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93篇
  免费   245篇
  国内免费   50篇
耳鼻咽喉   2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30篇
临床医学   468篇
内科学   81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科学   56篇
综合类   916篇
预防医学   18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40篇
  1篇
中国医学   3155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81篇
  2022年   148篇
  2021年   219篇
  2020年   230篇
  2019年   224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200篇
  2016年   200篇
  2015年   199篇
  2014年   405篇
  2013年   370篇
  2012年   368篇
  2011年   381篇
  2010年   273篇
  2009年   171篇
  2008年   192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129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131篇
  2003年   139篇
  2002年   107篇
  2001年   123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4篇
  198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简版:目的:观察艾灸联合局部按摩在压疮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42例压疮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1例。2组均施行常规压疮治疗与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艾灸联合局部按摩护理。比较2组护理总有效率,记录患者的压疮面积和压疮愈合时间,观察2组治疗前后诺顿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95.24%,高于对照组的61.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32.
2003年来,我们用艾灸百会及涌泉穴治疗输液反应收到满意效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共64例,均为我院住院患者。男34例,女30例;年龄22~68岁,平均45岁。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性别、年龄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临床表现为多在输入液体100~200m L时突然发生寒颤,继而出现高热反应,少数可表现为皮肤瘙痒、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甚至出现气急、胸闷、喉水肿等。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中成药与中草药以及联合用药治疗褥疮的临床分析,并总结临床经验。方法本研究从2013年7月—2014年7月期间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褥疮患者中,随机抽取90例,平均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采用中成药云南白药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草药丝瓜叶粉治疗,治疗组采用艾灸与艾灰外敷治疗。评价三组患者不同治疗后的愈合天数和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褥疮愈合天数为(7.5±0.56)天,明显低于对照组和观察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和观察组(P0.05),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艾灸与艾灰外敷联合用药治疗褥疮在临床上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患者褥疮创伤面愈合较快,副作用少,安全性高,能够明显减轻患者痛苦,降低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4.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分析艾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用穴规律。方法:通过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PubMed、SCI及Embase数据库检索近10年的相关艾灸治疗面瘫的文献,运用EXCEL建立文献数据库,SPSS19.0、Clementine12.0软件对其进行聚类分析及关联规则分析法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99篇,入选腧穴59个,累计使用频次965次,主要归属于手足阳明及少阳经;频率最高的穴位为翳风、颊车、地仓、下关、阳白,部位以头面颈部为主;聚类分析中的主要类群为翳风-牵正、足三里、承浆-人中-风池、地仓-阳白-颊车;关联规则分析主要为地仓→阳白-翳风、地仓→阳白-颊车、颊车→下关-地仓、地仓→阳白、地仓→迎香。结论:通过数据挖掘发现艾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选穴基于古代经络系统及现代面神经解剖理论,重视头面部穴位及交会穴,再根据面瘫的受损程度及部位选取固定组合行巩固治疗。  相似文献   
35.
孙丽  高毅 《新中医》2020,52(3):79-82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调经汤联合艾灸治疗人工流产术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WF)和血栓素A2 (TXA2)的影响。方法:将92例人工流产术后月经过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雌激素和孕激素周期治疗方案,观察组采用补肾活血调经汤联合艾灸进行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经周期;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治疗前后患者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中医候证积分、性激素水平[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促黄体酮生成素(LH)、催乳素(PRL)]、血清vWF和TXA2水平变化。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5.65%,对照组为60.8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患者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均较治疗前均明显增加(P 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2组患者经色经质、乳房胀痛、腰膝酸软积分和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 0.05);且观察组各项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2组FSH、LH、E2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 0.05),PRL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0.05);且观察组上述各项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vWF、TXA2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 0.05),且观察组两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为6.52%,对照组为15.22%,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调经汤联合艾灸能有效改善人工流产术后月经过少症状,增加子宫内膜厚度,同时降低患者血清中vWF和TXA2水平,提高临床疗效,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6.
张荷 《家庭医生》2020,(10):42-42
有的人拉不出,有的人止不住一每天出门后,便意袭来,经常要四处找厕所,憋得难受。短时间如此,也就罢了,常年总这样,就要考虑是慢性泄泻了。临床上,凡是每天排便次数超过3次以上,持续时间超过2个月,即属慢性泄泻,多见于脾胃虚弱者和老年人。中医认为,其病机多为脾胃虚弱、肾阳虚衰。湿邪易伤脾胃,致脾胃虚弱,不能运化水谷,水谷停滞于肠道,清浊不分,混杂而下就出现了泄泻。年老者体衰,肾阳不足,不能温养脾胃,从而出现运化失常而致泄泻。临床上用中医传统艾灸疗法治疗慢性泄泻,可取得较好效果,该法也可应用于居家自疗。  相似文献   
37.
目的:采用代谢组学的方法观察正常及疾病状态下,艾灸"足三里"对胃组织代谢产物的影响,从代谢组学角度探讨阳明经穴位与胃之间相对特异性联系的基础。方法:将56只SD大鼠分为正常组、正常+艾灸组、模型组、模型+艾灸组,每组14只。通过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联合乙醇灌胃、饥饱失常法复制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大鼠模型。正常组和模型组不予以治疗,正常组+艾灸组和模型组+艾灸组予以艾灸"足三里""中脘"穴治疗,每次15min,每日1次,共2周。HE染色观察大鼠胃组织病理变化,核磁共振氢谱(1 H NMR)技术检测胃组织代谢物并用Chenomx NMR Suite软件分析所得数据。结果:模型组大鼠胃组织病理改变符合CAG病理诊断标准,模型+艾灸组大鼠胃组织病理改变较模型组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组织中的乳酸、谷胱甘肽、N-乙酰天门冬氨酸、尿苷二磷酸葡萄糖、肌糖升高(P0.05),亮氨酸、甜菜碱、磷酸胆碱、尿嘧啶降低(P0.05);艾灸"足三里"后浓度发生逆转的代谢物有谷胱甘肽、N-乙酰天门冬氨酸、磷酸胆碱、尿嘧啶(和模型组比较,P0.05)。与正常组比较,正常+艾灸组胃组织中的肌醇升高(P0.05),而3-羟基丁酸、丝氨酸、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降低(P0.05)。结论:从代谢组学角度证明了胃经穴位与胃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对特异性联系,谷胱甘肽、N-乙酰天门冬氨酸、磷酸胆碱、尿嘧啶等差异性代谢物可能是介导艾灸胃经穴位产生效应的代谢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38.
目的 通过UHPLC-Q-TOF-MS代谢组学探讨艾灸关元穴对老年大鼠肾代谢物的影响,进而为艾灸关元穴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方法 将8月龄SD雄性大鼠设为成年对照组(8只),21月龄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老年对照组(8只)、老年金匮肾气丸组(7只)、老年艾灸组(8只)。老年金匮肾气丸组每日按体重给药,老年艾灸组每日艾灸关元穴15 min,均每周5天。实验持续13周后检测大鼠肾组织线粒体呼吸耗氧速率、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以及血清肾功能指标,观察肾脏病理变化,结合UHPLC-Q-TOF-MS技术对大鼠的肾组织进行代谢轮廓分析,筛选代谢差异物并进行鉴定。结果 与老年对照组比较,老年艾灸组大鼠肾线粒体的呼吸耗氧速率和SDH酶的活力显著提高(P<0.01)。代谢组学结果显示,肾组织中筛选出13个共同差异化合物,分别是丁酸十二烷基酯、亚油酰胺、5-甲基四氢叶酸、PC(16∶0/22∶5(7Z,10Z,13Z,16Z,19Z))、6,8-二羟基嘌呤、1,2,3-丙烷三羧酸、3-(4-甲氧基苯基)-2-氧代丙酸、吲哚-3-乙酰甘氨酸、亚麻油酸、9,10-环氧十八烷酸、二十二碳五烯酸(22n-6)、牛磺胆酸、LysoPS (18∶0/0∶0)。结论 艾灸关元穴可通过调控老年大鼠的牛磺酸和亚牛磺酸代谢、α-亚麻酸代谢、亚油酸代谢、甘油磷脂代谢来调节肾的能量代谢。  相似文献   
39.
《临床医学工程》2019,(6):805-806
目的探讨痛风患者应用酸脂清胶囊与艾灸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102例痛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酸脂清胶囊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酸脂清胶囊联合艾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IL-10以及IL-4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hs-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酸脂清胶囊联合艾灸疗法治疗痛风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0.
高脂血症作为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病理基础,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产生。艾灸作为中医治疗疾病的常用方法,随着几千年来的不断发展,逐渐衍生出各种各样的灸法。现临床使用的降脂药虽有显著疗效,但同时伴有不良反应。近年来,随着艾灸治疗高脂血症的研究不断深入,表明艾灸能有效降脂,但鉴于高脂血症亚型诊断分类和纳入标准及艾灸使用方法不一,尚未形成统一的行业共识。因此,基于艾灸治疗高脂血症的研究现状,仍需进一步疗效观察及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