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9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73篇
耳鼻咽喉   4篇
妇产科学   29篇
基础医学   157篇
临床医学   137篇
内科学   54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41篇
特种医学   59篇
外科学   180篇
综合类   248篇
预防医学   61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87篇
中国医学   25篇
肿瘤学   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背景:前期实验已证实,以自行合成的羟基磷灰石,左旋聚乳酸复合材料研制的生物活性颈椎椎间融合器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目的:进一步比较该生物活性颈椎椎间融合器和髂骨块的三维运动稳定性,以评价生物活性颈椎椎间融合器置入椎间后重建颈椎稳定性的效果。设计、时间及地点:体外生物力学实验,于2003—08/11在南方医科大学全军及广东省重点生物力学实验室完成。材料:生物活性颈椎椎间融合器是利用羟基磷灰石,左旋聚乳酸复合而成由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提供(专利号为:(03236843.7)。6具新鲜人尸体颈椎标本C1~T1节段,均分为3组:正常组、髂骨组及生物活性颈椎椎间融合器组。方法:在6具新鲜人尸体颈椎标本的C5与C6椎间盘处,行颈前路环锯减压后,髂骨组及生物活性颈椎椎间融合器组分别置入自体髂骨和生物活性颈椎椎间融合器,正常组为完整结构标本,不予进行任何处理。主要观察指标:利用测量系统测量3组颈椎节段间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和左/右轴向旋转等三维运动范围。结果:在椎间盘切除椎间置入生物活性颈椎椎间融合器后,在前屈、左右侧弯和左右轴向旋转的运动范围均较椎间置入髂骨组减少,较髂骨组稳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后伸状态下椎间置入生物活性颈椎椎间融合器和髂骨置入物与正常组比较运动范围增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生物活性颈椎椎间融合器置入椎间后颈椎稳定性良好,置入椎间后较椎间置入髂骨稳定。  相似文献   
52.
背景:对于压缩程度大于1/3的严重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理想的治疗方法是微创内固定,其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性能,且植骨可靠,在达到伤椎复位、植骨与稳定目的的同时,尽可能地保留了脊柱运动单位和正常生理功能,从而减轻临近节段退变。目的:研制一种内镜下经椎体侧方入路复位单椎体内植入器,评价其应用于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中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根据成人胸腰椎椎体的解剖学测量数据研型号的单椎体内植入器。选取6具成人新鲜胸腰椎尸体标本,制作L1压缩性骨折模型,分为对照组、骨折损伤组、单椎体内植入器组、AF复位内固定组及前路钢板内固定组,分别进行三维运动范围实验。结果与结论:生物力学测试表明,单椎体内植入器组在胸腰椎前屈及左右侧屈方向上与AF内固定组及前路钢板组运动范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在后伸及左右旋转方向上运动范围增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可见单椎体内植入器设计新颖,在前屈及左右侧屈方向具有较好的生物力学性能,但在后伸及旋转方向缺乏稳定性,需加以改进或辅以外固定。  相似文献   
53.
赵卫东 《医学争鸣》2007,28(18):1695-1695
1 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2003-06/2005-09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92(男54,女38)例,年龄32~87(平均59)岁.  相似文献   
54.
目前认为特应性皮炎发病机制不清,可能具有遗传缺陷的个体,在环境等因素的作用下皮肤的蛋白、脂质等的代谢出现异常,进而出现皮肤屏障结构的异常,导致天然保湿因子、抗菌肽减少、经皮失水率增加和pH值的升高等病理生理改变。本文将对皮肤屏障结构异常与特应性皮炎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硫酸钙椎体成形结合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硫酸钙椎体成形结合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23例。结果本组获随访12~36个月,VAS评分由术前8.0分降至末次随访时的1.0分。术后3 d椎体前缘、中央、后缘高度丢失率以及后凸Cobb角与术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末次随访时与术后3 d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钙椎体成形结合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可重建脊柱的稳定,减少并发症,是一种可靠、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6.
软组织激光全息扫描鼻眶窝的三维数字图像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介绍三维扫描仪在非接触条件下采集面部软组织精确数据的方法 ,为临床整形提供标准的鼻眶窝三维测量数据。方法 应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和Geomagic软件 ,采集 12例标准汉族人的颜面轮廓 ,并对鼻眶窝进行数据测量和分析。结果 通过三维激光扫描和逆向工程软件可以再现出面部形态有意义的任一角度的三维图像 ,且精确度达到 0 0 1mm ,实验初步确定了鼻眶窝最低点的三维定位 ,描述了鼻眶窝的三维形态特征。结论 此方法可以全面反映鼻眶窝与周围结构形态学上的相互关系 ,三维激光扫描是实现术前设计、手术模拟和术后效果评价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57.
目的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还原膝关节骨性结构在屈伸运动过程中的三维空间形态,为观测膝关节面交叉韧带附丽区的相对位置变化和进一步研究前、后交叉韧带等长重建最佳等长点提供计算机辅助设计新方法。方法 采用实验与计算机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对新鲜人体膝关节标本进行屈伸运动实验,并通过激光三维扫描方法记录、计算膝关节的空间活动指标,然后重建膝关节计算机三维模型。通过实验中的空间活动指标控制此模型虚拟运动,再现膝关节各屈伸角度下股骨、胫骨和腓骨的空间位置。结果 计算机还原出各运动角度下膝关节骨性结构(股骨、胫骨及关节面)的空间形态,利用软件Geomagic的几何计算功能可分别测量模型中各个运动状态交叉韧带附丽区两点间的三维空间距离。讨论本研究方法可以真实地记录和再现膝关节三维运动过程,从空间结构上更精确、合理地寻找重建等长点,对膝关节交叉韧带手术重建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8.
目的评价应用东菱迪芙治疗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0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中,35例采用东菱迪芙10BU隔日静滴,共3次为治疗组,另25例为对照组。比较治疗前,治疗后5d、10d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临床疗效,并观察治疗前后5d、10d血浆纤维蛋白原(FG)、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红细胞比积(HCT)。结果治疗组病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临床疗效在治疗前后以及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意义。结论东菱迪芙治疗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59.
Vater壶腹部是一个大范围的解剖和功能区域,开口于十二指肠大乳头,包括胰胆管汇合区、Oddi括约肌。由于其复杂多变的解剖特点及病变的多样性,如何对壶腹周围癌进行早期精准影像诊断来指导临床一直是影像医师的挑战。本文就对壶腹周围肿瘤的影像诊断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0.
寰椎横韧带的形态特点及其生物力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昌耘冰  夏虹  钟世镇  赵卫东  尹东  张美超 《中国临床康复》2003,7(17):2386-2387,T001
目的 研究寰椎横韧带的形态特点及其抗拉仲性能。方法 成人寰枢椎固定标本24例及新鲜寰椎韧带标本9例。测量横韧带中点处的厚度、宽度以及左右两端的宽度。取2例新鲜横韧带标本行组织学切片观察。对7例新鲜横韧带标本,通过MTS—858材料试验机测量其抗拉伸性能。结果 寰椎横韧带的长度为(20.0&;#177;2.4)mm;中点处的宽度为(2.1&;#177;0.5)mm;中点处的宽度为(10.7&;#177;1.6)mm;左右两端的厚度分别为(6.6&;#177;1.1)mm、(6.7&;#177;1.0)mm;左右两端的厚度分别为(3.8&;#177;1.1)mm、(3.7&;#177;1.1)mm。横韧带与枢椎齿突的关系可分为3种类型:(1)横韧带将齿状突后面完全包裹,占30%(10例);(2)横韧带包裹齿状突后面的大部。超过1/2,占54%(18例);(3)部分覆盖齿状突的后部,不超过其1/2,占14%(5例)。寰椎横韧带的齿状突面的中部可见有纵行的纤维。组织切片显示为较疏松的结缔组织。横韧带的最大载荷为(606&;#177;90)N,最大变形量为(4.3&;#177;0.5)mm。结论 (1)本文结果与国外的相关报道比较,在长度上较白种人稍短。而与黄种人相近,这与人种的高矮有关。(2)寰椎横韧带与齿突接触面的中部可有条索状的疏松结缔组织存在。(3)寰椎横韧带与枢椎齿突的关系不恒定,这可能与齿突骨折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