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13篇
眼科学   62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对角膜知觉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颞侧透明角膜切口的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对角膜知觉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行颞侧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30例(30只眼),分别于术前、术后1天、术后1、3、6月、术后1年行角膜知觉检查,用Cohet—Bonnet角膜知觉计分别测量角膜中央、上方、下方、鼻侧、颞侧的角膜知觉阈值(以测定器的尼龙丝长度表示)。结果 术后1天全部病人角膜知觉显著减退,中央减少40.4%、颞侧减少39.9%,上方、下方和鼻侧分别减少33%、28.5%、28.7%。上方、下方、鼻侧角膜知觉术后6个月恢复,中央及颞侧角膜切口知觉术后1年恢复。结论 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可影响角膜知觉,但术后角膜知觉恢复较快。  相似文献   
42.
目的 探讨玻璃体液对培养的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human retinal capillary endothelialcells,HRCECs)和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al epithelial cells,RPE)细胞增生的影响.方法 原代培养HRCECs和RPE细胞,鉴定并传至第3代,再分别培养在1:8、1:4、1:2(玻璃体液在总培养液中的体积比)的人玻璃体条件培养液(vitreous-conditioned medium,VCM)中,其中VCM分为有无血清2组,在不同作用时间(24~72h),采用四唑盐(tetrazolium,MTT)比色法检测VCM对人HRCECs和RPE细胞增生的影响.结果 在有血清时.与对照组比较,1:4、1:2的VCM在培养的各时间段对HRCECs的抑增生作用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对RPE细胞和混合细胞(HRCECs和RPE混合1:1)的促增生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无血清时与对照组比较,1:4VCM组在培养60、72h时以及1:2VCM组在培养24h,RPE细胞的增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1:2VCM组在培养48、印、72h时RPE细胞的增生差异有非常统计学意义(P<0.01);1:2VCM组在培养各时间段混合细胞的增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表现为促增生效应.结论 一定体积分数的人VCM抑制HRCECs的增生,但明显促进人RPE细胞以及混合细胞的增生,提示玻璃体中RPE细胞浸润是加重外伤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和眼内血管增生性疾病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探讨不同瞳孔直径下,调节对年轻正视眼单色高阶波阵面像差的影响.方法 干预性试验研究设计.使用光线追踪原理的波阵面像差仪测量12只年轻正视眼自然生理状态,在4.0、3.0、2.0 mm瞳孔直径下,0.00、1.00、2.00、3.00和4.00 D调节刺激下的单色波阵面像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最小显著差法多重比较,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调节松弛下正视眼的总高阶像差、总彗差、总高阶散光、总球差和总三叶草像差的均方根值均随瞳孔直径减小而减小.在4.0、3.0、2.0mm瞳孔直径下,总彗差是调节松弛状态总高阶像差的最主要成分;总高阶像差仅在调节刺激达4.00 D时升高(P<0.05).瞳孔直径4.0 mm时,随调节刺激增加,4阶球差出现从大到小、从正值向负值的变化,但在瞳孔直径为3.0和2.0 mm时,4阶球差始终为正值.3阶水平方向三叶草像差在4.0、3.0、2.0 mm瞳孔直径下均表现出从负值向正值变化的规律.结论 不同瞳孔直径不同调节刺激下,正视眼各项单色高阶波阵面像差发生了不同规律和方向的变化.高阶像差在调节过程变化的意义和对不同注视距离视觉处理过程的作用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波阵面像差的研究将从单纯的消除向优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4.
晶状体囊袋环的研究进展和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1年 ,为克服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后囊袋皱缩变形 ,Hara发明了囊袋赤道环。在此基础上Nagamoto设计了囊袋张力环 ,使晶状体脱位时的白内障手术得到改观。 1 998年 ,Nishi将囊袋张力环改进成为囊袋曲折环 ,使之成为一种同时具有抑制后发性白内障能力的环。囊袋环作为一种独立于人工晶状体的囊袋内植入物 ,正被赋予越来越多的功能。本文对上述这三种囊袋环的作用原理 ,外形设计 ,植入方法和应用效果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5.
妊娠合并胃左动脉破裂及脾破裂一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患30岁,孕3产2。因停经27周^+3,腹痛30min,晕厥伴大便失禁20min,急诊于2003年5月21日16时入院。孕期未行系统产前检查。发病前1h与丈夫争吵,跌倒在地,站立时出现腹痛,由下腹近脐开始,随后放射至全腹,稍后出现晕厥伴大便失禁,持续约20min后出现喷射状呕吐1次。既往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史。入院检查:体温〈35℃,  相似文献   
46.
先天性胆囊缺如伴罕见临床表现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先天性胆囊缺如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分析我们诊治的2例和1989年以来国内文献报道的17例先天性胆囊缺如病人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19例中误诊17例。提高临床医师对这一变异的认识,加强对胆囊轮廓不清或不显影的进一步检查和诊断,可提高术前诊断率和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创伤。结论:有胆管并发症者及时手术探查,无并发症者不需特殊处理。  相似文献   
47.
吴文捷  张振平  杨晖  钱益勇  王晓黎 《眼科》2005,14(3):179-182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中微爆破模式对前房能量释放与超声时间的影响。设计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研究对象老年性白内障患者211例(226眼),随机分为微爆破组105例(113眼)与常规连续超声组106例(113眼)。方法两组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微爆破模式组爆破幅度为30ms,负压为220mmHg,超声能量为60%;连续超声模式组负压为210mmHg,最大超声能量为60%。主要指标术中有效超声能量、超声时间,术后第1天的最佳矫正视力、角膜水肿程度。结果微爆破组和连续超声组,核硬度Ⅰ~Ⅲ级时,术中有效超声能量分别为(3.52±1.58)%,(17.10±7.77)%;超声时间分别为(0.17±0.29)分,(0.99±0.5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第1天的最佳矫正视力≥0.5者分别为75眼(79.8%),62眼(65.3%)。核硬度IV~V级时,术中有效超声能量分别为(3.95±1.22)%,(17.33±8.06)%;超声时间分别为(0.25±0.28)分,(1.35±0.7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第1天的最佳矫正视力≥0.5者分别为9眼(47.4%),7眼(38.9%)。所有术眼术后第1天角膜水肿程度,微爆破组均较连续超声组轻微。结论在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中,运用微爆破模式,对乳化吸除Ⅰ~Ⅲ级核具有优势;对于IV~V级核,联合拦截劈核技术,也能明显减少前房内能量的释放。  相似文献   
48.
后发性白内障相关因素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后发性白内障(posteriorcapsuleopacification,PCO)发生的相关因素及其特点。方法随访观察394例(440只眼)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囊袋内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视力,用内置数码摄像头Zeiss120裂隙灯进行眼底后反光裂隙照相,转化成数码图像输入计算机,观察人工晶状体位置、连续环形撕囊和后囊膜混浊等情况。随访时间2~58个月,平均14个月。按照晶状体类型共分为6组Sensar组113例(123只眼),Acrysof三片组129例(157只眼),Acrysof一片组79例(84只眼),SC60B组23例(26只眼),硅凝胶组50例(50只眼)。获得的照片使用德国EPCO2000软件分析,对PCO程度进行评分并将各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完全没有PCO的有19只眼(占4.32%),存在PCO的有421只眼(占95.68%),PCO波及瞳孔中央3mm的有274只眼(占62.27%)。按人工晶状体光学面材料分组的两组中,对应PCO数值进行比较,总分差异无显著性(t=1.470,P=0.143);按照襻的成角分组的四组中,所对应的PCO数值中1级混浊的数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4.054,P=0.007);按边缘设计不同分组的两组中,对应PCO数值比较,总分差异有显著性(t=3.763,P=0.0001);根据连续环形撕囊分组的3组中,所对应的PCO数值比较,总分差异有显著性(F=3.689,P=0.026)。结论后囊膜混浊的发生与人工晶状体材料无相关性;襻与光学面成角为10°的人工晶状体对PCO的早期形成有抑制作用;直角边缘设计可以减少PCO的形成;连续环形撕囊口完全覆盖人工晶状体光学面抑制了后囊膜混浊的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49.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quantitative changes of the anterior segment configuration after clear corneal incision phacoemulsification and foldable intraocular lens (IOL) implantation with slit-lamp-adapted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SL-OCT). Methods In prospective consecutive case series, clear corneal incision phacoemulsification and foldable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 were performed in 44 eyes of 40 patients. The changes of the anterior segment configuration were performed by SL-OCT before and 1 day, 1 week, 2 weeks and 1 month after surgery. SPSS 16.0 software was used to analyze statistical difference. Results For all patients, the central corneal thickness (CCT) and the incisional corneal thickness (ICT)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1 day after surgery ( CCT increased 99. 59 μm, ICT increased 234. 57 μm;P = O. 490). At 1 month, the CCT almost had returned to baseline, but the ICT had been ticker about 19. 25 μm than baseline (P=0. 001) . The measurements of ACD, AODS00, AOD750, TISAS00, TISA750 also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1 day after surgery. Although the ACD had no changes within 2 weeks( all P <0.05), it had been not stable. The changes of the width of the anterior chamber had been stable in the early period after surgery ( all P>0. 05). Conclusion The SL-OCT could impersonality and quantificationally evaluate the anterior segment changes induced by cataract surgery.  相似文献   
50.
患儿 ,男 ,住院号 6878,其母孕 3 9+ 5周 ,双胎 ,孕 2剖 2 ,LSA。于 2 0 0 0年 4月13日经剖宫产娩出 ,系次子。新生儿体重2 2 0 0g ,出生后Apgar评分 6分 ,5分钟评分10分。生后查体发现脐带根部有一直径0 .5cm圆形鲜红色的粘膜面 ,未予特殊处理。因患儿体重低 ,系剖宫产儿故生后予以保暖 ,并预防性用药治疗 ,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生后第 1天 ,吸吮有力 ,大小便正常。生后第 3天发生硬肿症 ,置入新生儿暖箱保暖并供给足够的热卡及药物治疗。生后第 4天 ,开始喂奶 ,但喂后即吐 ,吐出物为胃内容物及胆汁 ,未解大便 ,但无腹胀。哭闹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