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0篇
  免费   57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30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289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51.
目的 全面掌握武汉市血吸虫病流行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进一步的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并分析2017年武汉市常规监测、监测点监测、风险监测系统疫情资料。结果 2017年武汉市血吸虫病网络病例全年零例报告;全市28个监测点共调查居民14 856人,牛312头次,钉螺调查环境101处78 630框2 055.82 hm2,野粪调查环境22个采样138份;人群感染率逐年下降至2016年的0,已连续两年为0;血阳率平稳下降,2017年为1.48%;家畜感染率为0;有螺框数1 157框,有螺框出现率1.47%,活螺2 673只,活螺平均密度0.034只/0.1 m2,垸内、垸外均未发现感染性钉螺与阳性野粪。风险监测投放哨鼠240只解剖均为阴性;未发现阳性野粪;市级共调查钉螺41 206框,活螺3 863只,全年活螺平均密度0.094 只/0.1 m2,区级调查150 264框,捡获活螺3 718只,密度0.025 只/0.1 m2,均未发现阳性螺;风险评估III级(低)风险。结论 2017年武汉市血吸虫疫情平稳降至历史最低水平,钉螺、野粪、哨鼠预警指标提示均无感染,传播风险评估为最低风险。仍需继续强化防治及监测力度,关注血吸虫传播风险指标的动态趋势,防止疫情反弹。  相似文献   
352.
目的 通过检测鲈鱼、鳜鱼和黑鱼中4种硝基呋喃类代谢物和4种孔雀石绿类药物残留,了解武汉市两类禁用药物残留结果及逐年趋势,为评估肉食性鱼安全状况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武汉市多个区3种肉食性淡水鱼共333份,用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法(SPE - UPLC - MS/MS)检测4种硝基呋喃类代谢物和4种孔雀石绿类药物残留量,并对实验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数据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武汉市3种肉食性淡水鱼中两类禁用药物总检出率为8.11%,孔雀石绿类和硝基呋喃类代谢物检出率分别为5.11%和3.00%,2013—2020年两类禁用药物在肉食性淡水鱼中检出率呈逐年降低趋势。结论 武汉市3种肉食性淡水鱼中两类禁用药物滥用曾经较为普遍,随着监管趋严,滥用情况得到初步有效遏制。  相似文献   
353.
综合治理垸内钉螺孳生地控制血吸虫病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垸内钉螺孳生地全面综合治理控制血吸虫病的效益。方法以环境改造为主,辅以药物杀灭对垸内钉螺孳生地进行全面综合治理,对综合治理进行费用-效益分析。结果2004年春季-2006年春季,全市共施工349处,410、87万平方米;对331处,395.00万平方米垸内钉螺孳生地进行了综合治理。全市有螺面积由2004年的349.67万平方米降至49.90万平方米,居民感染率由0.85%降为0.35%;耕牛感染率由3.50%降为0.94%。项目总费用2835.86万元,治理后2年总效益8280.13万元,净效益5444.27万元,费用效益比1:2.92,净效益费用比1.92。结论垸内钉螺孳生地全面综合治理既控制了钉螺,减少了人畜发病,又促进了水利建设、农田灌溉和农业生产,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54.
[目的]了解武汉市2006~2007年度流感流行状况,为流感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流行病学、病 原学和血清学监测,对武汉市近年的流感流行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在1 772 550例门诊病例中监测到流摩样病例 185 971例,ILI就诊比例为10.5%;共采集流感样病例咽拭标本933份,分离到不同型别的流感病毒294株,其中 H1N1型占37.8%.H3N2型占25.5%,B型Victoria系18.0%,B型Yamagata系19,0%;人群中H3N2的血清抗体水平最高;武汉市流感流行状况呈双峰型,流感样病例就诊比例变化与病毒分离率相一致,两年来流感流行优势株由H1N1亚型变为H3N2亚型.[结论]武汉市仍应加强对各型流感病毒的监测,以预防、控制流感的流行.  相似文献   
355.
目的了解武汉市细菌性痢疾的病原菌志贺氏菌型分布及其药物敏感状况,为细菌性痢疾临床治疗和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按《全国细菌性痢疾监测方案》的要求进行监测、采样并系统检测。结果临床初步诊断为细菌性痢疾标本539份,经复核鉴定为志贺氏菌的有17株,检出率为3.2%。其中宋内氏菌15株。福氏志贺氏菌2株,分别占检出菌株数的88.2%和11.8%。药敏试验显示17株志贺氏菌敏感药物为阿莫西林(100%)、环丙沙星(100%),全部耐药的有利福平(100%),且有5株菌出现了3种或3种以上的多重耐药现象。结论2006~2007年武汉市细菌性痢疾病原菌以宋内氏志贺氏菌为主,其次为福氏志贺氏菌,并对目前常用的抗生素表现一定的耐药性,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356.
全球疾病负担的环境因素归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WHO在全球疾病负担危险度比较评估的基础上,采用了专家Pooled方法 对"可改变的"环境因素的归因分值进行了估计与量化分析.结果 表明,24%的疾病负担和23%的所有死亡可归因于环境因素.就各类疾病状况的环境因素而言,各个地区有很大差异,发展中地区全部死亡的25%可归因于环境原因,而在发达地区,只有17%的死亡是出于此类原因.最大疾病负担归因于可改变环境因素的疾病包括:腹泻、下呼吸道感染、意外伤害和疟疾.儿童承担了过分沉重的环境性健康负担.  相似文献   
357.
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探索健康知识传播新模式,拓展健康教育新思路,自2004年12月开始,分别在武汉晚报和长江商报上开设了“防病日报”健康教育专栏——“防病天天报”和“防病风向标”,采用仿天气预报的方式每天向公众传播健康知识,受到广泛好评与关注。现将专栏撰写情况进行专题分析。  相似文献   
358.
目的 了解某市地铁2号线X射线行李包检查系统(以下称为安检系统)放射防护的情况,为加强放射卫生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及基础资料。方法 选取某市地铁2号线,共57台X射线安检系统,在距离其外表面5cm处进行防护检测其关注点的空气比释动能率。结果 旅客通道、安检工作人员操作处、安检机的左右侧板和顶盖、取包处的检测值均与本底环境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安检机里面以及行李出入口铅帘处的检测结果高于本底,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的行李包入口处在57台安检机中有1台的监测结果超过5 μGy/h的限值要求,为6.7 μGy/h,且该设备周围的平均空气比释动能率最大,为0.79 μGy/h。安检系统里面的辐射量差别较大,不同安检系统或者同型号的安检系统之间都存在差别,最高值为5.4 mGy/h,均值为0.4 mGy/h。结论 X射线指示灯亮起时安检机入口和出口可能存在X射线泄漏,但对乘客、安检工作人员的辐射危害影响较小,建议加强地铁安检系统的放射防护管理;在安检机的选购方面也值得关注其性能。  相似文献   
359.
许骏  罗莉  胡荣  曹琳  张敏  王夏 《疾病监测》2019,34(3):254-259
目的分析2009 — 2016年湖北省武汉市艾滋病监测哨点吸毒人群艾滋病病毒(HIV)、梅毒、丙型肝炎(丙肝)感染状况和变化趋势。方法2009 — 2016年每年4 — 6月,采用国家统一制定的问卷对武汉市哨点中监管场所和社区吸毒者、美沙酮门诊最近1个月吗啡尿检阳性者开展连续横断面调查,并采集调查对象血液标本进行HIV、梅毒和丙肝病毒(HCV)抗体检测。结果2009 — 2016年共监测6 408名毒品使用者。 HIV抗体阳性率平均为0.73%,维持在较低水平;梅毒为5.07%;HCV为54.35%,维持在较高水平。 不同来源及特征的吸毒人群感染情况不同。 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外省户籍(OR=4.183,95%CI:1.670 ~ 10.476,P=0.002)、其他民族(OR=7.754,95%CI:2.537 ~ 23.703,P=0.000)、曾共用针具(OR=5.908,95%CI:2.906 ~ 12.009,P=0.000)、监管场所来源吸毒人员(OR=2.468,95%CI:1.054 ~ 5.783,P=0.038)是感染HIV的危险因素。 女性(OR=2.705,95%CI:2.116 ~ 3.457,P=0.000)、有注射毒品史(OR=1.567,95%CI:1.133 ~ 2.165,P=0.007)、社区来源吸毒人员(OR=3.000,95%CI:2.265 ~ 3.973,P=0.000)是感染梅毒的危险因素。 而女性(OR=1.135,95%CI:1.151 ~ 1.583,P=0.000)、本省(OR=1.439,95%CI:1.208 ~ 1.713,P=0.000)、传统毒品和混合毒品使用者(OR=3.643,95%CI:2.975 ~ 4.462,P=0.000;OR=3.454,95%CI:2.616 ~ 4.561,P=0.000)、有注射毒品史(OR=4.381,95%CI:3.777 ~ 5.082,P=0.000)、监管场所来源吸毒人员(OR=2.075,95%CI:1.809 ~ 2.381,P=0.000)是感染HCV的危险因素。结论武汉市吸毒人群整体HCV抗体阳性率较高,新型毒品使用者比例呈上升趋势。 在继续做好美沙酮维持治疗的同时需进一步调查当前吸毒人群HIV、梅毒和丙肝感染现况并分析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60.
武汉市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武汉市开展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综合行为干预的近期效果。方法以武汉市11个男男性行为者活动场所的男男性行为者为干预对象,开展为期6个月的艾滋病综合行为干预,干预前后进行2次匿名问卷调查,主要内容包括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结果干预前后分别调查男男性行为者253人和154人。干预后,除“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外,调查对象各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均在85%以上,对于艾滋病的性传播途径、母婴传播途径、非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的知晓率均较干预前有明显提高(P〈0.05)。干预后,调查对象“认为自己有感染艾滋病可能性”的比例由22.1%上升到51.3%,“知道在哪儿可以做艾滋病检测”的比例由62.5%上升到86.4%,“为了预防艾滋病性病,今后愿意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由66.0%上升到9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调查对象最后一次肛交性行为使用安全的比例明显上升(P〈0.05);做过艾滋病检测的比例由33.2%上升为36.4%(P〈0.05);固定一个男性性伴的比例由48.2%上升为59.1%(P〈0.05)。结论以男男性行为者的活动场所为切入点,取得场所业主支持和配合,遵循干预对象参与原则,依靠同伴教育志愿者,以外展服务、同伴教育的方式开展男男性行为者综合干预措施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