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在T1和T2分期胃癌的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术前常规胃镜检查和MDCT检查的149名(男女=9653;32~86岁,平均62岁)155例原发性胃癌病灶为研究对象.为了得到良好的MDCT仿真胃镜图像扫描前用产气粉使胃适当充盈,通过前臂静脉注入非离子型造影剂120 ml,速率为2~3 ml/s,药物进入后60 s开始进行横断位扫描.所有胃癌经手术及术后病理证实T1和T2分期原发性胃癌(92例为T1期,63例为T2期),MDCT检查和手术日期之间的间隔为16 d.通过MDCT横断面和MPR方法进行术前T分期的评估及肿瘤浸润深度评价,通过类似于胃镜的MDCT VE图像进行胃腔内病变区胃黏膜形态特点的分析.结果 MDCT对T1和T2分期原发性胃癌的横断面和MPR重建及VE图像对胃癌检出率各为71%(65/92)、80%(74/92)、96%(88/92)和90%(57/63)、97%(61/63)、98%(62/63).在T1和T2分期胃癌的3.75 mm层厚横断面和MPR图像检出率(P<0.05)有统计学差异.92例早期胃癌中3.75 mm层厚横断面图像对黏膜层病变的诊断率为63.8%(30/47)、黏膜下病变的诊断率为77.7%(35/45),MPR图像对黏膜层病变的诊断率为65.9%(31/47)、黏膜下病变的诊断率为95.6%(43/45)(P<0.05).63例T2期原发性胃癌中横断面图像对肌层和浆膜层病变的诊断率各为88.8%(32/36)和92.5%(25/27),MPR图像对肌层和浆膜层病变的诊断率各为94.4%(34/36)和100%(27/27)(P>0.05).VE方法能清楚地显示横断面图像和MPR图像均未能发现的IIa+IIc型4例,IIc型6例,IIa型3例,IIa+IIb型1例,I型1例胃癌.结论 MDCT横断面图像和MPR图像加上VE图像对术前T1及T2期胃癌可提供较高的诊断准确率,有效地指导手术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32.
临床资料:全组80例,男35例,女45例,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48岁。80例均经临床确诊为血管性头痛。治疗前均停用其他止痛药物,给西比灵胶囊口服,前3天于头痛发作早期口服西比灵胶囊10mg,如头痛无缓解,2小时后再服10mg,3天后改为10mg,每日1次,睡前服用,30天为1个疗程。 治疗结果:疗效分优、良、可;优:服药后头痛在半小时内消除或减轻85%,而后继续减轻,3天内完全消失,疗程内不再发作;良:服药后头痛在半小时内减轻85%~60%,以后再继续减轻,疗程内头痛持续时间或频繁发作次数较以往减少;可占10%,总有效率90%,副作用小,为轻度嗜睡乏力、  相似文献   
33.
1 病历摘要患者男,46岁,因阵发性腹痛、腹胀6周余,加重6d于1999年3月5日入我院.住院号:11638.病人腹痛、腹胀反复发作,间隔为5d~6d,无腹泻及脓血便,睡眠饮食欠佳.既往无结核病及肝炎病史.查体:WBC6.9×109,Hb126,N0.75,Ly0.25.便潜血(-).全消化道钡餐透视可见小肠充气扩张,并见多个液平面,肠壁僵硬.腹部CT显示小肠扩张,亦可见多个液平,空肠肠腔节段性轻度狭窄,肠管对称性环形增厚呈"双晕征".患者术后腹痛、腹胀明显缓解.术后病理示:小肠粘膜呈裂缝状浅溃疡,粘膜下层和浆膜下可见大量淋巴细胞浸润,肠壁及肠系膜增厚,并见淋巴结肿大.诊断:节段性肠炎(即克隆病).  相似文献   
34.
目的 分析糖尿病足(DF)患者胫神经、足底内侧神经及足底外侧神经CT形态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33例2型糖尿病并发DF患者共66足(DF组)行CT检查,并与年龄、性别匹配的36例(36足)单侧足部创伤患者的非创伤侧足(NDF组)进行对照。通过CT后处理技术观察同层胫神经远端、足底内侧神经及足底外侧神经的形态,并分别测量A1(胫神远端测量点)、A2(足底内侧神经近端测量点)、A3(足底内侧神经远端测量点)及A4点(足底外侧神经测量点)相应神经前后径及左右径。比较2组间各测量点前后径及左右径的差异。结果 DF足底神经(胫神经远端、足底内侧神经神经、足底外侧神经)增粗(52/66,78.79%),神经边缘模糊(51/66,78.78%)。DF组测量点A1、A2、A4前后径及左右径均大于NDF组(P均<0.01),2组间测量点A3前后径及左右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DF足底神经增粗、模糊;应用CT后处理技术可完整连续地显示神经形态,并测量神经径线,为临床诊断DF提供更多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