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7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25篇
外科学   131篇
综合类   8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5篇
肿瘤学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1.
背景肱骨外侧髁骨折是最易发生的肘部损伤之一,属关节内骨骺骨折,临床上对其骨折发生和其治疗的力学机制并不完善.目的从生物力学角度研究肱骨外侧髁在不同体位加载下的应力分布规律,探讨其骨折发生治疗机制.设计计算机模拟应力研究.单位福州大学实验力学教研室和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材料实验于2000-01/2002-12在福州大学福建实验力学专业委员会完成,选择6岁儿童尸体肱骨标本(福建中医学院解剖教研室提供),使用仪器包括计算机,SUPER-SAP93软件,材料切割机,骨角度测量仪等.方法模拟伸屈肘及前臂旋前、中立、旋后等多种体位加载在三维有限元模型上,计算分析相应部位的应力分布状况.主要观察指标肱骨外髁和肱骨滑车部位的平均Mises应力值.结果半屈肘位时肱骨外侧髁区平均应力值最大,而伸肘时的伸肌腱作用节点应力值大于外侧髁区.结论半屈肘位时肱骨外侧髁骨折的发生以尺桡骨撞击力与重力的上下剪切作用为主;伸肘位时以伸肌腱牵拉为主的弯力偶矩可拉脱外侧髁形成骨折.肱骨外侧髁骨折的复位可利用伸肌腱的牵拉作用,而固定则尽量避免伸肌腱的牵拉.  相似文献   
312.
背景:近年来不断报道用自体周围神经植入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但功能恢复尚不满意。目的:探讨自体肋间神经不同移植术式对治疗脊髓损伤疗效的影响。设计:随机对照的实验研究。地点和对象: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实验中心完成。SD大鼠60只,来自苏州大学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体质量176~291g。方法:采用SD鼠,经T8,T9平面切除4min长的半侧脊髓制成脊髓半切模型。分3组,分别用6~8条纤细的肋间神经节段按近端白质-远端灰质和近端白质-远端白质两种桥接术式填充缺损处,对照组用明胶海绵填充脊髓半切残腔。饲养4~6周,观察结果。主要观察指标:动物活动能力Tarlov评分,斜板试验,组织学观察。结果:两种术式受试鼠的后肢功能部分恢复,术后6周,A,B组Tarlov评分分别为(2.0&;#177;1.58),(2.1&;#177;1.20)分,均高于对照组,斜板试验临界角度分别为(42.2&;#177;2.94)&;#176;,(42.1&;#177;1.46)&;#176;,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镜下见移植组织存活、充填于缺损处,部分与脊髓组织融合;组织、功能的恢复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但两种术式组间无明显差别。结论:脊髓半切模型可能是研究周围神经植入的合适模型,肋间神经可能是适合的周围神经植入材料,周围神经的桥接术式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13.
背景:近年来不断报道用自体周围神经植入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但功能恢复尚不满意。目的:探讨自体肋间神经不同移植术式对治疗脊髓损伤疗效的影响。设计:随机对照的实验研究。地点和对象: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实验中心完成。SD大鼠60只,来自苏州大学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体质量176~291g。方法:采用SD鼠,经T8,T9平面切除4mm长的半侧脊髓制成脊髓半切模型。分3组,分别用6~8条纤细的肋间神经节段按近端白质-远端灰质和近端白质-远端白质两种桥接术式填充缺损处,对照组用明胶海绵填充脊髓半切残腔。饲养4~6周,观察结果。主要观察指标:动物活动能力Tarlov评分,斜板试验,组织学观察。结果:两种术式受试鼠的后肢功能部分恢复,术后6周,A,B组Tarlov评分分别为(2.0±1.58),(2.1±1.20)分,均高于对照组,斜板试验临界角度分别为(42.2±2.94)°,(42.1±1.46)°,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镜下见移植组织存活、充填于缺损处,部分与脊髓组织融合;组织、功能的恢复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但两种术式组间无明显差别。结论:脊髓半切模型可能是研究周围神经植入的合适模型,肋间神经可能是适合的周围神经植入材料,周围神经的桥接术式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14.
目的:探讨利用腘窝衬垫金属框辅助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的手术方法。方法腘窝衬垫一金属框作为支撑,使膝关节屈曲,小腿自然下垂,手法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130例。结果130例均获6~18个月随访,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3~6个月,平均3.8个月。结论腘窝衬垫金属框辅助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无需专用骨科牵引床,操作简单,易于复位,复位后易于维持骨折端的稳定,创伤小,节省医务人员体力,避免了医务人员对X射线的职业暴露,骨折愈合率高,是临床治疗胫骨干骨折的好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15.
目的 研究甲基强的松龙(MPSS)对体外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的作用.方法 采用出生3d内的SD大鼠的新生鼠的大脑制成细胞悬浊液后,应用含15%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中培养,通过摇床和逐渐传代纯化星形胶质细胞,通过PBS缓冲液代替培养基模拟缺营养模型3h后即刻应用甲基强的松龙(10umol/1),然后继续培养3d,免疫荧光技术鉴定星形胶质细胞;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和凋亡;PCR技术测定细胞GFAP表达的变化.结果 星彤胶质细胞摇床后传至第三代,经鉴定其星形胶质细胞纯度达95%以上;缺氧3h后部分细胞形态变圆甚至死亡漂浮在正常细胞表面;正常组和损伤组分别加入MPSS 3d后,损伤组细胞活性与GFAP表达均明显升高,但是正常则没有明显变化.结论 适当剂量的MPSS对缺营养损伤的星形胶质细胞有显著的保护作用,而对正常的星形胶质细胞无显著性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16.
目的 探讨急性损伤对大鼠脊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两个受体(Flt-1、Flk-1)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改良Allen's重量打击法大鼠急性脊髓损伤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急性损伤后大鼠脊髓VEGF受体Flt-1、Flk-1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 Flt-1、Flk-1在大鼠脊髓损伤后12 h表达上调,24 ...  相似文献   
317.
骨折合并中枢神经损伤后其愈合加速的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骨折合并中枢神经损伤后 ,骨折愈合加速的机制。方法 将 30例住院患者和 5例健康自愿者分为 4组 (单纯脑外伤、骨折合并脑外伤、单纯骨折各 1 0例 ,正常组 5例 )。于受伤后 3、 7、 1 4d抽取外周静脉血离心后得血清 ,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IGF - 1含量 ,并用 0 1 %、 1 %、 1 0 %三种浓度的血清培养人骨髓基质干细胞 ,MTT法测定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分化增殖情况。结果 单纯脑外伤、骨折合并脑外伤组IGF - 1含量相似于正常组 ,但均高于单纯骨折组 ,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 <0 0 1 )。 4组血清对人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增殖有促进作用 ,并且呈浓度依赖性。高浓度血清 (1 0 % )的促骨髓基质干细胞增殖的作用呈现差异 ,脑外伤合并骨折组、脑外伤组同样相似于正常组 ,显著高于单纯骨折组。结论 ①与单纯骨折组相比 ,颅脑外伤后血清对骨髓基质干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②颅脑外伤后血清中IGF - 1含量与正常组相比并不增加 ,但显著高于单纯骨折组。因此 ,体液调节因素 (IGF - 1 )是中枢神经损伤骨折愈合加速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318.
背景:交锁髓内钉在治疗桡骨多段骨折、骨不连、骨质疏松性骨折上显示独特的优越性,但置入远端锁钉可能会损伤桡神经深支.目的:对桡神经深支与交锁钉内固定时的相关解剖进行分析.设计、时间及地点:观察测量实验,于2002-11/12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科实验室完成.材料:成人前臂尸体标本44侧由苏州大学解剖教研室提供.游标卡尺由振华教学仪器厂生产.方法:前臂标本44侧解剖显露桡神经深支,将肱骨外上髁与Lister结节连线和桡骨头关节面凹,关节面凹下1.0,1.5,2.0cm,桡神经深支穿入旋后肌平面,桡神经深支跨越桡骨平面等6个面的交点,依次标记为A,B,C,D,E,F 6个点.主要观察指标:测量关节面凹下1.0,1.5,2.0 cm 3个定点在屈肘前臂旋前、中立、旋后位与桡神经深支的水平距离.结果:关节面凹下1.0,1.5,2.0cm 3个定点离桡神经深支的距离依次减小;进钉点选定后,在前臂按旋前、中立、旋后位顺序依次变化时,进钉点离桡神经深支的距离越来越远.结论:桡骨交锁髓内钉固定时,宜于屈肘前臂中立位,在肱骨外上髁与Lister结节连线上,距桡骨头关节面凹约1.5 cm的位置,由前臂后外侧向前内侧插入远端交锁螺丝钉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319.
目的:通过建立膝关节三维模型研究前交叉韧带单束重建术的内口位置。方法:采用磁共振扫描建立10个正常志愿者的膝关节分别在0°、30°、60°、90°和120°时的三维模型,每个模型在股骨髁间窝外侧面标定35个点(A0、A15...A90,B0、B15......E90),在胫骨标定3个点(X、Y、Z),所有的股骨点与胫骨点分别进行组合,共可获得105个组合,测量每个组合的距离,并观察这些组合在膝关节从0°屈曲到120°时的距离变化量。最大变化值小于3mm的两点确定为等距点。结果:在105个组合中,共发现有13个组合的距离变化量没有超过3mm,分别为A0-X、A15-X、A30-X、A45-X、B0-Y、B15-Y、B30-Y、B45-Y、C0-Z、C15-Z、C30-Z、C45-Z和C60-Z。结论:股骨髁间外侧面与胫骨髁间隆突间不存在绝对的等距点,但是存在生理等距点,选择等距点时应该综合考虑股骨和胫骨的因素。B45-Y是推荐的重建韧带内口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