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01篇
  免费   1041篇
  国内免费   684篇
耳鼻咽喉   134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443篇
口腔科学   126篇
临床医学   3616篇
内科学   4111篇
皮肤病学   210篇
神经病学   1675篇
特种医学   1184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595篇
综合类   6333篇
预防医学   1117篇
眼科学   136篇
药学   2462篇
  45篇
中国医学   1432篇
肿瘤学   88篇
  2024年   102篇
  2023年   369篇
  2022年   479篇
  2021年   537篇
  2020年   636篇
  2019年   721篇
  2018年   345篇
  2017年   669篇
  2016年   766篇
  2015年   917篇
  2014年   1532篇
  2013年   1416篇
  2012年   1745篇
  2011年   1809篇
  2010年   1572篇
  2009年   1533篇
  2008年   1581篇
  2007年   1343篇
  2006年   1198篇
  2005年   1051篇
  2004年   786篇
  2003年   549篇
  2002年   435篇
  2001年   330篇
  2000年   239篇
  1999年   204篇
  1998年   162篇
  1997年   134篇
  1996年   141篇
  1995年   90篇
  1994年   75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41.
目的 探讨缘于颈动脉夹层的头痛特征,以期正确识别有头痛症状的颈动脉夹层患者,及时进行 相关干预,减少继发于颈动脉夹层的危险并发症,以及防止进行具有潜在危险性的治疗措施和动作。   相似文献   
42.
《中国医药科学》2016,(9):151-154
目的探讨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算法在颈动脉CTA的可行性,比较权重50%ASIR重建算法相对于常规滤波反投影重建算法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64例受检者在能谱CT上行颈动脉CTA检查。采用管电压120k Vp,管电流480m A,320mg I/m L碘佛醇5m L/s团注。将所得原始数据传输至GE AW4.5工作站,行影像重建分析。每组原始数据运用两类重建方法重建,分别获得对应两组数据,A组采用常规FBP重建算法对原始数据重建分析;B组运用权重50%ASIR重建算法对原始数据进行影像重建分析。分别记录两组影像颈部血管各分支CT值,噪声值及背景CT值,计算和比较图像对比噪声比(CNR),信噪比(SNR),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B组血管噪声值(11.5±2.38)低于A组(16.70±2.98)(P<0.01);B组CNR(61.14±22.38)高于A组(38.19±11.57)(P<0.01);B组SNR(48.16±18.26)也高于A组(30.03±9.49)(P<0.01)。两组血管CT值和背景CT值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颈动脉CTA结合权重50%ASIR重建算法不仅可以很好保证影像质量,还能有效降低影像噪声,提高影像信噪比和对比噪声比。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新生血管(Vasa vasorum,VV)在人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及并发症中的作用。方法:15例患者尸解心脏用MicrofilTM灌注后进行微型计算机断层(micro-computed tomography,micro-CT)扫描,2cm节段(n=50)血管的组织学分类为正常(n=12)、非狭窄斑块(狭窄<50%,n=18)、钙化(n=10)、非钙化斑块(n=10)。Micro-CT成像分析VV密度(#/mm~2)、VV血管面积分数(mm~2/mm~2)和VV内膜表面分数(mm~2/mm3)。组织学切片进行Mallory’s(铁)、von Kossa (钙)染色、血型糖蛋白A (glycophorin-A,红细胞碎片,erythrocyte fragments)及内皮一氧化氮合酶(e NOS)、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检查。结果:非狭窄、非钙化狭窄斑块节段VV密度高于正常节段(P <0.01)。钙化狭窄斑块VV空间密度最低,与非狭窄和非钙化狭窄斑块比较,P <0.05。与正常节段比较,非狭窄和狭窄斑块的铁与血型糖蛋白A显著增高,与VV密度相关联(Kendall-Tau相关系数分别为0.65和0.58,P <0.01)。此外,钙化斑块的铁和血型糖蛋白A相当高。组织化学分析示VV呈e NOS和TNF-α阳性,而VEGF阴性。结论:VV新生血管形成、VV破裂和斑块内出血可在人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和并发症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血管内治疗非急性期症状性长节段颈内动脉闭塞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江门市中心医院2017-07—2019-06采用血管内治疗非急性期症状性长节段颈内动脉闭塞的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改良Rankin量表(mRS)等综合评估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10例患者共11条闭塞的颈内动脉均成功开通。10例患者中1例术后出现脑出血病情加重,经治疗后好转;1例术中出现颈动脉夹层,经支架覆盖后夹层消失;1例开通的颈内动脉1周后再次闭塞症状,症状无加重;1例术后1 a开通的颈内动脉C1段支架内再狭窄,经球囊扩张后狭窄明显改善;其余6例未发现并发症。10例患者术前NIHSS评分(6.4±4.6)分,术后90 d为(3.2±2.2)分,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33 7,P=0.037 8)。10例患者术后90 d MoCA评分(22.2±5.2)较术前(18.8±4.4)增加(t=3.355 6,P=0.008 4)。术后90 d随访mRS 0~2分7例(良好预后率70%)。结论初步应用血管内治疗非急性期慢性长节段颈内动脉闭塞安全有效,术后神经功能障碍及认知障碍明显恢复,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45.
《临床医学工程》2016,(11):1439-1440
目的探讨CT平扫对颈内动脉颅内段Agatston评分及对该段血管狭窄程度的筛检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行CTA检查的患者120例。采用西门子16排螺旋CT机对所有患者行常规CT平扫观察颈总动脉血管情况,并进一步行CTA扫描检查,将颈内动脉颅内段钙化程度分为四个等级,依次为:无钙化、少量钙化、较多钙化、大量钙化。选取较多钙化和大量钙化的病例进行Agatston评分,测量狭窄程度,观察比较不同狭窄程度Agatston评分情况。结果轻度狭窄的Agatston评分明显优于中度狭窄与重度狭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狭窄Agatston评分明显优于重度狭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CT扫描得出颈内动脉钙化斑块评分水平,对血管狭窄程度具有较好的筛检作用,对于Agatston评分大于5.25的患者可进一步行CTA检查。  相似文献   
46.
47.
48.
目的:探讨静脉溶栓与血栓内接触性溶栓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9-12月在我院诊断治疗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静脉溶栓治疗,研究组采用血栓内接触性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颈动脉粥样斑块情况、血管再通情况及mRS评分。结果:(1)两组NIHSS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NIHSS评分治疗后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两组IMT、斑块面积显著小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IMT、斑块面积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研究组11例患者血管完全再通,对照组5例;秩和检验显示,研究组血管再通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研究组mR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内接触性溶栓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再通效果好,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9.
目的 分析颈动脉穿刺溶栓桥接血管内技术治疗急性前循环供血区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于本院诊治的急性前循环供血区梗死患者138例,观察组(69例)行颈动脉穿刺溶栓结合血管内技术治疗,对照组(69例)行静脉溶栓结合血管内技术治疗,比较患者的基线资料、诊治、并发症以及死亡情况; 采用改良脑梗死溶栓(Modified thrombolysis incerebral infarction,mTICI)量表评估血管再通情况,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估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改良Rankin量表(Modifled Rankin scale,mRS)评估患者预后; 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发病至血管开通时间缩短,取栓次数减少(P<0.05),观察组血管成功再通率和mTICI分级高,术后30 d内NIHSS评分降低,术后90 d预后良好率高(P<0.05); 入院NIHSS评分≥15分、侧支代偿不良、取栓次数>3次、发病至血管再通时间>250 min均是导致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颈动脉穿刺溶栓桥接血管内技术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可减少取栓次数,缩短发病至血管开通时间,进而提高血管成功再通率和血管再通程度,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同时患者预后良好,未出现并发症和病死率的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50.
目的观察超声与CTA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疑似脑梗死的患者126例,行超声及CTA检查。对比两种诊断方法下的CCA、ICA、ECA斑块数量,类型,回声特征及颈动脉中重度狭窄率;对比两种诊断方法在颈动脉病变检测出的情况。结果超声显示脑梗死患者IMT增厚,回声增强,内膜面局部粗糙,逐渐形成斑块;超声显示硬斑块、软斑块、混合斑块; CTA在ICA各类型斑块检出数量上与超声检查有显著差异(P0.05); CTA诊断出颈动脉中重度狭窄率高于超声检查(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中,超声对斑块表面光滑度及是否存在溃疡、明确不稳定斑块特征诊断较好,而CTA对颈动脉中重度狭窄诊断效果好,两种检查方法各有优缺点,应联合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