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6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51.
中医学认为,津阻生痰,血滞生瘀,痰瘀本是两种不同的病理产物,治疗措施迥然不同。但临床实践所见,痰与瘀在许多疾病又常互结相兼为患,常须痰瘀同治方能奏效。特别是在某些疾病久治不效、缠绵难愈时,活血、化痰并用多可取得较好的疗效。所以,深入研究痰瘀之间的关系,掌握痰瘀同治的临床运用原则,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2.
健身气功作为一项群众体育项目,其形式多样,动作简单、柔和舒缓,功效显著,对场地要求不高,习练者通过健身气功的锻炼可以增进身心健康,因此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和众多的锻炼人群,尤其受到中老年群众的喜爱。推广健身气功不仅是实施全民健身运动的重要举措,而且对维护社会稳定也有积极影响。健身气功在面临不良功法的影响和其他群众体育项目的竞争下,  相似文献   
53.
吴鑫鑫  朱垚  朱金 《新中医》2015,47(3):291-293
阳和汤出自《外科证治全生集》,为治阴疽第一方,后世医家临床之用屡见奇效,被誉为"阴疽活命丹"。王洪绪所制此方,组方严谨,用药精当,临床上,更是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引起的阴寒证。后世医家对阳和汤做过许多分析,各有所得。虽整体的方药分析,可使后人从中一窥其精妙,然对其君药的议论,却并无定见。目前存在有关阳和汤君药的三种看法,不尽相同。现结合各家观点,就阳和汤的君药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54.
目的分析云南省不同感染来源疟原虫株的遗传差异。方法采集不同地区疟疾患者的血样,利用巢式PCR扩增疟原虫18SsRNA基因,扩增产物进行双向测序分析,以分子进化树描述18SsRNA基因序列的同源程度。结果对2012年8月~2013年8月期间诊断为云南当地感染的全部疟疾患者22例及感染地为缅甸、非洲、老挝的13例疟疾患者血样进行18SsRNA基因巢式PCR扩增,8份检出恶性疟原虫目的基因片段(205bp)、35份检出间日疟原虫目标片段(120bp)。对43份PCR扩增阳性产物进行测序分析,其中8株恶性疟原虫的18SsRNA基因进化树显示属云南本地感染的虫株与非洲虫株分布在不同亚支,但均与鸡疟原虫(Plasmodium gallinaceum)(Accession:M61723)遗传进化关系较近;35株间日疟原虫的18SsRNA基因进化树显示所有虫株均集中在一个进化分支内,与食蟹猴疟原虫(P.cynomolgi)(Accession:L07559)遗传关系较近,89%的云南本地感染虫株与南美两个虫株(Accession:X13926、U03079)同在一个进化亚支。结论恶性疟原虫不同地理株的18SsRNA基因序列差异性较间日疟原虫株间的差异性更明显。  相似文献   
55.
56.
基于周仲瑛教授提出的"癌毒是肿瘤的特异性致病因子"的学术思想,对中医辨治肿瘤的治法进行了探讨。常用十法包括:理气解郁法、化痰祛瘀法、搜风剔毒法、清火败毒法、攻毒消癥法、化湿泄浊法、润燥软坚法、助阳消阴法、益气养阴(血)法、健脾和胃法。每一法中详细列述了主治证的特异症、可见症及相关舌脉;明辨病性、病位及病机转化,并列举了临床常用方药。认为辨治述要是每一治法的核心内容,既述其常,又达其变,如是才能法中有法,灵活变通。  相似文献   
57.
紫苏叶作为临床常用药之一,具有解表散寒、行气和胃、解鱼蟹毒的功效。紫苏叶的主要化学成分有挥发油、黄酮类、酚酸类等,具有抗炎、抗过敏、抗菌、抗氧化、抗肿瘤、抗抑郁、镇惊、调脂降糖等多种药理作用。目前关于紫苏叶的部分化学成分及作用机制研究还不够深入,应从分子、细胞、组织等多角度探索紫苏叶有效成分的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制,为进一步临床实验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8.
通过研读分析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临床医案及相关理论,发现周仲瑛教授辨治胸痹的核心病机多与"瘀热"相关,故凉血散瘀法也适用于胸痹。这充分体现了周仲瑛教授的"瘀热论"可用于心血管疾病等两百多种内伤杂病的辨治。  相似文献   
59.
朱贺  赵阳  钱启恒  朱垚  陆明 《中医学报》2022,37(3):488-490
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中最基本的模型之一,在中医理论形成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阴阳学说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中医理论中很多"阴阳"二字的含义已经开始与阴阳学说的本意产生偏离.明清时期医家多认为五脏皆体阴用阳,而今人多提肝体阴用阳,两者的差别能看出对阴阳学说的理解与运用的不同.通过系统梳理阴阳学说,发现运用阴阳学...  相似文献   
60.
周仲瑛教授学术思想简介(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瘀热论、痰瘀相关论、湿热论、"三热"论、癌毒论、"伏毒"论、审证求机论、知常达变论、药随证转论、风火同气论、出血热"三毒论"、病毒感染性高热"到气就可气营两清"论、厥脱理气活血论、疑难杂病十纲辨治论等14个方面对当代著名中医学家周仲瑛教授的重要学术思想进行了全面概括与阐述。突出中医病机理论的创新,并强调与临床实践的紧密结合,为周仲瑛教授一生学术成就的结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