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6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26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6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感觉门控P50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感觉门控 (sensorygating)是大脑一种正常功能 ,指大脑能抑制无关的感觉刺激输入。广义的解释为大脑对传入感觉刺激敏感性的调节能力[1] 。此过程通过滤掉无关刺激使大脑更高级的功能不被感觉刺激所超载。感觉门控的缺损能导致无关刺激超载 ,大脑受到大量无关刺激的超载可导致与注意有关的各种精神症状[2 ] 。感觉门控是一个多时相操作活动 ,常用诱发电位范式来测量。听觉诱发电位P5 0是最常用的一种。P5 0属于一种中潜伏期诱发电位 ,是出现在听觉刺激后 30~ 90ms间的一个正相波。当给予受试者较短刺激间隔的重复刺激时 ,…  相似文献   
32.
精神分裂症血清一氧化氮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一氧化氮 (NO)浓度 ,与临床症状的关系。1 对象和方法为 1999年 8月~ 2 0 0 0年 7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就诊病人 ,均符合CCMD 2 R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 ,年龄 16~ 4 5岁 ;排除严重躯体疾病和感染性疾病 ,无酒及其他精神活性物质滥用史 ,除外妊娠期、哺乳期患者。共 4 2例 ,按病程分急性组 14例 ,男 8例 ,女 6例 ;平均年龄 (2 5 4± 6 6 )岁 ;均为首次发病 ,病程 <2年。慢性组 2 8例 ,男 13例 ,女 15例 ;平均年龄 (39 0± 7 9)岁 ;病程均 >3年 ,为残留期或衰退期病人。对照组 18例 ,为同期山西医科大学…  相似文献   
33.
精神疾病中的睡眠障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精神疾病患者中睡眠障碍极为常见,但对其研究相对较少,相关的综述文献较少该文对常见精神疾病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重点在于多导睡眠图指标的改变。  相似文献   
34.
认知性电位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近年来 ,认知功能障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它影响患者的生活、社交及工作能力 ,影响病人的远期结局[1] 。而认知性电位 (cognitivepotentials ,CP)研究也随之成为精神科、神经科、老年科、小儿科、心理学的热点 ,为“窥视”人们的认知活动提供了一条较为有效、无创性的途径。其中 ,P3 0 0是研究最多也是较为经典且成熟的一种认知性电位。P3 0 0是通过受试者对具有重大信息意义的刺激信号 (常用听觉“odd -ballparadigm”来作为刺激 )作出认知时 (诸如默记或按键反应 )从头皮上记录到的诱发电位 ,…  相似文献   
35.
精神疾病中的睡眠障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精神疾病时睡眠障碍发生率很高 ,两者的生理基础常相互有关。、白培深 (导师 ) ]1 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患者有慢波睡眠 (SWS)与快眼动睡眠 (REMS)两方面异常。有人认为精神分裂症有原发性慢波睡眠异常 ,且与某些临床症状有关。有报道初发未服药的精神分裂症组较对照组δ睡眠时间减少 ,δ波数量减少 ,30名患者中的 19名δ功率下降 ,这种δ异常在 1~ 2Hz段尤为明显[1] 。服用抗精神病药 3~ 4周后 ,非快眼动睡眠第 4期 (S4 )未见明显改变 ,推测SWS减少是精神分裂症持久的特征性改变[2 ] 。有研究认为 ,精神分裂症睡眠δ波与阴性症状关…  相似文献   
36.
10省市抗精神病药使用现况的调查   总被引:43,自引:4,他引:43  
目的调查中国10省市精神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使用现状.方法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各省分为五个经济发展等级,以一定的抽样比例,选择10个省市的46家精神疾病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精神科的4 779例住院和门诊精神分裂症患者,于2002年5月20~24日用自制调查问卷进行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的现况调查.结果 (1)在4 779例患者中,门诊为1 969例(41.20%),住院为2 810例(58.80%).与门诊患者比较,住院患者中的男性患者比例高、年龄大、病程长、公费医疗比例高(均P<0.01).(2)使用频率在前六位的药物依次是氯氮平、利培酮、舒必利、氯丙嗪、奋乃静和氟哌啶醇.换算为氯丙嗪等效剂量后,治疗剂量为12.5~4 125 mg/d,平均(365±253)mg/d.其中住院患者的使用剂量[(409±274)mg/d]高于门诊患者[(300±201)mg/d;F=223,P<0.01].(3)2 617例次(54.99%)使用典型抗精神病药,2 940例次(61.78%)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包括氯氮平在内).312例接受长效抗精神病药.3 523例(74.03%)接受单一抗精神病药治疗,1 236例(25.97%)联合使用2种及其以上抗精神病药.(4)常见的合并治疗药物有抗胆碱能药、β-受体阻断剂、苯二氮NFDA3类药、抗抑郁药和心境稳定剂.结论国内精神分裂症药物处方方式逐渐以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占主流,经济负担和患者的症状表现对精神药物的处方方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37.
10省市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药物治疗的现况调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了解国内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精神药物的治疗现状。方法按一定的抽样比例,选择10个省市46家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精神科同时进行药物处方方式的调查。结果(1)在558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躁狂相472例(84.6%),抑郁相86例(15.4%);555(99.5%)例患者接受精神药物治疗。(2)主要治疗药物为心境稳定剂(80.7%),404例(72.8%)患者使用了抗精神病药。(3)躁狂相患者以心境稳定剂(84.7%)和抗精神病药(81.4%)单一或联合治疗为主,抑郁相患者单一或联合使用抗抑郁药的频率较高(80.2%)。(4)联合两种及其以上药物治疗者占80.2%。(5)145例(26.1%)患者合并使用了苯二氮Zhuo类药。结论国内双相情感障碍药物处方方式与国内外的指南推荐方案基本相符;双相障碍抑郁相抗抑郁药使用频率较高,有待于将来的临床实践论证。  相似文献   
38.
目的 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急性期事件相关电位P300成分变异及其恢复期的变化。方法 应用美国Nicolet Bravo大脑电生理仪,检测1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及17例健康对照的P300成分,并观察精神分裂症患者用药治疗4周后P300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对照相比精神分裂症组在四个记录区(C3、C4、Cz、Pz),靶波幅P300均显著下降,P300潜伏期均未见明显差异。患者用药治疗4周后尽管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但与用药前比较P300波幅、潜伏期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P300成分各脑区的广泛变异,P300波幅降低可能是一稳定的素质标记。  相似文献   
39.
七十年代末,我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由此而诞生了独生子女大军,其“先头部队”已进入中学、大学,有的已进入了社会,城市的小学可以说是青一色的独生子女天下。就人口结构来讲,这一特殊群体的异军突起已经引起了许多社会科学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因为今日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如何在一定意义上讲关系到今后几代人,甚至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和非独生子女相比,因“独生”这一特点,便决定了该群体的一些独特的心理特点。据国内外许多学者研究,大致归纳有如下两方面。其一就整体而论,独生子女较非独生子女智力发育好,水平  相似文献   
40.
2006年我国十省市抗精神病药处方方式的现况调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调查2006年我国10省市抗精神病药处方方式;分析4年间我国抗精神病药处方方式的变化趋势.方法 按照作者2002年的调查方法,选择10省市41所精神疾病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精神科的5898例精神分裂症门诊和住院患者,于2006年5月22-28日使用自制修订的调查问卷进行精神分裂症处方方式的现况调查.结果 (1)5898例患者中,门诊患者为2716例(46.0%);住院患者为3182例(54.0%);男3041例(51.6%),女2803例(47.5%),缺失54例数据.(2)99.1%的患者接受了抗精神病药治疗,使用频率在前7位的药物依次为:氯氮平(31.7%),利培酮(30.5%),舒必利(14.5%),氯丙嗪(10.8%),奋乃静(9.2%)、喹硫平(7.2%),氟哌啶醇(5.8%).换算为氯丙嗪等效剂量后,住院患者平均药物剂量显著高于门诊患者.(3)72.7%的患者使用第2代抗精神病药治疗;第1代抗精神病药的使用频率为38.3%;6.19%的患者接受了长效药物治疗.(4)75.6%的患者接受了单一非长效抗精神病药治疗;24.4%的患者联合使用2种或2种以上抗精神病药.(5)54.1%的患者联合了抗胆碱能药、苯二氮革类、β-受体阻断剂、抗抑郁药和心境稳定剂,主要用于控制不良反应或增效治疗.结论 第2代抗精神病药已经成为我国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主流药物,反映出精神分裂症治疗理念和治疗技术的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