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 毫秒
31.
Kümmell病又称"创伤后椎体骨坏死"、"椎体假关节"、"陈旧性椎体骨折不愈合"、"椎体迟发性塌陷"等,是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一种特殊类型。国内外报道不多[1~3]。由于对该病认识不够,易被漏诊或误诊,使其成为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慢性腰背痛和致残的原因。2005年6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临床资料完整的骨质疏松性胸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动力外固定支架结合微创可注射型人工骨治疗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此法治疗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26例,男8例,女18例;年龄53~78岁,平均56·6岁。按AO/ASIF分型:A3型6例,C2型16例,C3型4例。结果随访4~21个月,平均10个月。Dienst功能评估标准评定:优10例,良13例,可3例。结论动力外固定支架结合微创可注射型人工骨是治疗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一种较好的方法,其操作简单、固定可靠、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红外线透视导航系统在胸腰椎椎弓根螺钉植入手术过程中的应用。方法32例患者在导航下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其中19例为外伤后胸腰椎骨折,5例为腰椎间盘突出或腰椎管狭窄,8例为腰椎滑脱。记录术中螺钉的植入的时间、出血量,术后进行CT扫描,按Andrew分类法评估螺钉的位置。结果导航下成功对32例患者共植入168枚椎弓根螺钉,其中T1110枚,T术后临床无神经症状。平均每钉从注册到植入手术时间为(10±2.4)min,出血量:胸腰椎骨折平均为(400±52.3)ml,腰椎间盘突出或腰椎管狭窄(200±36.8)ml;腰椎滑脱(300±44.6)ml。结论红外线透视导航系统可以准确引导胸腰椎椎弓根螺钉的植入,减少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34.
严重腕管综合征腕管松解与一期拇指对掌功能重建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研究观察重度腕管综合征伴拇对掌功能障碍者,在腕管松解的同时行掌长肌移位拇指对掌功能重建的手术疗效。方法1995~2 0 0 1年,对严格选择的重度腕管综合征伴拇指对掌功能丧失者9例,采用在腕管切开、神经松解的同时,行掌长肌移位拇指对掌功能重建术。术中将掌长肌腱游离至腕部附着处后用掌腱膜延长,在掌根部沿拇短展肌表面作皮下隧道,使掌长肌与拇短展肌成13 5°,将掌长肌止点缝合在拇指掌指关节的背桡侧。结果术后随访3~7个月,7例患者手麻症状全部消失,拇指对掌功能完全正常;2例患者拇指桡侧尚有轻度感觉减退,拇指对掌轻度受限,但拇指指尖可与小指指尖相对。结论腕管松解同时行拇指对掌功能重建手术,手术简便,拇指对掌功能的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35.
背景:腰椎退变性疾病目前的非融合内固定特别是棘突间固定理论上可以保留有益活动,在缓解疼痛的同时预防邻近节段退变。 目的:测量棘突间不同的撑开程度情况下节段椎间盘负荷分担及应力分布情况。 方法:新鲜成人腰椎标本L2~5,采用电子万能实验机模拟腰椎前屈、中立、后伸运动负荷。实验分为7组:正常脊柱组,形状记忆合金棘突间固定器支撑高度10,12,14,16,18,20 mm组。 结果与结论:支撑高度为10 mm的形状记忆合金棘突间固定器对植入节段椎间盘的压力分布无显著性影响;支撑高度为 12 mm的形状记忆合金棘突间固定器在过伸时可分担46%的椎间盘后纤维环负荷(P < 0.05);支撑高度为14 mm的形状记忆合金棘突间固定器可维持植入节段的轻度前屈,在过伸时可分担约47%的后环负荷(P < 0.05),但后伸时会增大前环的负荷,当支撑高度远大于植入节段中立位时的棘突间高度时,屈伸活动时,后环的负荷显著降低的同时,前环负荷可增大达400%。提示支撑高度等于或略大于中立位棘突间高度的非融合棘突间固定器可分担椎间盘负荷并使椎间盘应力更均匀分布;但支撑高度过大会明显增大前环的负荷,如果用于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患者的椎间孔撑开,可能会加快椎间盘的退变。  相似文献   
36.
背景:腰椎退变性疾病目前的非融合内固定特别是棘突间固定理论上可以保留有益活动,在缓解疼痛的同时预防邻近节段退变。目的:测量棘突间不同的撑开程度情况下节段椎间盘负荷分担及应力分布情况。方法:新鲜成人腰椎标本L2~5,采用电子万能实验机模拟腰椎前屈、中立、后伸运动负荷。实验分为7组:正常脊柱组,形状记忆合金棘突间固定器支撑高度10,12,14,16,18,20mm组。结果与结论:支撑高度为10mm的形状记忆合金棘突间固定器对植入节段椎间盘的压力分布无显著性影响;支撑高度为12mm的形状记忆合金棘突间固定器在过伸时可分担46%的椎间盘后纤维环负荷(P<0.05);支撑高度为14mm的形状记忆合金棘突间固定器可维持植入节段的轻度前屈,在过伸时可分担约47%的后环负荷(P<0.05),但后伸时会增大前环的负荷,当支撑高度远大于植入节段中立位时的棘突间高度时,屈伸活动时,后环的负荷显著降低的同时,前环负荷可增大达400%。提示支撑高度等于或略大于中立位棘突间高度的非融合棘突间固定器可分担椎间盘负荷并使椎间盘应力更均匀分布;但支撑高度过大会明显增大前环的负荷,如果用于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患者的椎间孔撑开,可能会加快椎间盘的退变。  相似文献   
37.
背景:对于后纵韧带复合体完整的胸腰椎爆裂骨折是否需要减压,采用何种复位效果较为可靠,尚缺乏临床对照研究.目的:对比后路间接减压植入物内固定与后路椎板切除直视下减压内固定治疗后纵韧带复合体完整的后柱牵张性损伤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后纵韧带复合体完整的后柱牵张性损伤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48例,其中23例采用后路间接减压植入物内固定修复,25例采用后路椎板切除直视下减压内固定修复.观察固定后并发症、脊柱后凸畸形矫正情况、椎管占位复位和神经损伤恢复程度.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随访20~25个月,随访期间,采用后路间接减压植入物内固定修复患者的早期并发症发生率、远期残留背痛及活动受限的发生率均低于采用后路椎板切除直视下减压内固定修复的患者;固定后1周,后路间接减压植入物内固定后椎体前后缘高度、Cobb角纠正程度优于后路椎板切除直视下减压内固定,固定后1年,两组患者脊柱后凸畸形纠正程度、神经损伤恢复情况差异无显著意义.说明对于后纵韧带复合体完整的后柱牵张性损伤胸腰椎爆裂骨折应优选后路间接减压植入物内固定进行修复.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椎体成形术病人术前控制性进食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将88例椎体成形术病人按入院顺序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手术前晚正常进食,手术当天早晨开始禁食。观察组手术前晚正常进食,手术当日早晨仍可进食半流饮食,进食量为平时的60%。两组病人术后进食时间相同。比较两组病人术前口渴、饥饿、低血糖、腹部不适的发生情况;术中误吸、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前口渴、饥饿、低血糖、腹部不适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中误吸、术后恶心呕吐等情况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对于择期局麻下行椎体成形术病人,术前2h仍可进食半流质饮食,可减少低血糖、消化性溃疡的发生。  相似文献   
39.
背景:对于后纵韧带复合体完整的胸腰椎爆裂骨折是否需要减压,采用何种复位效果较为可靠,尚缺乏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对比后路间接减压植入物内固定与后路椎板切除直视下减压内固定治疗后纵韧带复合体完整的后柱牵张性损伤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纳入后纵韧带复合体完整的后柱牵张性损伤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48例,其中23例采用后路间接减压植入物内固定修复,25例采用后路椎板切除直视下减压内固定修复。观察固定后并发症、脊柱后凸畸形矫正情况、椎管占位复位和神经损伤恢复程度。 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随访20~25个月,随访期间,采用后路间接减压植入物内固定修复患者的早期并发症发生率、远期残留背痛及活动受限的发生率均低于采用后路椎板切除直视下减压内固定修复的患者;固定后1周,后路间接减压植入物内固定后椎体前后缘高度、Cobb角纠正程度优于后路椎板切除直视下减压内固定,固定后1年,两组患者脊柱后凸畸形纠正程度、神经损伤恢复情况差异无显著意义。说明对于后纵韧带复合体完整的后柱牵张性损伤胸腰椎爆裂骨折应优选后路间接减压植入物内固定进行修复。  相似文献   
40.
目的总结探讨2010年10月至2017年6月经椎弓根体外复位器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40例胸腰椎单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男12例,女28例,年龄为58~75岁,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分别采用2种不同的治疗方案:观察组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对照组采用椎体后凸成形术结合经椎弓根体外复位器。术后对伤椎椎体的容积变化、矢状面Cobb角、疼痛程度视觉类比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骨水泥注射量、骨水泥渗漏率进行统计学分析,并观察术后并发症。结果成功地对40个椎体注射骨水泥,未出现骨水泥毒性反应,未出现脊髓神经损伤症状,无心脑血管系统并发症及肺栓塞发生,无术中死亡。术后椎体容积改变较术前有显著增加(P0.05),且增加度观察组对照组,术后Cobb角显著降低(P0.05),且降低度观察组对照组,术后两组VAS评分均较术前有显著下降(P0.05),术后与术前的VAS评分改善度观察组对照组。术后每个椎体注射骨水泥的量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的骨水泥渗漏率较观察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患者,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结合经椎弓根体外复位器具有优越的生物力学复位性能,能有效恢复并维持脊柱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可克服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椎体高度恢复不足的缺陷,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