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057篇
  免费   3694篇
  国内免费   4598篇
耳鼻咽喉   807篇
儿科学   1043篇
妇产科学   902篇
基础医学   3370篇
口腔科学   2281篇
临床医学   11867篇
内科学   6507篇
皮肤病学   1380篇
神经病学   985篇
特种医学   1934篇
外国民族医学   25篇
外科学   4128篇
综合类   18579篇
预防医学   6016篇
眼科学   694篇
药学   12428篇
  67篇
中国医学   5394篇
肿瘤学   2942篇
  2024年   252篇
  2023年   891篇
  2022年   1056篇
  2021年   1277篇
  2020年   1390篇
  2019年   1446篇
  2018年   785篇
  2017年   1227篇
  2016年   1700篇
  2015年   1977篇
  2014年   3073篇
  2013年   3073篇
  2012年   4331篇
  2011年   4953篇
  2010年   4799篇
  2009年   4968篇
  2008年   5384篇
  2007年   4933篇
  2006年   5150篇
  2005年   4835篇
  2004年   3726篇
  2003年   3011篇
  2002年   2479篇
  2001年   2500篇
  2000年   1732篇
  1999年   1512篇
  1998年   1253篇
  1997年   1246篇
  1996年   1074篇
  1995年   1095篇
  1994年   1025篇
  1993年   501篇
  1992年   678篇
  1991年   593篇
  1990年   515篇
  1989年   401篇
  1988年   196篇
  1987年   154篇
  1986年   90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3 毫秒
31.
高密度脂蛋白是一种高度异质型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因其密度、颗粒大小、电荷和组成成分不同,可分为不同的亚类,不同的亚类对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影响和在胆固醇的逆向转运、抗炎、抗氧化过程所发挥的作用均不相同。综述高密度脂蛋白亚类分布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进展,为进一步阐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机制及寻找抗动脉粥样硬化治疗的新的靶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2.
背景 肺炎克雷伯菌是院内感染常见致病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治疗其感染的“最后一道防线”。近年来由于抗生素尤其是耐碳青霉烯类的过量暴露,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引起的院内感染增加,其检出率亦随医疗技术的进步而逐年增加。CRKP感染后,临床可供选择的敏感抗生素屈指可数,且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死亡率也随之上升。目的 探究CRKP感染患者发生死亡的危险因素,建立CRKP感染死亡风险预测模型,并评估该模型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2017年1月-2019年4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99例CRKP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将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患者作为建模组(n=138),2019年1-4月收治的患者作为验证组(n=61)。将建模组的患者依据离院时状态分为存活亚组、死亡亚组,分别为104例和34例。比较存活亚组和死亡亚组患者一般资料、基础疾病、入院前治疗情况、住院期间并发症、有创治疗情况、初始治疗(3 d)后血生化指标及体温、入院后治疗情况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CRKP感染患者发生死亡的影响因素,并依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的相关系数建立CRKP感染死亡风险预测模型,分别绘制CRKP感染死亡风险预测模型预测建模组及验证组患者发生死亡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 建模组患者死亡率为24.6%(34/138),验证组患者死亡率为24.6%(15/6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住院期间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初始治疗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14分、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是CRKP感染患者发生死亡的影响因素(P<0.05)。CRKP感染死亡风险预测模型回归方程=住院期间并发MODS×2.4+(初始治疗后APACHⅡ评分≥14分)×1.5+使用血管活性药物×2.0。将CRKP感染死亡风险预测模型应用于建模组患者,H-L检验P值为0.866;应用于验证组患者,H-L检验P值为0.807。CRKP感染死亡风险预测模型预测建模组患者发生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51〔95%CI(0.774,0.928)〕,最佳截断值为2.75,灵敏度为84.4%,特异度为76.0%,约登指数为0.584。CRKP感染死亡风险预测模型预测验证组患者发生死亡的AUC为0.966〔95%CI(0.894,1.000)〕,最佳截断值为2.95,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87.0%,约登指数为0.870。结论 住院期间并发MODS、初始治疗后APACHEⅡ评分≥14分、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是CRKP感染患者发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依据上述指标拟合出的CRKP感染死亡风险预测模型对CRKP感染患者预后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33.
目的分析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治疗中采用核苷类药物的治疗价值。方法将本院在2018年1月—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68例纳入研究,以奇偶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行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34例)行核苷类药物治疗,对比两组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HBeAg转阴率14.71%低于观察组44.1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临床指标(ALT、AST、TBIL、ALB、PTA、Child-Pugh)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82%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1.1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治疗中采用核苷类药物可以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升患者的转阴率,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34.
35.
目的:测定南方红豆杉不同组织器官紫杉烷类物质的含量,优选出最佳采收部位,为其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分别采集南方红豆杉植株主干树皮、侧皮、根皮、须根、茎、叶六个组织器官材料,运用HPLC法检测紫杉烷类物质含量,确定其最佳利用组织器官。结果:南方红豆杉四种紫杉烷类在组织中的分布明显地受组织分化的影响,其中10-脱乙酰巴卡亭Ⅲ在叶中最多,7-表-10-去乙酰基紫杉醇在侧皮中最多,紫杉醇、三尖杉宁碱则在根中最多。结论:叶是合成紫杉醇前体物质的主要器官,而皮与根则是合成及积累紫杉醇的主要组织器官。  相似文献   
36.
37.
38.
①论著类文稿字数限制在5000字以内,有中英文摘要,英文表述的内容与中文对应,包括英文文题,全部作者姓名、单位及邮编,英文摘要要符合英文表达习惯,注意正确的语态、时态,关键词5~8个。  相似文献   
39.
了解广州市属技工院校学生艾滋病检测情况,为校内艾滋病防控工作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2018年10月,使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广州市属10所技工院校1 112名学生进行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检测情况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学生主动参与HIV检测的影响因素.结果 广州市属技工院校学生主动进行HIV检测率为10.3%.男性、<18岁、每月生活费>3000元和家庭氛围较差学生的HIV主动检测率(12.1%~24.3%)高于对应组别(6.6%~8.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2.07,7.25,10.73,9.77,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18岁、愿意参加相关预防艾滋病宣传活动、同性恋、支持多个性伴侣和发生过性行为等因素与学生主动进行HIV检测呈正相关(P值均<0.05).结论 广州市属技工院校学生性行为发生率较高、主动进行HIV检测率较低,尤其是男男同性恋.卫生和教育部门应加强学生的艾滋病咨询检测服务和提高学生艾滋病危险感认知,提高学生检测的覆盖率.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美国伯乐550型酶联仪检测原发性肝癌(PHC)患者血清甲胎蛋白(AFP)、角蛋白(CK)19、Dickkopf1表达水平与患者病情诊断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PHC患者40例为PHC组,选取同期良性肝脏疾病患者40例作为良性肝病组,体检健康者40名作为健康对照组以及其他恶性肿瘤患者40例作为其他肿瘤组。比较4组研究对象血清Dickkopf1、CK19与AFP水平;并分析3种指标单独及联合诊断PHC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结果PHC组及其他肿瘤组患者血清Dickkopf1、CK19及AFP水平明显高于其他2组,良性肝病组高于健康对照组,且PHC组AFP水平高于其他肿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项指标联合诊断PHC的准确度及灵敏度明显高于单独检测(P<0.05)。结论AFP、CK19、Dickkopf1联合诊断PHC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对PHC的治疗有重要意义,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