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1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14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29篇
内科学   43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177篇
预防医学   45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72篇
  1篇
中国医学   114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背景:目前对心肌梗死的急性期是否能进行适量的运动,且适量的运动是否对梗死心肌修复与再生有积极的意义,尚存在很大的争议。 目的:观察中等强度运动对心肌梗死大鼠梗死面积的影响。 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雌、雄训练组和雌、雄对照组,每组12只。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左心室前壁梗死模型。造模24 h,训练组大鼠进行30 min/d的跑台训练,强度为20 m/min,0% grade,共持续12 d;对照组造模后正常饲养。2周后,对大鼠心肌行常规Masson’s Trichrome染色,观察梗死面积和左心室几何参数的变化。 结果与讨论:造模2周,训练组和对照组大鼠的死亡率十分接近(22% vs. 20%)。训练组(雌、雄)的心肌梗死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 < 0.05),梗死边缘区室壁厚度大于对照组(P < 0.05),梗死区室壁最小厚度也大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 0.05)。说明心肌梗死急性期即进行中等强度的跑台训练不但没有明显降低大鼠的存活率,还能有效减小缺血心肌的梗死面积、改善左心室重构,且上述作用没有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42.
目的验证牛初乳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根据卫生部保健食品功能学评价程序和检验方法的要求,对完达山牌牛初乳进行了迟发型变态反应、半数溶血值测定实验、碳廓清实验。结果①在迟发型变态反应中,高剂量组24h后的足跖肿胀度与普通奶粉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在半数溶血值测定实验中,高剂量组与普通奶粉对照组的半数溶血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在碳廓清实验中,高、中剂量组的吞噬指数与普通奶粉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牛初乳能增强小鼠的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即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3.
多胎妊娠是人工授精(AIH)诱发排卯及体外受精(IVF)-胚胎移植(ET)等辅助生育技术(ART)的主要并发症,多胎妊娠流产早产的危险性大,同时常伴胎儿生长迟缓,孕妇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几相应提高。为避免多胎妊娠及提高妊娠成功率,在妊娠早期行选择性减胎术,使多胎妊娠转变为双胎或单胎妊娠,既可达到生育目的,  相似文献   
44.
目的 观察老年ICU中心静脉内导管相关感染(CRI)发生率的临床特征. 方法调查了老年内科ICU内66例患者143例次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情况.结果 共31例患者发生CRI 46例次,累积感染率为28.57/千导管日,发生感染的中位时间为8.5d;CRI发生率与基础疾病无关,是否卧床、置管部位不同、导管腔道数不同及是否进行血液滤过治疗者CRI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管培养阳性率为43.18%,导管血培养阳性率为31.82%. 结论老年内科ICU内CRI感染发生率较其他科室更高,置管部位、置管腔道数及是否正经历增加接触导管的各种操作(如血液滤过)等不同,CRI的感染风险也不一样.  相似文献   
45.
目的研究新西兰成年白兔膝关节髌骨骨腱接点重接模型MR扫描方法和表现。方法 20只成年兔左膝髌骨骨腱接点损伤修复分别于术后2周、4周行MR横断、矢状、冠状面扫描,扫描序列包括SET_1WI、GET_1WI、GET_2WI和STIR序列,分析MR表现。结果成年白兔左膝髌骨骨腱接点损伤修复模型术后2周MR可见髌骨骨腱接点重接区域结构模糊,髌韧带下1/4段肿胀;术后4周见髌骨清晰,髌韧带上3/4段轮廓可辨,髌韧带下1/4段水肿减轻,张力良好。结论 MR可显示兔膝关节髌骨骨腱接点重接术后早期变化,可望应用于长期观察髌骨骨腱接点重接修复的影像研究。  相似文献   
46.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是目前已知的最常见且作用力最强的胃癌危险因素之一,其感染率在世界范围内存在差异,种族、饮食习惯、年龄等均会对其造成影响。Hp借助自身脲酶、鞭毛、粘附素等因子定植于宿主,并通过Ⅳ型分泌系统(T4SS)、机体自噬系统以及毒力因子破坏,共同诱导机体产生胃炎、胃溃疡、胃癌等疾病。相关研究数据显示,约75%的胃癌是由Hp感染引起的炎症和损伤所致,但具体调节机制尚不明确。本文中,笔者将Hp感染在胃癌发病中的作用研究予以综述,以期为胃癌发生机制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思路和帮助。  相似文献   
47.
目的研究肝肠钙粘连蛋白(LI-cadherin)在反流性食管炎(RE)、Barrett食管(BE)、食管腺癌(EA)、胃黏膜肠化生(GIM)中的表达,探讨BE和EA早期诊断的分子学标志物及BE伴肠化生(简称BE2)与GIM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12月就诊于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经胃镜或手术取得标本,组织学证实为RE、BE不伴有肠化生(简称BE1)、BE2、BE伴不典型增生(简称BE3)、EA患者各30例,选取同期GIM及正常人各20例为对照组。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对入选者的组织、血清中的LI-cadherin进行检测,对获得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LI-cadherin在组织、血清中检测显示:正常食管黏膜中不表达,在RE、BE1、BE2、BE3中的表达逐渐升高,而在EA低表达,在GIM表达为55.00%。在组织中,BE2、BE3组中的表达高于正常组、RE组、BE1组及E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BE1与GIM组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血清中,BE1、BE2、BE3组中的表达高于正常组、RE组、EA组,在BE2、BE3组中的表达高于BE1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BE1组与GIM组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pearman相关性分析,LI-cadherin血清中含量与组织中表达存在正相关关系。LI-cadherin在TNM分期Ⅲ+Ⅳ期的表达低于Ⅰ+Ⅱ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1)LI-cadherin为早期筛查BE及EA提供分子学诊断依据;(2)BE伴肠上皮化生为EA的癌前病变;(3)LI-cadherin表达与EA的TNM分期有关;(4)患者血清中LI-cadherin的含量可以反映其组织中的水平。  相似文献   
48.
目的:建立雀脑药材中丙氨酸含量测定方法,并对不同采集时间的样品进行比较。方法:采用柱前衍生化HPLC法,色谱柱为Elite C_(18)(200 mm×4.6 mm,5μm),流动相A为乙腈-水(1∶1),流动相B为0.05 mol/L醋酸钠缓冲液(pH=6.4),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60 nm,流速为1.0 mL/min。结果:丙氨酸含量在0.04~0.2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56%,RSD%为1.67%,不同批次雀脑药材中丙氨酸的含量为3~5 mg/g。结论:丙氨酸的柱前衍生化HPLC含量测定方法重复性好,灵敏度高,可用于雀脑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探讨结肠憩室炎CT分级及其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预测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41例已确诊为结憩室炎的患者的CT资料并对其进行CT影像学分级,1~3级预测为可行保守治疗,4~5级预测为需行手术治疗,并与临床实际治疗方案进行对照。结果 结肠憩室炎CT主要表现为突出于肠壁的小囊袋状突起,憩室壁及邻近肠壁水肿增厚(40/41,97.56%)、周围脂肪结构紊乱及邻近腹膜增厚(39/41,97.12%)。41例憩室炎患者术前CT分级预测治疗方案的准确率为85.37%(36/41)。结论 结肠憩室炎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CT分级有助于临床制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0.
目的 分析部队某大型综合医院集中收治模式日间治疗(除日间手术以外的其他日间医疗)服务的开展现状,为推行日间治疗集中收治模式的管理及运营等方面提供实践支持。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1年2月7日—2023年12月31日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日间诊疗科集中收治模式日间治疗患者的资料,对患者情况、日间治疗运行指标及质控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日间治疗患者共14 903例,其中女8 548例,男6 355例;年龄18~74岁;住院次数≥2次者9 757例(65.47%);支付方式以医保为主(83.16%)。以乳腺癌为主要诊断的患者占比最高(26.45%);患者的治疗方式以靶向、免疫治疗为主(68.03%)。患者共出现1 146例药物相关不良反应,主要涉及抗肿瘤药物,其中15例为治疗当日处理的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另外1 131例为患者在院外发生的药物相关不良反应。2023年1月优化日间治疗住院全流程后(分时段诊疗),与2022年相比患者入院后平均等候时间缩短了26.89%,床位使用率提高了9.09%,患者满意度提高到98.98%。2023年全年的日间治疗爽约率1.15%,日间治疗当日取消率4.3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