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9篇
综合类   12篇
眼科学   4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目的回顾性分析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网膜脱离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手术疗效。方法2000年10月~2005年11月接诊11例(11只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网膜脱离患者。老年性白内障9只眼,均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其中1只眼后囊膜破裂。外伤性白内障2只眼,1只眼后囊膜破裂植入悬吊型人工晶状体,1只眼为玻璃体切除术后,植入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术后出现视网膜脱离的时间:后房型人工晶状体为术后1~48月,外伤者分别为术后36~48月。对6只眼裂孔较小未出现明显PVR的患者行外路视网膜脱离手术,冷凝裂孔,巩膜外环扎加外垫压。5只眼作玻璃体切除术,其中1只眼联合环扎术,4只眼注入硅油,2只眼取出人工晶状体。结果术后随访2月~5年,视网膜均复位。结论对于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网膜脱离应散瞳详细查找裂孔,并根据裂孔大小、数量及PVR程度分别采用外路和内路手术,可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32.
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增殖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回顾性分析玻璃体切除治疗增殖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谱(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的疗效。方法 对34例(40眼0PDR患者(IV期10眼,V期14眼,VI期16眼)行常规扁平部三切口闭合式玻璃体切除术,同时根据病情分别行晶状体超声粉碎晶状体切除、视网膜复位、眼内激光、硅油注入等。结果 随访3~36mo(平均18.5mo),术后脱盲率47.50%  相似文献   
33.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是常见的眼底病变,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可观察到CSC视网膜色素上皮(RPE)水平的"墨渍"状,"炊烟"状等不同状态的渗漏[1].二维光相干断层扫描(OCT)可显示CSC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和RPE脱离反光带等视网膜横截面图像特征[2],但二维OCT只能反映单一视网膜切面,无法提供整个视网膜神经上皮层脱离区域的RPE脱离状况.  相似文献   
34.
本文报告了65眼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眼内植入术后屈光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术后矫正视力在0.5以上者占93.84%。术前计算的IOL屈光度和实际植入度数相比较,虽然多植入了0.48D,但术后仍有23.1%呈轻度远视状态。IOL植入术后,顺规则性散光占86.7%。3个月内80%的患者有减少的趋势,平均减少1.41±1.29D。术后半个月-1个月时变化速度较快。2-3个月时速度减慢。  相似文献   
35.
Nd:YAG激光治疗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后囊膜混浊的视力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告243例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后后囊膜混囊者,应用美国COHERENT公司生产的Nd:YAG激光行后囊膜切开术。术后增视率为91.2%,脱残率由治疗前的40%增至82%。对治疗后视力仍低于0.05的5例患者进行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36.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是常见的眼底病变,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可观察到CSC视网膜色素上皮(RPE)水平的"墨渍"状,"炊烟"状等不同状态的渗漏[1].二维光相干断层扫描(OCT)可显示CSC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和RPE脱离反光带等视网膜横截面图像特征[2],但二维OCT只能反映单一视网膜切面,无法提供整个视网膜神经上皮层脱离区域的RPE脱离状况.  相似文献   
37.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是常见的眼底病变,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可观察到CSC视网膜色素上皮(RPE)水平的"墨渍"状,"炊烟"状等不同状态的渗漏[1].二维光相干断层扫描(OCT)可显示CSC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和RPE脱离反光带等视网膜横截面图像特征[2],但二维OCT只能反映单一视网膜切面,无法提供整个视网膜神经上皮层脱离区域的RPE脱离状况.  相似文献   
38.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是常见的眼底病变,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可观察到CSC视网膜色素上皮(RPE)水平的"墨渍"状,"炊烟"状等不同状态的渗漏[1].二维光相干断层扫描(OCT)可显示CSC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和RPE脱离反光带等视网膜横截面图像特征[2],但二维OCT只能反映单一视网膜切面,无法提供整个视网膜神经上皮层脱离区域的RPE脱离状况.  相似文献   
39.
目的 分析探讨玻璃体切除术治疗急性视网膜坏死 (acute retinal necrosis,ARN)晚期并发全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4例 (4只眼 ) ARN晚期并发全视网膜漏斗状脱离、周边融合性视网膜坏死、蜂窝状裂孔患者行玻璃体切除术 ,术中彻底切除玻璃体 ,并经巩膜外顶压切除基底部玻璃体 ,36 0°切除坏死视网膜 ,复位赤道部视网膜 ,在正常视网膜上做 36 0°3~ 5排眼内光凝 ,注入硅油。3只眼联合行晶状体切除。4只眼均未行巩膜外环扎及加压。结果  4只眼随诊 6~ 34个月 ,术后视力 0 .0 2~ 0 .2者 4只眼 ,视网膜在位。随访期间 3只眼已行硅油取出术。结论 视网膜脱离是 ARN晚期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 ,是导致失明的主要原因。玻璃体手术是该类视网膜脱离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并发视网膜下膜的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2006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收治并发视网膜下膜的裂孔性视网膜脱离32例(34只眼),术前视力0.02~0.50,其中≤0.10者27例(29只眼,占93%)。裂孔为下方锯齿缘截离者7例(9只眼);其余均为萎缩孔。裂孔位于颞下方15例(15只眼),颞上方6例(6只眼),鼻上方3例(3只眼),鼻下方1例(1只眼)。行单纯视网膜复位术,给予巩膜外环扎、冷凝,19例(20只眼)行视网膜下放液,其中包括7例锯齿缘截离病人。结果随访3~24个月,34只眼裂孔封闭,视网膜复位。视力提高0.02~0.20。结论单纯视网膜复位术治疗并发视网膜下膜的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可获得较高的视网膜解剖复位率,但视网膜功能恢复受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