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19篇
药学   2篇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观察股方肌骨瓣、松质骨移植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对54例股骨颈骨折采用股方肌骨瓣、松质骨移植治疗,同时采用空心加压螺钉及可吸收螺钉固定。结果:随访3~13年,术后骨折全部愈合。股骨头坏死3例,优良率94.4%。结论:采用股方肌骨瓣及松质骨移植,空心加压螺钉及可吸收螺钉内固定,可以促进股骨颈骨折的愈合,减少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2.
药学安全实验教学虚拟仿真项目能有效降低实验成本、扩大受益面、解决优质实验资源共享等问题.医学和药学专业本科生的实验教学中有很多化学实验,很多实验操作具有高危险性和不可逆性,实验中使用的试剂常具有易燃、易爆、强腐蚀性和毒性,例如乙醚具有低沸点、易燃易爆、麻醉性质,N,N-二甲基甲酰胺(DMF)是高沸点、易燃、有毒试剂,氰化物是剧毒物质等,文章从分析建设药学安全实验教学虚拟仿真项目的开发入手,结合首都医科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的建设经验,对药学安全实验教学虚拟仿真项目的实验原理、仪器装置、实验材料、实验结果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3.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转移癌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脊柱转移癌的疗效和并发症的防治。方法:采用PVP治疗脊柱转移癌患者15例(病椎22节),包括颈椎5例、颈椎合并胸椎1例、胸椎3例、胸腰椎同时存在1例、腰椎4例、骶尾椎合并髂骨1例。所有患者术后1~2周进行病椎放疗。结果:15例中21节病椎施术成功。术后3个月以上随访病椎部位疼痛完全消失12例,轻微疼痛3例。术后X线和CT复查发现病椎的肿瘤区域18节被骨水泥完全均匀充填加固,3节大部充填。术后15节病椎发生骨水泥外漏,1例颈椎患者术后出现声音嘶哑和吞咽困难.1例骶尾椎合并髂骨转移癌患者术后出现双足底麻木,均经保守治疗1周症状消失。结论:PVP治疗脊柱转移癌能够凝滞病变、固化椎体、缓解疼痛,结合放疗是一种治疗脊柱转移癌效果较好的微创技术。  相似文献   
44.
近年来,腰腿痛病因的研究逐渐深入,椎间孔狭窄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但其诊断较困难,治疗麻烦,有人主张全椎板切除,摘除椎间盘后探查椎间孔,有狭窄时再扩大减压范围,产生了探查依赖心理。我们从1987年1月~1996年12月诊断先用硬膜外腔IOTROLAN造  相似文献   
45.
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并不少见,但在磁共振成像检查问世以前,较难发现,其表现类似冠心病,通常表现出神经根症状,而不是脊髓压迫症状。我院1995—05~2004—05选择性地应用后路小开窗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28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6.
应力调控型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骨折的应力水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应力调控型带锁髓内钉(SCALN)治疗股骨骨折后应力水平的变化。方法采集12具成人新鲜尸体股骨标本,模拟Panjabi方法制作股骨中段横断骨折模型,将标本分为三组(每组3个标本),分别采用SCALN、第一代自动加压带锁髓内钉(ALN)和普通带锁髓内钉(GK钉)固定,均进行系统生物力学性能测试、应力遮挡分析和应力水平测量,并进行比较。结果与ALN、GK钉相比,SCALN应力-应变关系值分别小14%和18%(P〈0.05);应力遮挡率分别小10%和66%(P〈0.05)。SCALN刚柔结合弹性动态固定使股骨断端应力水平接近生理性,且手术操作方便。结论SCALN在有效控制骨折端弯、扭、剪、旋有害应力的同时,解决了临床上坚强内固定骨折断端无应力传导的问题,是当前新一代股骨骨折优良的髓内固定器械。  相似文献   
47.
骨质疏松造成腰椎手术失败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年来,我们收治下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病员61例,由骨质收疏松原因造成的15例,占246%,经过应用钙制剂及中药对症治疗,症状消失,平均随访2年6个月,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5例,男3例,女12例,年龄58~64岁,平均...  相似文献   
48.
目的:观察自控微动带锁髓内钉[AMLN]内固定对骨折愈合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对12只山羊两侧股骨干横断截骨,分别采用AMLN和GK钉固定,术后7、14、28、56d分批处死,行生物化学测量,扫描电镜观察。结果(1)电镜观察术后7~14d AMLN固定组骨痂丰富、层叠状有序排列,骨小梁的吸收陷窝内有胶原纤维不断形成;术后28~56d骨胶原纤维在吸收陷窝内外形成丰富,互相平行束状排列,与骨干主应力轴相一致,骨吸收和骨生成活跃,骨塑形改建迅速,哈佛氏系统结构完整,结构网架在骨质钙盐结晶沉积下十分坚韧;而GK钉固定组则无上述特征现象发生;(2)AMLN钉固定组的骨痂胶原、不溶性胶原、钙、磷含量均高于GK钉固定组(P<0.05)。结论:AMLN钉固定使骨折端局部稳定、有轴向生理性应力刺激与应力传导,增加了成骨细胞的代谢活性,使骨小梁沿压应力轴线发育,促进了骨胶原生成、骨盐的沉积及转化、骨痂的形成和强度的提高,加快了骨质重建的速度。  相似文献   
49.
骨科脊柱手术时硬脊膜损伤及脑脊液漏的发生率约为2.11%~9.37%。脊柱后路二次以上手术时,国外文献报道[5]硬脊膜损伤率高达17.4%,国内文献未见脊柱再手术时硬脊膜损伤、脑脊液漏的专题报道。为探讨脊柱再手术时硬脊膜损伤及脑脊液漏发生的原因以及如何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对我院1997年1月-2006年7月发生的脊柱二次以上手术7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骨桥切断、凹侧松解、半椎体切除治疗儿童轻中度混合型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的效果。方法:2001年1月~2013年1月对32例椎体分节障碍混合椎体形成障碍的先天性脊柱侧后凸患儿行后路半椎体切除的同时,行凹侧骨桥切断、松解,利用椎弓根钉棒系统矫形。其中男10例,女22例;年龄4~12岁(7.8±4.2岁)。侧凸Cobb角58.3°±12.5°(35°~78°),后凸Cobb角47.6°±15.6°(13°~55°),躯干偏移18.2±5.5mm(11~32mm)。畸形位于T7~L3,顶椎位于胸段11例、胸腰段13例、腰段8例。合并脊髓纵裂3例,神经根囊肿1例,脊髓拴系综合征1例。结果:手术时间230±125min(160~270min),术中出血量590±113ml(310~850ml)。术中2例置钉过程中出现椎弓根骨折,调整固定节段后完成矫形。术后1例出现单侧下肢麻木无力,予甲强龙及脱水剂治疗1周后症状缓解;2例出现脑脊液漏。术后脊柱侧凸Cobb角13.8°±7.1°(5°~28°),矫正率(76.3±9.5)%;脊柱后凸15.1°±3.9°(0~20°),矫正率(68.3±11.2)%;躯干偏移距离3.1±2.3mm(0~11.6mm)。随访18.4±12.6个月(12~60个月),末次随访时侧凸矫正率丢失(3.9±1.6)%,后凸矫正率丢失(2.3±0.9)%,无内固定松动及断裂发生。结论:对儿童轻中度混合型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行后路一期半椎体切除的同时,将凹侧分节障碍的骨桥予以切断、松解,再通过椎弓根钉棒系统矫形,可获得满意的矫形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