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1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31.
目的分析北方某典型大气污染城市(M市)冬季降水的阴离子成分及对发光菌生物活性的影响。方法于2011-2012年冬季采暖期采集冬季降水,分别采用酸度计、电导率仪、离子色谱仪对样品进行指标检测。并用智能生物毒性测试仪观察降水对明亮发光杆菌(Photobacterium phosphoreum)T3变种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采集到的11次冬季降水的pH变化范围为6.51~8.38,平均值为7.26,电导率的变化范围为192.2~1 343.0μS/cm,平均值为803.0μS/cm,SO42-的平均值为69.20 mg/L,Cl-的平均值为16.20 mg/L,NO3-的平均值为2.28 mg/L,F-的平均值为1.24mg/L。11次降水4种阴离子浓度大小顺序均为SO42->Cl->NO3->F-。M市冬季降水导致的发光菌发光损失率为4.31%~16.09%,平均值为10.12%。结论 M市冬季降水整体为中性偏碱,最主要的阴离子成分为SO42-,冬季取暖燃料的燃烧可能是其重要的来源。冬季降水对发光菌的生物活性产生了轻微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2.
本文报告吸烟对小气道的影响,用最大呼气流速-容量曲线的方法对60名健康人和60名吸烟人进行检测,其结果显示吸烟组各项指标均低于健康组,其差异高度显著性(P<0.001)。本文对60名吸烟者作了进一步分析,把吸烟≤10年,11~20年、≥20年,分为三组进行比较,其结果证实吸烟年数愈长,小气道功能损害愈大,各项检测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及0.025)。说明最大呼气流速-容量曲线对小气道疾病的检测有高度的敏感性,重复性强。因此是早期诊断呼吸道疾病和保健检查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33.
对南京地区历年肠道传染病进行调查分析,发现该病终 均可发生,8-9月达到高峰,指出年发病率与同年前期的气温、降水有较好的相关,并且应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该病年发病数的预报方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4.
极值判断法在Hotelling T~2检验处理多变量资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正> Hotelling T~2检验是多变量均数假设检验中的一种常用方法。据认为这种方法在处理下列情况之一时有独到之处:1、两组的各指标间虽有显著差别,但趋势不一。2、两组间有些指标有显著差别(趋势一致或不一致),有些却无显著差别。但事实上并非如此。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讨极端降水事件对广州市不同特征人群登革热发病的影响,识别脆弱人群。 方法 收集2015~2019年6~9月广州市气象资料和登革热病例监测资料。采用广义相加模型评估极端降水事件对登革热发病的滞后效应,然后进行亚组分析探究极端降水事件对不同性别、年龄段(<18岁、18~59岁、≥60岁)人群登革热发病的效应差异。 结果 研究期间广州市共报告登革热病例7 228例,周发病中位数22例。极端降水事件在滞后4周时可增加全人群登革热发病风险(RR=1.30,95%CI: 1.10~1.54)。脆弱人群是男性(RR=1.52,95%CI: 1.24~1.87, lag 4)和≥60岁人群(RR=1.99,95%CI: 1.51~2.63, lag 2)。 结论 极端降水事件可增加登革热的发病风险,该效应存在一定的滞后期,男性和老年人是脆弱人群。应加强极端降水事件后的登革热监测和预警,制定相应卫生政策应对极端降水事件发生后登革热的潜在流行风险。  相似文献   
36.
目的 了解我国19个省病媒生物监测点白纹伊蚊密度消长趋势,为白纹伊蚊及相关传染病预防控制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整理2006-2013年全国病媒生物监测系统中诱蚊灯法在居民区、公园、医院、农户、牲畜棚环境监测的白纹伊蚊数据,按监测点所在温度带、降水带,进行不同监测生境、月份、年份和温度带白纹伊蚊密度差异的统计学分析. 结果 2006-2013年全国白纹伊蚊总密度为0.036只/(灯h).不同生境白纹伊蚊平均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牲畜棚和农户环境中白纹伊蚊密度较高,且都是7月密度最高,而公园、医院和居民区7-8月密度均较高;白纹伊蚊密度最高年份为2006年,其后密度明显下降,2010年和2013年略有回升.不同温度带白纹伊蚊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热带的白纹伊蚊密度最高,达0.091只/(灯h),其后依次为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监测点未监测到白纹伊蚊;暖温带的密度高峰出现在8月,晚于亚热带的7月;热带的白纹伊蚊密度全年有2个高峰,分别出现在7月和10月;热带地区白纹伊蚊密度2010-2012年出现明显的上升.不同降水带中,发现白纹伊蚊分布的3个降水带白纹伊蚊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年降水量400~800 mm区域的白纹伊蚊密度最高,达13.89只/(灯h),其后依次为800~1600 mm、 1600 mm区域, 400 mm区域未发现白纹伊蚊;不同降水带中白纹伊蚊密度全年均呈单峰曲线,年均降水量400~800 mm区域白纹伊蚊密度全年最高峰出现在9月,800~1600 mm区域密度最高峰出现在8月, 1600 mm区域6-11月密度均较高; 1600 mm区域密度在2008年后一直缓慢上升. 结论 不同监测环境、温度带、降水带、月份、年份的白纹伊蚊密度存在差异,提示在白纹伊蚊及相关传染病的预防控制上不同的生境、温度带(地区)、月份应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37.
引入高斯函数的互信息法多模态图像配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最大互信息作为相似度测量在医学图像配准中已被广泛应用。在计算图像互信息时,为了避免引入新的灰度值一般采用部分体积插值统计两幅图像的联合直方图。但用该方法计算中,当图像平移整数点时,统计联合直方图会出现缺陷,使目标函数出现局部极值,从而造成误配准。方法:将高斯函数引入到直方图统计中,选取适当的邻域,用高斯函数计算邻域内各点像素对联合直方图的贡献。利用高斯函数的平滑性,避免了在互信息计算过程中统计图像联合直方图时出现误差。使用Powell优化方法,寻找最佳的优化参数,实现图像的最佳配准。结果:采用CT-PET数据进行实验,该方法平滑了目标函数,有效地消除了局部极值,提高了多模态图像配准的精确性,并且,对噪音图像配准也产生很好的效果。结论:该方法适用于多模态医学图像配准,克服了传统互信息计算时的不足,提高了配准的正确率和精确度。  相似文献   
38.
目的精确提取心音包络线,为心音特征的分析创造条件。方法基于局部关键点提取心音包络。首先计算信号的局部峰谷点,然后对其插值得到心音包络。结果通过分别与希尔伯特变换法、数学形态法所提取信号包络的比较,证明本方法提取的心音轮廓更加准确,突出了心音包络的时域特征。结论采用此方法能够准确地获得心音包络,为后续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9.
目的筛选山东省干旱敏感的传染性疾病,为旱期传染病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比较山东省威海、济宁、临沂、枣庄干旱年与非干旱年甲乙类法定传染病的发病率,对上述地区及所辖县1997—1999年标准化降水指数(SPI)与同期、滞后1~3月的甲乙类法定传染病月发病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干旱年菌痢、麻疹、猩红热、肺结核、出血热、肝炎(总)、乙肝发病率高于非干旱年。SPI在济宁地区与当月菌痢月发病率相关系数最大(rs=-0.392,P=0.018);SPI在威海地区与滞后3月的肾综合征出血热月发病率相关系数最大(rs=-0.552,P0.001),而临沂、济宁、枣庄SPI分别与当月(rs=0.430,P=0.009)、滞后1月(rs=0.384,P=0.021)、当月的发病率(rs=0.445,P=0.007)关系最为密切;SPI在枣庄、临沂地区分别与滞后3月(rs=0.355,P=0.034)、滞后1月的肺结核月发病率(rs=0.469,P=0.004)关系最为密切。基于县级的SPI与菌痢、麻疹月发病率呈负相关,而猩红热、肺结核、肾综合征出血热、肝炎(总)、乙肝中,SPI与单病种月发病率相关方向在不同县不完全一致。结论山东省甲乙类法定传染病中菌痢、麻疹、猩红热、肺结核、肾综合征出血热、肝炎(总)、乙肝的发病可能与干旱有关,其中菌疾、麻疹的发病率与干旱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0.
周渐  万红 《临床肝胆病杂志》2010,26(3):323-323,325
随着内科综合治疗水平的提高,各种原因所致重型肝炎的病死率较前有所下降,但仍高达60%~80%,一般的内科治疗效果欠佳,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作为部分替代治疗手段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他通过展示替代肝脏的解毒和滤过功能,净化血液,改善机体内环境,从而为肝细胞再生创造条件。血浆置换(PE)是ALSS最常用的一种方法,结合内科综合治疗明显提高重型肝炎治愈率及好转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