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7738篇
  免费   13299篇
  国内免费   4537篇
耳鼻咽喉   1180篇
儿科学   1001篇
妇产科学   591篇
基础医学   5641篇
口腔科学   1275篇
临床医学   49528篇
内科学   39686篇
皮肤病学   1993篇
神经病学   2904篇
特种医学   5621篇
外国民族医学   245篇
外科学   10894篇
综合类   104518篇
预防医学   27936篇
眼科学   1119篇
药学   53450篇
  632篇
中国医学   55347篇
肿瘤学   2013篇
  2024年   1370篇
  2023年   5199篇
  2022年   5921篇
  2021年   8282篇
  2020年   9765篇
  2019年   10382篇
  2018年   4461篇
  2017年   9641篇
  2016年   10398篇
  2015年   11853篇
  2014年   22412篇
  2013年   21014篇
  2012年   24628篇
  2011年   26051篇
  2010年   23075篇
  2009年   21113篇
  2008年   21792篇
  2007年   20318篇
  2006年   18193篇
  2005年   17406篇
  2004年   13878篇
  2003年   12243篇
  2002年   9899篇
  2001年   8349篇
  2000年   5813篇
  1999年   4452篇
  1998年   3803篇
  1997年   3096篇
  1996年   2509篇
  1995年   2091篇
  1994年   1554篇
  1993年   1064篇
  1992年   833篇
  1991年   753篇
  1990年   563篇
  1989年   567篇
  1988年   251篇
  1987年   191篇
  1986年   147篇
  1985年   91篇
  1984年   71篇
  1983年   37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8年   4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兰淑青  毕煜玲  阳钦   《四川医学》2022,43(5):466-471
目的 探讨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慢性肺部感染(CPI)的发生特点及病原学特征。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195例IPF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四组,A组:IPF诊断时CPI阴性且随访期间未出现CPI;B组:IPF诊断为CPI阴性,但在随访期间出现CPI;C组:IPF诊断为CPI阳性,但在随访期间未出现另一种CPI;D组:IPF诊断为CPI阳性,并在随访期间出现另一种CPI。记录患者基线资料及生存状态。结果 在IPF诊断时,31例患者出现CPI(C+D组),在164例诊断IPF时没有CPI的患者(A+B组)中,28例患者(B组)在平均6.1年(0.01~15.00年)的随访期内出现了CPI。在这28例B组患者中,25例(89.29%)只有1种病原体,3例(10.71%)有2种病原体,2例患者发生了二次感染。检出结核分枝杆菌14例(45.16%),禽类分支杆菌复合体10例(32.26%),曲霉属真菌5例(16.13%),诺卡氏菌属1例(3.23%),禽类分支杆菌复合体及曲霉属真菌混合感染1例(3.23%)。多变量COX分析发现,BMI<21 kg/m2、PaO2<70 mmHg、KL-6≥2000 U/ml是影响患者CPI发生的独立性危险因素。Log-rank检验显示,有CPI发展组和无CPI发展组患者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16)。结论 结核分枝杆菌、非结核分枝杆菌、曲霉菌和诺卡氏菌是CPI患者的最常见病原菌。在IPF随访过程中,尤其是BMI<21 kg/m2、PaO2<70 mmHg、KL-6≥2000 U/ml的患者,临床医生应注意CPI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53.
54.
目的 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氨溴索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1年2月本院收治的200例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各100例。对照组予以氨溴索治疗,观察组加用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氧化应激指标、T淋巴细胞水平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00%,高于对照组的80.00%(χ2=7.236,P=0.007)。治疗前,2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OD水平为(91.59±8.63)U/mL,高于对照组的(83.79±8.45)U/mL(t=6.347,P<0.01);MDA水平为(3.58±0.84)nmol/mL,低于对照组的(4.52±1.08)nmol/mL(t=6.870,P<0.01)。治疗前,2组成熟T细胞(CD3+)、诱导性T细胞(CD4+)、杀伤性T细胞(CD8+)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为(62.59±4.24)%、CD4+水平为(45.57±3.42)%,高于对照组的(54.34±3.98)%、(40.29±2.91)%(t=14.187、7.248,P<0.01),CD8+水平为(29.43±1.94)%,低于对照组的(32.66±2.15)%(t=11.154,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00%,对照组为2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4,P=0.747)。结论 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氨溴索能够改善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氧化应激水平,调节免疫功能,疗效确切,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究经梨状肌和臀小肌的间隙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对老年髋部骨折的治疗效果及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96例老年髋部骨折病人(108髋)为本研究对象,其中50例病人(55髋)行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为A组,46例病人(53髋)行经梨状肌和臀小肌间隙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为B组,记录对比2组病人围手术期情况(手术时间、切口最大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时间)、并发症情况、术前术后髋关节HHS评分、VAS疼痛评分和下肢功能变化情况、术后6个月病人影像学指标情况(外展角、前倾角、偏心距)和生存质量情况(以SF-36量表表示)。结果A组病人手术时间、切口长度短于B组,术后首次下地时间长于B组(P < 0.05~P < 0.01);A组病人术后1、3、7 d的HISS评分低于B组,VAS评分高于B组(P < 0.05~P < 0.01),2组病人术前、术后14、30、90、180 d的HISS和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病人术后30、90 d“起立-行走”计时测试显著优于A组,术后30 d单腿站立测试时间长于A组,术后90 d的6 min步行测试距离优于A组(P < 0.05),其他时间点2组病人下肢功能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前倾角小于B组,偏心距大于B组(P < 0.05);B组病人SF-36评分量表肢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健康和总健康程度得分均优于A组(P < 0.05)。结论相比于传统后外侧入路行全髋关节置,经梨状肌与臀小肌间隙入路对老年髋部骨折病人的损伤更小、恢复更快,近期疗效指标显著优于传统术式,符合快速康复理念,但手术时长显著增加,病人术后前倾角偏大,偏心距偏小。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持续性护理干预对老年髋骨骨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从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医治的40例老年髋骨骨折患者作为试验组,同时将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已完成的40例老年髋骨骨折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形式的护理,试验组患者选择持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医治效果、焦虑及抑郁情绪、并发症、Harris评分状况、生活质量,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的临床医治效果相对于对照组更为理想(P <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相对于对照组更低(P <0.05);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相对于对照组更低(P <0.05);试验组患者的Harris评分状况相对于对照组更为理想;试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满意度相对于对照组更为理想(P <0.05)。结论对老年髋骨骨折患者进行持续性护理,利于提升医治效果,确保患者的负面情绪得到有效释放,加快其康复进程速度,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及提升生活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析西地兰联合胺碘酮治疗急诊重症心衰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急诊重症心衰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以电脑Excel表格按照1∶1比例分为对比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比组患者采用西地兰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西地兰联合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QT离散度、心功能指标及治疗后临床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QT离散度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患者QT离散度(32.69±2.69)ms低于对比组的(41.32±3.11)m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心室率(78.51±5.17)次/min低于对比组的(94.23±6.67)次/min,起效时间(18.23±2.11)min短于对比组的(32.11±3.51)min,窦性心律转复率93.33%(28/30)高于对比组的70.00%(21/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左室重量指数、左室射血分数、舒张早期最大流速/舒张晚期最大流速(E/A)、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改善,且研究组优于对比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重症心衰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治疗中选择西地兰联合胺碘酮用药方案,能够更好降低QT离散度,提高窦性心律转复率,且心室率更低、起效时间更短,同时,在改善心功能方面效果较显著。  相似文献   
58.
59.
患者男,50岁,头面、颈前红斑、结节、鳞屑2年。1年前患者面颈部出现麻木感,伴双侧眉毛、睫毛脱落,在外院按慢性光化性皮炎、激素依赖性皮炎治疗效果不佳。皮肤科情况:头面、颈前见浸润肥厚性斑块、结节,表面覆少量鳞屑,双眉近鼻梁侧眉毛脱落。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萎缩变薄,真皮浅层可见无浸润带,皮肤附属器减少,真皮内较多泡沫样组织细胞浸润形成大片的肉芽肿,抗酸染色阳性。诊断为界限类偏瘤型麻风。  相似文献   
60.
含SAM尖端结构域的E26转化特异性因子(SPDEF)是ETS转录因子家族的最新成员之一, SPDEF又称为前列腺源性ETS因子(PDEF),首次发现其在前列腺癌中高度表达,参与肿瘤细胞的增殖分化、迁移凋亡和血管形成。近年来研究发现SPDEF与杯状细胞增生和分化密切相关,是调控呼吸道黏液高分泌的核心因子。对SPDEF调控黏液高分泌的机制及其在呼吸道慢性炎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以期为呼吸道黏液高分泌疾病的发病机制和诊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