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39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9篇
肿瘤学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T细胞亚群和TNFα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T细胞亚群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与慢性乙型肝炎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和ELISA法检测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细胞亚群和TNFα,并与40例健康者进行对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D3^+细胞和CD4^+细胞明显减少,CD8^+细胞明显增高,CD4^+/CD8^+比值下降,TNFα含量明显增高。结论检测T细胞亚群和TNFα有助于了解患者免疫状态,并可作为病情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32.
本文按益气养阴法则制成肝复灵膏,对25例乙型慢活肝患者进行3~12个月治疗,其中6例作了肝穿刺,对照治疗前后细胞学与超微结构的变化,从临床、生化、免疫、光镜、电镜观察结果表明,肝复灵膏有益气养阴功能,稳定 SGPT,调节 B 细胞功能反应,使血清中γ球蛋白,IgG、IgM 趋向稳定,肝细胞变性坏死现象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33.
本文结果表明桃仁提取液合人工虫草菌丝对肝炎后肝硬化异常的免疫机能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经治疗后能提高患者淋巴细胞转化率、周围血中CD_3~ 与CD_4~ 百分率、NK细胞活性以及血清补体C_3、C_4水平;降低血清中IgG、IgA、SSIgA含量;并能促进血中CIC的消除。  相似文献   
34.
本文建立了测定类风湿因子(RF)总量的双抗原夹心法和测定IgG-RF的间接法。用于临床检测表明,100名献血员中有3例RF总量测定为阳性。97例类风关患者中72例阳性(阳性率75.3%)。132例健康老年人中5人阳性(阳性率3.8%)。IgG-RF测定结果:120例正常人和132例健康老年人均为阴性97例类风关病人中有7例阳性(阳性率7.2%)。  相似文献   
35.
36.
本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狼疮危象10例,并与西医治疗10例作对照。结果中西医结合组7例有效,西医组5例有效。危象缓解平均时间则分别为7天与15天。本文认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缩短病程,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37.
近年来,对中医虚证理论的研究,探讨其物质基础的研究做了大量的探索工作,有从植物神经系统或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失调进行研究,亦有从细胞水平乃至分子水平来探索其物质基础。本文就虚证肺癌病人血清中微量元素铜、锌及细胞免疫功能进行测定,研究其含量变化,探讨其与虚证的关系。  相似文献   
38.
前列环素 (PGI2 )静注治疗肺动脉高压有效 ,但因可降低血压而不能广泛应用。吸入PGI2 亦可降低肺动脉压 ,改善氧合作用 ,且无血压降低 ,已有用于新生儿的报告。但迄今尚无一氧化氮 (NO)和PGI2 同时吸入的报告。作者对吸入NO无效的 4例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 (PPHN) ,吸入PGI2后获较好疗效。研究足月PPHN4例 (其中 3例为胎粪吸入综合征 ,1例为特发性PPHN)。在外院行机械通气和吸入NO等治疗无效 ,故转入新生儿加强护理病房 (NICU)。心脏超声检查未见异常。入住NICU后 ,予以高频振荡通气 ,吸入NO ,静滴多巴胺和米力农等以维持…  相似文献   
39.
40.
炎症在心血管病(CVD)的发生和进展中起重要作用。CVD的危险因子引起血管内皮细胞呈现炎症表型,证实CVD是慢性炎症过程。这些激活的内皮细胞表现氧化应激和对循环白细胞粘附性增加。近年来发现,血小板、血管紧张素Ⅱ和CD40/CD40L信号系统参与CVD的病理机制。这些因子与氧化应激、粘附分子联合有助于解释CVD中凝血与炎症的结合,亦有可能提供CVD治疗干预的多个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