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8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66篇
耳鼻咽喉   17篇
儿科学   14篇
妇产科学   36篇
基础医学   91篇
口腔科学   17篇
临床医学   291篇
内科学   196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49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99篇
综合类   739篇
预防医学   283篇
眼科学   34篇
药学   298篇
  1篇
中国医学   264篇
肿瘤学   6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126篇
  2010年   99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121篇
  2006年   118篇
  2005年   127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86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64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5篇
  1965年   4篇
  1959年   1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目的 运用经典测量理论与项目反应理论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生命质量量表QLICD-PU(V2.0)的条目进行分析与评价,为量表的改进与完善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QLICD-PU(V2.0)对17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测评,采用经典测量理论中的变异度法、相关系数法、因子分析法、克朗巴赫系数法,同时应用项目反应理论中的Samejima等级反应模型计算每个条目的难度、区分度系数和信息量,来评价QLICD-PU(V2.0)量表条目的质量。结果 经典测量理论结果提示QLICD-PU(V2.0)共性模块中变异法计算在总的41个条目中条目标准差小于0.90的有7个; 在总的41个条目中有9个条目与其所在领域的相关性比较低; 项目反应理论结果显示所有条目的区分度较好,取值范围均在1.01~1.69; 在总的41个条目中33个条目的难度系数取值范围在-3.94~3.70,且随着难度等级(B1→B4)的增加呈现出单调递增的趋势; 共性模块条目的平均信息量均较好,特异模块的平均信息量不太理想。结论 QLICD-PU(V2.0)量表所有条目区分度,大部分条目的难度以及共性模块平均信息量比较好,量表具较好的信度,但仍然有部分条目有待进一步修订并验证效果。  相似文献   
32.
目的分析实施DRG付费对患者住院费用及服务的影响,为医疗机构提出运行建议。方法利用医院质量监测系统(HQMS),在全国东部、中部、西部3个地区的16个省(市)376家三级医院中选取患者1 064 314人次,通过双重差分法分析DRG付费实施对患者住院费用及服务的影响。结果DRG付费实施后,患者总费用降低了3.05%(β=1-e-0.03,P=0.01)、自付费用增长了28.11%(β=e0.33-1,P=0.02)、医疗费用降低了5.13%(β=1-e-0.05,P=0.04)、药品费用降低了5.13%(β=1-e-0.05,P=0.01)、平均住院日缩短了4.08%(β=1-e-0.04,P<0.01),而对患者住院检查费用、耗材费用、是否使用抗生素、31天是否再住院、是否手术的影响不显著。结论实施DRG付费能够合理控制患者住院费用增长,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建议医疗机构进一步简化流程,提高床位周转率,关注高CMI值患者费用,优化临床路径,确保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3.
应用原位杂交方法,以地高辛标记的cDNA探针检测6例正常子宫内膜、14例增生性子宫内膜和30例子宫内膜腺癌组织石蜡包埋标本中MDM2基因mRNA的表达,运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MDM2和p53基因的蛋白表达。结果表明p53基因在正常、增生性及癌变子宫内膜组织中表达率依次增高,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其表达水平与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相关(P<0.05)。MDM2基因在增生性内膜中较癌变内膜表达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MDM2基因的mRNA与蛋白表达具很好的相关性(P<0.01)。认为p53与子宫内膜癌的形成相关。MDM2可能与子宫内膜组织异常增殖有关。在子宫内膜增生及癌变组织中可能存在p53对MDM2在转录水平的调控。  相似文献   
34.
目的:系统评价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过程中针灸对卵巢低反应(POR)患者妊娠结局和卵巢功能有效性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PubMed、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检索针灸治疗POR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8月31日。采用RevMan 5.4软件对纳入研究进行偏倚风险评价和数据分析,并进行GRADE证据质量评价。结果:共纳入8个RCT,包括53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组比较,针灸+IVF-ET组可提高POR患者临床妊娠率(RR=1.58,95%CI为1.03~2.42,P=0.04),增加获卵数(MD=1.16,95%CI为0.47~1.85,P=0.001)和窦卵泡数(MD=0.93,95%CI为0.06~1.8,P=0.04),降低促卵泡素(FSH)水平(SMD=-0.29,95%CI为-0.50~-0.08,P=0.007),但2组在提高受精率、优胚率、降低促黄体素(LH)水平、提高抗米勒管激素(AMH)水平、降低促性腺激素(Gn)用量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现有证据表明,针灸可提高接受IVF-ET助孕的POR患者临床妊娠率,增加获卵数和窦卵泡数,降低POR患者的FSH水平。由于纳入研究数量较少且存在一定的偏倚风险,本研究结论后续仍需要高质量研究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35.
糖尿病人可产生抗胰岛素现象,其中以黑棘皮病者最为突出,国内报道较少,现将我院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6.
1151株革兰氏阴性杆菌的耐药谱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方青容  代德敏  鲜艳  袁庆  张凤  蒋妤 《重庆医学》2000,29(3):234-236
长期以来,感染一直是医院临床科室工作的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而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在细菌感染性疾病中占多数,特别是近几年发现某些革兰阴性杆菌可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有这类细菌引起医院感染暴发的报道。越来越多的原来可以用的抗生素对付的感染性疾病无法治疗。便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控制受到严重威胁。这类酶的出现是原来敏感菌株通过垂直和平行传播(不同菌种、同种菌种间),而且耐药性可扩散也可流行[1]。为了解近期细菌的分布及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我们对本院1994年1月~1998年12月送检标本培养中检出的1151株革…  相似文献   
37.
肖贵全  房秀生 《重庆医学》2000,29(6):545-546
为提高小儿麻醉的安全性 ,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对1995年 4月~ 1999年 11月间行腭裂修复术 10 0例 12岁以下的小儿行气管内麻醉作一分析。小儿麻醉的关键在于术中管理 ,术后适时拨管 ,保证了术中及术后小儿的安全性。本组病例无死亡。1 临床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0 0例中男 6 7例 ,女 33例 ,6岁以下 6 5例 ,7~ 12岁 35例 ,学龄前儿童占总数 5 5 % ,手术时间最长 5小时 2 0分 ,最短时间 2小时 40分。2 术前准备2 1 患儿住院后经胸透及常规检查 ,有呼吸道感染者必须控制后方能进行手术。本组绝大多数患儿术前情况良好 ,少数…  相似文献   
38.
医疗机构评审是国务院和四川省人大发布的《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的实施对医院而言,我们视为守法的行为。我院从一九九七年起,以医院评审为契机,以评审标准为指南,以四川省卫生厅举办的“医院管理干部学习班”的医院管理知识为指导,在临床科室的“三化”(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建设中,本着“简化、优化、统一、协调”八字原则,不断加强临床科室资料的规范化管理。临床科室是医院医疗的基本单位,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出医院医疗水平的高低[1]。临床很多医疗工作都需要通过文字资料反映,尤其是在医院分级评审过程中,更需…  相似文献   
39.
40.
穴位注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房繄恭  于雯  房平瑜 《四川中医》2003,21(12):88-89
为探讨和分析穴位注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及其机制 ,运用穴位注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44例 ,有效率 93 3 %。西药治疗组 46例 ,有效率 93 5 %。经统计学处理 ,穴位注射组与西药治疗组比较 ,近期疗效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其复发率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