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7篇
口腔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2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目的探讨以旋髂深动脉为蒂的髂骨-腹内斜肌筋膜嵌合瓣(deep circumflex iliac artery based iliacinternal oblique musculofascial chimeric flap,DCIA-IIOF)修复下颌骨口腔黏膜复合缺损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 2010年1月—2015年12月,采用DCIA-IIOF修复11例下颌骨口腔黏膜复合缺损患者。其中男8例,女3例;年龄27~75岁,中位年龄56岁。原发疾病:下牙龈癌7例(T3N1M0 2例、T3N2M0 1例、T4N0M0 2例、T4N2M0 2例),鼻咽癌放疗后下颌骨坏死2例,下颌骨中心性鳞癌(T4N0M0)1例,下颌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下颌骨切除后缺损长度7~10 cm,平均8 cm;黏膜缺损面积5 cm×3 cm~7 cm×4 cm。术前彩色超声定位DCIA及其升支,顺行解剖血管制备DCIA-IIOF,其中髂骨瓣修复下颌骨缺损,腹内斜肌及其筋膜修复软组织及黏膜缺损。结果 11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5~75个月,中位时间37个月。术后DCIA-IIOF全部成活,均无髂骨瓣及腹内斜肌筋膜瓣坏死发生。1例术后颌下区轻度感染,经引流使用抗生素后痊愈。术后1个月口内腹内斜肌筋膜瓣黏膜化明显,颜色质地与口腔黏膜相近,无明显挛缩,上下颌咬合关系良好。术后6个月2例放疗后下颌骨坏死患者张口改善不明显,接受术后放疗的4例中1例张口受限,其余患者均无张口受限,进食正常。随访期间3例死于肿瘤复发,2例死于其他疾病(脑出血1例、大面积心肌梗死1例),余6例均无瘤生存;均无腹壁疝发生。结论DCIA-IIOF修复下颌骨口腔黏膜复合缺损安全可靠,术后上下颌咬合关系良好,创面质地柔软,是中型下颌骨口腔黏膜复合缺损修复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2.
侧斜方肌肌皮瓣修复头颈肿瘤术后缺损的初步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索侧斜方肌肌皮瓣在头颈肿瘤术后缺损中的作用及其优缺点。方法自2005年6月至2006年6月共采用带蒂侧斜方肌肌皮瓣移植修复头颈肿瘤术后缺损6例,其中舌根癌3例,鼻咽癌放疗后颈淋巴结复发累及皮肤3例,观察肌皮瓣的存活情况、组织移植后功能状态和肿瘤控制的近期疗效。结果全部肌皮瓣存活,无手术并发症,舌根缺损修复后进食、咀嚼、发音均满意,颈部缺损修复后外形满意,无垂肩畸形;全部病例随访6~18个月,1例舌根癌术后6个月死于肿瘤复发,1例鼻咽癌放疗后复发者术后6个月复发,挽救治疗中,其余4例均无瘤生存至今。结论侧斜方肌肌皮瓣可以安全地应用于舌根、颈部缺损修复;手术方便,对供区影响小是该皮瓣的优点;颈横静脉缺如偶有存在,确保充足的静脉回流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3.
目的:以CK19 mRNA为标志物,采用RT-PCR法检测临床NO舌鳞癌哨位淋巴结(sentinel node.SN)的微转移状况,从基因水平探讨择区颈清扫的必要性.方法:采用1γ头示踪法对21例临床NO舌鳞癌患者进行SN示踪,采用RT-PCR法检测CK19基凼在SN中的表达,并与颈部慢性炎症淋巴结和舌鳞癌转移淋巴结各10枚的CK19基因表达进行对比.采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χ2:检验.结果:21例临床NO舌鳞癌中,20例SN示踪成功,共取得SN 53枚,每例1~4枚,平均2.65枚.RT-PCR法检测CK19基因表达诊断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为90%.特异度为80%,SN示踪成功的20例中,常规病理检查发现淋巴结转移2例,隐匿性转移率为10%;51枚常规病理阴性的SN中,CKl9-mRNA阳性表达ll枚(来自7例患者),微转移发牛率为21.57%,隐匿性转移率为35%,2种方法评价舌鳞癌隐匿性颈淋巴结转移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3.结论:由于微转移的存在,以SN常规病理分析来决定颈清扫术式并不可靠,择区颈清扫仍然是临床NO舌鳞癌颈部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44.
颞骨恶性肿瘤的分组治疗及其远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颞骨恶性肿瘤不同分组治疗的远期疗效。探讨颞骨恶性肿瘤的合理分组方法和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颞骨恶性肿瘤治疗的远期疗效。按照病变范围将病例分成4组,按临床情况和需要给予单纯手术,单纯放疗或综合治疗,用Kaplan-Meier法计算各组生存率,并比较其生存曲线的差异。结果:全组69例患者总的5年生存率为55.2%,其中Ⅰ组84.82%,Ⅱ组57.14%,Ⅲ组29.33%,Ⅳ组8.23%,各组间生存状况有统计学差异。单纯手术组5年生存率为69.32%,单纯放疗组为51.02%,综合治疗组为54.69%,各组间的生存状况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结论:各组的生存率曲线不相交不重叠且具有统计学意义。该分组方法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的估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Ⅲ、Ⅳ组病例应行以放射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45.
目的:改良大鼠喉移植模型,提高移植喉的存活率.方法:80只Ⅱ级近交系F344大白鼠,体质量250~350 g,随机分为2组,每组40只,共20对.对照组采用Strome喉移植模型,实验组在切取供体喉时保留咽升动脉,将舌根、喉、喉咽作为复合移植体,供体大鼠双侧颈总动脉分别与受体大鼠颈总动脉、颈前静脉进行端端吻合重建移植喉血液循环,比较两组术后动静脉通畅率及移植喉存活率.结果:Strome模型术后动脉、静脉通畅率和移植喉存活率分别为30%(6/20)、15%(3/20)、30%(6/20),实验组为75%(15/20)、65%(13/20)、80%(16/2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大鼠喉移植改良模型提高了受体大鼠和移植喉的存活率,优于Strome模型.  相似文献   
46.
目的:分析不明原发灶颈部转移癌(unknown primary cervical metastatic carcinoma,UPCMC)的治疗方法和失败原因,探讨其治疗策略.方法:探讨111例UPCMC的临床资料、治疗和转归,比较和分析不同治疗组的颈部控制率、原发灶治疗失败率及远期生存率.结果:全组原发灶出现率为10.8%(12/111),颈部控制率为36.9%,5年生存率为41.4%;影响预后的因素为颈部控制情况、N分期、原发灶控制情况;颈部控制率的影响因素为N分期与是否全颈放疗.结论:UPCMC应以放疗为主,部分放疗不敏感的N1、N2病例可采取放疗加手术的综合治疗;颈部以全颈放疗为佳;对潜在原发灶的治疗推荐采取选择性放疗.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比较闭合器和手工缝合关闭喉全切除术后喉咽黏膜的疗效,探索喉全切除术后喉咽关闭的优化技术。方法 2012年6月~2014年6月共采用闭合器关闭因喉癌(T3~T4未累及舌骨上会厌及喉咽黏膜)行喉全切除术后喉咽黏膜患者16例,以同一术者及T3~T4喉癌为条件非随机配对选取2010年6月~2012年5月手工缝合法闭合喉咽的喉全切除术16例对照组患者。对比临床参数,分析闭合器法的安全性、优缺点。结果 研究组缩短手术时间30 min,术后发生咽瘘1例,对照组4例。研究组术后平均住院天数10 d,对照组12 d。结论 对未累及舌骨上会厌及喉咽的喉癌行喉全切除术后采用闭合器关闭喉咽黏膜是安全的,可缩短手术时间,可能降低咽瘘发生率。  相似文献   
48.
舌骨下肌皮瓣在头颈肿瘤切除术后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舌骨下肌皮瓣在头颈肿瘤术后缺损修复中的意义和技术要领。方法应用舌骨下肌皮瓣修复头颈肿瘤术后缺损15例,其中前口底缺损3例、侧口底缺损2例、半舌缺损7例、下咽缺损3例,观察皮瓣存活情况及口腔功能恢复和近期原发灶控制情况;以同期单纯半舌切除病例7例为对照,对比舌骨下肌皮瓣半舌缺损修复和单纯半舌切除术后近期舌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皮瓣全部成活14例,皮瓣部分坏死1例、后瘢痕愈合。口底缺损和下咽缺损修复后无吞咽障碍。舌骨下肌皮瓣修复术后近期口腔功能优于单纯半舌切除。结论舌骨下肌皮瓣可用于口底缺损、半舌缺损、小范围下咽缺损的修复。半舌缺损采用舌骨下肌皮瓣修复可改善口腔功能。  相似文献   
49.
核素显像-染色法探测舌癌前哨淋巴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核素显像-染色法探测舌癌前哨淋巴结(SLN)和预测颈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N0期舌癌患者20例,术前ld于肿瘤周围组织注射^99Tc^m-硫胶体(SC)约18.5MBq,分别于5、10、30、60min及6h时进行显像,识别SLN并进行体表定位;术中于肿瘤周围注入亚甲蓝,据淋巴结蓝染和皮肤定位情况找出SLN,行冰冻病理检查,后常规切除原发灶,行选择性颈淋巴清扫并行病理检查,以观察其对舌癌颈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结果该组中未见假阳性和假阴性病例,SLN检出率为100%。结论核素显像.染色法在舌癌SLN探测与颈淋巴结转移预测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0.
舌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索前哨淋巴结 (sentinelnode ,SN)活检能否准确评价舌癌颈淋巴结转移状况及其适应范围。方法 使用术前核素扫描法和术中亚甲蓝示踪法对临床N0 (cN0 )舌癌 2 0例和临床N (cN )舌癌 5例进行SN示踪 ,对比SN和颈清扫标本石蜡切片病理结果。结果 全组 2 5例检出SN 2 4例 ,检出率为 96 % ,共 5 3个 ,平均每例 2 2个 ;cN0 组 2 0例全部检出SN并准确评价颈淋巴结转移状况 ;cN 组 5例中检出SN 4例 ,4例中cN 颈部 5侧 ,其中有 4侧检出SN ,2侧为假阴性 ,cN0颈部 3侧中 2侧检出SN ,均为SN pN 。结论 核素扫描法和生物染料法结合能有效地对舌癌进行SN示踪 ;SN活检能准确地评价cN0 舌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状况 ;能否用于评价cN 病例的cN0 侧颈部淋巴结转移状况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