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75篇
中国医学   1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41.
目的 对红树林内生真菌Trichoderma sp.菌丝体多糖进行研究。方法 将菌丝体干燥粉碎后,依次采用冷水、热水和热碱提取粗多糖,并采用离子交换柱层析和凝胶渗透柱层析对粗多糖进行分离纯化;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高效凝胶渗透色谱(HPGPC)、红外光谱(IR)以及气质联用色谱(GC-MS)等方法对多糖进行化学组成分析和结构表征。结果 从菌丝体中分离纯化获得5个多糖LPC2-1、LPC3-1、LPR2-1、LPA2-1和LPA3-1,它们的得率分别为32%、41%、28%、36%和47%,分子量分别为15.3, 74.6, 9.5, 19.4和35.2 kDa;这5种多糖均由不同比例的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组成,LPR2-1还含有少量的葡萄糖胺;5种多糖的糖链中均含有末端Man、(1,2)-Man、(1,6)-Man、(1,2,6)-Man、(1,2)-Galf和(1,6)-Galf;此外,每种多糖含有其它不同的糖基连接方式。结论 首次从红树林内生真菌Trichoderma sp.菌丝体中分离纯化获得了5种多糖组分,它们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特征不同,均含有少见的(1,2)-Galf和(1,6)-Galf的连接方式。  相似文献   
42.
目的阐明来自深海海水的淡紫拟青霉ZBY-1的代谢产物及其抗肿瘤活性。方法采用活性跟踪模式分得活性组分,利用各种色谱技术分离纯化代谢产物。根据理化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MTF法测试抗肿瘤活性。结果从淡紫拟青霉ZBY.1发酵产物中分离鉴定了paecilaminol(1)、paecilaminol盐酸盐(2)、1(2)-linolyl-2(1)-palmityl—glycero—04’-(N,N,N.trimethyl)homoserine(3)、1,2-dilinolylglycero—O-4’-(N,N,N—tfimethyl)homoserine(4)、肉豆蔻酸甲酯(5)、亚油酸甲酯(6)、亚油酸(7)、油酸(8)、3-吲哚甲醛(9)、3一吲哚甲酸(10)和对羟基苯甲酸(11)等11个化合物。化合物1和2对4种人癌细胞有较强的抑制作用,IC50值为1.12~8.63μmol/L,且2对该4种人癌细胞的抑制活性是1的2.2—2.7倍。结论化合物1—11为首次从淡紫拟青霉产物中分离得到,其中3、4和9—11还系首次从拟青霉属分离报道。化合物1是菌株ZBY-1的主要抗肿瘤活性产物。本文首次报道1和2对人癌细胞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43.
豹皮菌中氨基酸类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豹皮菌Amanita panthorina新鲜子实体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4个氨基酸类化合物(I~IV)。根据光谱分析及理化性质,鉴定Ⅰ的结构为3-amino-2-hydroxypentandioicacid,Ⅱ为2-amino-3-(1,2-dicarboxyethylthio)propanoicacid。其中I为一新化合物,Ⅱ是首次从该菌中提取得到的。药理实验证明Ⅰ及Ⅱ分别是谷氨酸NMDA受体兴奋剂及阻断剂。  相似文献   
44.
海绵共附生微生物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综述海绵共附生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的生物活性及研究进展。方法查阅文献。进行整理和归纳。结果与结论从海绵共附生微生物中已分离得到许多结构独特,活性多样的次级代谢产物。其中有些具有潜在的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45.
长叶水麻的三个酚酸类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阐明民间用于癌症治疗的长叶水麻Debregeasia longifolia(Burm.f.)Wedd.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方法用小鼠乳腺癌tsFT210细胞的流式细胞术筛选模型,确定抗肿瘤活性部位;利用大孔树脂HP-20、Sephadex LH-20、硅胶等柱色谱和制备HPLC色谱等技术,分离精制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化学结构,用流式细胞术评价其抗肿瘤活性.结果与结论从长叶水麻活性部位分离鉴定了没食子酸(1)、3,5-二甲氧基没食子酸-4-O-β-D-吡喃葡萄糖苷(2)和(-)-表儿茶素(3)等3个酚酸类化合物,其中,化合物1具有细胞周期G2/M期抑制活性.化合物1和2系首次从长叶水麻中分离得到,1为该植物抗肿瘤活性成分的首例报道.  相似文献   
46.
目的 对青岛海域海水、海泥样品进行真菌选择性分离培养,并对其发酵物进行抗肿瘤活性筛选及活性菌株发酵条件的研究。方法 采用温敏型小鼠乳腺癌tsFT210细胞系,运用流式细胞术结合显微镜镜检,以细胞周期抑制和细胞凋亡诱导为活性筛选指标.并通过该活性指标对培养基、发酵条件及提取分离条件进行考查。结果 添加青霉素、链霉素构成的土豆培养基具有很好的培养真菌选择性;共分离得到真菌207株,活性筛选得到阳性菌19株,其中编号Z8 3200的真菌具有显著的细胞凋亡活性。  相似文献   
47.
目的:研究20(S)人参皂苷Rg3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为科学评价及有效控制其质量提供可靠方法。方法:利用HPLC方法,采用梯度洗脱,测定了10批20(S)人参皂苷Rg3样品。采用HPLC-MS和对照品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主峰和主要共有峰的归属。结果:20(S)人参皂苷Rg3指纹图谱有5个共有峰,主峰为20(S)人参皂苷Rg3,3号和4号峰是20(S)人参皂苷-Rg3的双键位置异构体,5号共有峰为人参皂苷Rg5。结论:为20(S)人参皂苷Rg3的质量控制方法提供了特征性、专属性强的指纹图谱。  相似文献   
48.
目的 阐明海洋来源常现青霉菌(Penicillium flavidorsum)SHK1-27代谢生产的抗肿瘤活性产物.方法 用摇床发酵培养生产菌SHK1-27,通过跟踪活性,分离、纯化制备发酵物中的活性产物;根据理化性质并利用波谱技术确定化合物结构;用SRB法评价对K562细胞的抗肿瘤活性.结果 从SHK1-27发酵物中分离得到8个蒽醌类化合物,并分别鉴定为nidurufin(1)、averufin(2)、8-O-methylaverufin(3)、6,8-O-dimethylaverufin(4)、versicolorin B(5)、versicolorin A(6)、versiconol(7)和averantin(8).化合物1~8对K562细胞均显示出不同程度的细胞增殖抑制活性,其中,1和8的活性最强,IC50分别为12.6、27.7 μmol·L-1;2、5、6和7的活性次之,IC50分别为72.4、91.0、98.7和93.4 μmol·L-1;3和4的活性最弱,IC50均大于100μmol·L-1.这些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与化学结构之间呈现出一定的相关性.结论 化合物1~8均为首次从常现青霉菌(Penicillium flavidorsum)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1、5和6系首次从青霉属真菌产物中得到,7为首次从自然界中得到.首次报道化合物1~8对K562细胞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49.
目的以海藻海蒿子为原料制备褐藻糖胶,并对不同的提取、分离方法进行比较,对多糖的组成和结构进行初步分析。方法海蒿子脱脂干粉分别经水提取和酸提取以获得粗多糖,粗多糖分别经乙醇沉淀法和CaCl2沉淀法进行纯化。选取多糖组分F4用Q—Sepharose Fast Flow和Sephadex G-200凝胶柱进行分级分离,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HPGPC)鉴定纯度及相对分子质量,气相色谱分析多糖的中性单糖组成。结果F4经分级分离得到3个级分:P1、P2和P3。P1、P2和P3均为均一组分,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494400、61500和167600;P1由岩藻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构成,摩尔百分比43.4:33.3:6.2:4.3:12.8;P2由岩藻糖、木糖、甘露糖和半乳糖构成,摩尔百分比44.4:15.1:23.8:16.7;P3由岩藻糖、木糖和半乳糖构成,摩尔百分比68.9:3.7:27.4。结论P1、P2和P3的单糖含量均以岩藻糖为主,但其他单糖组成有较大差别。  相似文献   
50.
目的 对一株来源于胶州湾海绵的放线茵sh6004发酵产物中的抗肿瘤活性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方法 采用溶剂萃取、硅胶柱色谱及制备HPLC等分离手段对该茵株发酵产物的活性部位进行了活性追踪分离,通过理化性质及波谱学手段进行化学结构鉴定,以SRB法和滤纸片法分别评价了化合物的抗肿瘤和抗菌活性.结果与结论 从发酵产物中分离得到4个生物碱类化合物,其结构分别鉴定为bisdethiobis(methylthio)gliotoxin(1),放线菌素D(2),放线菌素C2a(3),放线菌素C3(4).放线菌素是该菌株的主要活性成分,在浓度为10μg·mL-1时,化舍物1~4表现出较强的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抗枯草芽孢杆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