术后分期为ypT0~1NanyM0的54例局部进展期胃癌病人的临床资料,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病人3年和5年的总体生存率及无进展生存率,并比较术后分期为ypT0N0M0与ypT1N0M0病人之间的生存差异。结果 共纳入54例局部进展期胃癌病人。10例(18.5%)病人术前接受常规给药途径的SOX化疗方案,44例采用动静脉结合的化疗方法,其中31例(57.4%)为SEEOX方案,13例(24.1%)为FLEEOX方案。所有病人均实施D2或D2+淋巴结清扫,并获得R0切除。30例(55.6%)病人行全胃切除术,24例(44.4%)行远端胃切除术。术后分期为ypT0N0M0病人38例(70.4%),ypT1N0M0病人11例(20.4%)。所有病人术后均接受辅助化疗。随访56.5(13.1~170.3)个月,共有15例病人死亡,其中11例病人因肿瘤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死亡,复发转移时间为18.9(7.8~55.5)个月。3年和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3.2%和76.4%,3年和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83.1%和72.8%。分期为ypT0N0M0与ypT1N0M0病人生存时间比较结果显示,总体生存时间[中位生存时间为尚未达到(NR) vs. 5.2年,HR=0.46,95%CI 0.12-1.68,P=0.138]和无进展生存时间(NR vs 4.6年,HR=0.57,95%CI 0.15-2.20,P=0.33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新辅助或转化治疗术后分期为ypT0~1NanyM0 的局部进展期胃癌病人长期预后较好,且ypT1N0M0与ypT0N0M0病人的长期生存时间相近。  相似文献   
53.
目的以金银花等16味中药材为研究对象,建立毛细管区带电泳法用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中药抑制剂的快速筛选,并采用分子对接技术对产生抑制活性的有效成分进行预测。方法采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法检测酶孵育产物的质量浓度,通过与空白组比较,确定中药水提液对ACE的抑制活性。采用Autodock软件对酶抑制效果较好的中药提取液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分子对接,预测产生酶抑制作用的有效成分,并采用文献报道的实测数据与预测结果进行比较,对试验的可行性进行佐证。结果建立的测定ACE活性的毛细管区带电泳法可用于16种中药水提液对ACE抑制剂的筛选。试验结果显示所研究的中药提取液中金银花的活性最强,并且分子对接结果表明,金银花中可能有7种化学成分对ACE有抑制作用,其中4种成分的抑制活性已有文献报道。结论将毛细管区带电泳法结合分子对接技术用于从中药成分中高通量筛选ACE抑制剂是一种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rt-PA溶栓后侧支循环的影响因素及侧支循环代偿与转化生长因子1(TAK1)、Toll样受体4(TLR4)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急性脑梗死且接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治疗的72例患者,根据软脑膜评分方法(rLMC)评分将患者分为侧支循环较好组(39例)和侧支循环较差组(33例); 收集患者一般的临床数据和血清,用ELISA实验检测患者血清TLR4和TAK1水平。结果 侧支循环较好组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的比例均少于侧支循环较差组(P<0.05); 侧支循环较好组与侧支循环较差组比较rLMC评分较高,NIHSS评分较低(P<0.05); 侧支循环较好组TLR4和TAK1水平均低于侧支循环较差组(P<0.05); 侧支循环较好组溶栓后24 h后NIHSS评分、30d后NIHSS评分和90d后MRS评分均低于侧支循环较差组(P<0.05)且侧支循环较好组预后良好患者的比例高于侧支循环较差组(P<0.05); rLMC评分与患者血清TLR4和TAK1水平呈负相关(r=-0.819,-0.701,P<0.01); 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高血压病、TLR4和TAK1水平增加均为影响侧支循环建立的危险因素。结论 rLMC评分与TLR4和TAK1的水平呈负相关,急性脑梗死患者糖尿病、高血压病、TLR4和TAK1的水平增加均为静脉rt-PA溶栓后侧支循环代偿不良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5.
56.
目的:探讨糖尿病对脑梗死出血转化及各分型发生率的影响,为临床制定诊疗方案及预后评估提供有价值的资料。方法回顾性分析运城市中心医院及平陆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11年1月—2015年6月间收治的495例临床资料完整的脑梗死住院患者,根据是否有糖尿病将所入选患者分为糖尿病组及非糖尿病组,通过查阅患者影像及临床资料,观察2组住院期间脑梗死出血转化发生率及不同分型出血转化发生率情况。结果糖尿病组153例中发生出血转化76例(49.7%),其中脑实质血肿型21例(13.8%);非糖尿病组342例中发生出血转化113例(33.0%),其中脑实质血肿型17例(5.0%),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糖尿病能增加脑梗死出血转化的发生,并能增加更具临床意义的脑实质血肿型出血转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57.
<正>骨关节炎(OA)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慢性退行性关节疾病,以骨质增生、关节肿痛和活动受限为主要临床表现,以关节软骨破坏、软骨下骨硬化、骨赘形成及滑液组织纤维化为主要病理改变,最终致残。OA的确切病因至今不明,目前认为是生物性因素与机械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转化生长因子(TGF)-β是一种多功能生长因子,在关节软骨的形成、稳定及修复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TGF-β信号分子刺激软骨的形成,  相似文献   
58.
59.
<正>0133重组人转化生长因子β3在瘢痕预防中的作用(综述)董书侠(华西口腔医院唇腭裂外科),郑谦//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4,41(2).-220~223重组人转化生长因子(TGF)β3是一种健康皮肤形成和胚胎无瘢痕愈合反应的重要的细胞因子。在生长较活跃的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中,TGFβ2表达增加,TGFβ3表达较低;而在胚胎期皮肤无瘢痕愈合时,TGFβ3的表达水平较高。TGFβ1,TGFβ2和TGFβ3与同一个细胞表面受体复合体结合,TGFβ3则通过与TGFβ1和TGFβ2  相似文献   
60.
王银  黄小妹  陈文莉 《骨科》2015,34(3):310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对转化生长因子 β(TGF β)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间质转化(EMT)过程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 2,并给予不同浓度TGF β及罗格列酮处理,观察HK 2形态学变化,利用免疫印迹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物受体γ(PPARγ)、SMAD家族成员2/3、钙粘附蛋白 E(E cadherin)及波形蛋白(Vimentin)水平变化,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术检测PPARγ、E cadherin、Vimentin、锌指转录因子Snail及Slug的mRNA水平变化,并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TGF β及罗格列酮对E cadherin启动子活性的影响。结果TGF β可诱导HK 2细胞发生伪足增多变长、细胞间隙变大等EMT样形态学变化,进而激活TGF β下游的SMAD2/3信号通路,导致上皮细胞标志E cadherin表达明显减少,伴有间质细胞标志的Vimentin表达增高,转录因子Snail及Slug的mRNA水平分别升高6倍以上,伴随E cadherin启动子活性下降70%。罗格列酮可以显著抑制上述TGF β诱导的EMT过程,表现为HK 2细胞足减少变短,细胞间隙变小等,同时伴有E cadherin表达增加,Vimentin表达降低,Snail及Slug的mRNA水平明显降低,E cadherin启动子活性恢复到对照组水平。结论罗格列酮可通过激活PPARγ促进E cadherin转录活性及蛋白表达,拮抗TGF β诱导的EMT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