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2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5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26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42篇
内科学   22篇
神经病学   38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64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1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目的了解湖南岳阳癫痫患病率及治疗缺口,为开展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级整群随机抽样方法确定调查人群,运用WHO建议的癫痫流行病学专项调查问卷,采用国际统一的癫痫诊断标准,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入户调查,调查确诊或可疑为癫痫者均经神经科医师再次访查确诊。结果共调查32059人,确诊癫痫患者143例,癫痫患病率为4.5‰。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P<0.05)。年龄组患病率分布存在20岁年龄组(8.4‰)和60岁年龄组(5.4‰)两个高峰。农村患病率明显高于城市(P<0.05)。继发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占大多数(63.4%)。活动性癫痫的治疗缺口93.4%。结论湖南岳阳癫痫患病率农村地区较高、城市较低,患者中约有90%以上没有得到正确的治疗,应尽快制定合理的干预对策。  相似文献   
32.
33.
目的 检验我国农村地区开展人群干预管理后癫癎治疗缺口的变化,为进一步推广癫癎社区控制经验提供依据。方法 2004年WHO合作项目结束后6个月,在开展项目的5个省农村示范地区,采用与基线调查完全相同的方法和标准随机抽样调查该地区癫癎流行病学状况,并对两次调查结果进行比较,以了解示范区干预前后癫癎患者的治疗情况以及治疗缺口的改变。结果 本次抽样调查5个农村人群共确诊癫癎患者320例,患病率为0.62%。其中活动性癫癎的患病率为0.45%。而基线调查时癫癎患病率和活动性癫癎的患病率分别为0.70%和0.46%。采用正规治疗的癫癎患者由2000年调查时的24.8%上升至39.1%。活动性癫癎的治疗缺口由基线调查时的62.6%下降为49.8%。结论 农村地区的癫癎患者经过WHO示范项目的干预和管理,接受正规或合理治疗的比例明显提高;活动性癫癎的治疗缺口显著下降。从而证明本方案采用的干预对策适用于我国农村地区,并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4.
35.
扬州市头桥农村地区的癫痫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扬州市头桥农村地区的癫疒间流行病学特征及状况。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 法,对扬州市头桥农村地区8个自然村人群进行入户见面表格癫疒间普查。结果 实际被调查的11118人中, 共查出各类型癫疒间患者87例,患病率为7.83‰,年发病率为53.4/10万。76例(85.05%)未发现明确病因, 仅3例(3.45%)有家族史。首次发病年龄<20岁者33例(37.93%);≥20岁者54例(62.07%);平均病程 17.51年;发作类型以全面强直阵挛性发作为主(78.16%),年发作次数在10~29次;87例患者中从未进行抗 癫疒间治疗50例(57.47%)。结论 该地区癫疒间患病率、发病率均高于国内其他农村地区;发作类型仍以全面 强直阵挛性发作为主。癫疒间治疗管理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36.
人类野生型p53基因对9L胶质肉瘤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人类野生型p53基因对p53突变的大鼠胶质肉瘤细胞9L的抑制作用。方法:在体外用逆转录病毒载体转移人野生型p53基因到9L胶质肉瘤细胞中,经G418筛选后,体外培养和大鼠体内接种;观察瘤细胞形态和肿瘤重量变化,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人p53蛋白的过度表达。结果:人野生型p53基因在体内体外均可明显抑制9L瘤细胞的生长,皮下肿瘤抑制率62.93%,脑内肿瘤抑制率为85.18%。转p53基因后肿瘤分化程度提高,部分肿瘤有非肿瘤性纤维母细胞增生和大量浆细胞浸润,瘤细胞生长状态欠佳。结论:转移异源性p53基因可以重建p53的肿瘤抑制功能;并可能增强免疫系统对表达异源性p53蛋白的瘤细胞的识别,激发抗肿瘤免疫反应。因此产生双重的抗肿瘤作用,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7.
热休克蛋白 (HeatShockProteins ,Hsps)是近年来被广泛重视的一个研究领域 ,它的组成、功能及其应用都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热休克蛋白家族包括有众多成员 ,人们根据其分子量大小、等电点等将它们分为五大类 (或家族 ) [1] ,小分子热休克蛋白 (smallHeatShockProteins ,sHsp)是其中较为重要的成员之一。这类热休克蛋白主要包括有Hsp19、Hsp2 2a、Hsp2 2b、Hsp2 3、Hsp2 5、Hsp2 6、Hsp2 7、Hsp2 8及Hsp32。目前研究认为 ,哺乳动物表达的小分子热休克蛋白主要是Hsp2 5和Hsp2 7。研究表明 ,这些小分子热休克蛋白同Hsp70和Hsp90家族…  相似文献   
38.
常用抗癌药物诱发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核损伤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用阿霉素、阿糖胞苷、氟尿嘧啶、氮芥及秋水仙素和长春新碱体外处理人外周血淋巴细胞,观察了这七种具诱变作用的抗癌药诱发的微核、核变形、核碎裂等核损伤变化。结取表明,七种抗癌药物均能引起多种核损伤指标的改变,并呈剂量依赖性增加,其中微核率、核异常率最明显。本实验结果并综合文献讨论后作者认为:应用核异常测试法评价化学诱变因子对人体的遗传毒性和潜在致癌性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9.
为了解水体弧菌污染与弧性菌腹泻的相关性,我们于1987年对常熟市近海长江口岸的浒浦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对就诊的急性腹泻病人,采集就诊前未经药物治疗者粪便标本884例和生活用地面水64份,按细菌性食物中毒检验程序进行5种病原菌的检测。将采集的生活用地面水(河水40份、浅井水24份),分别经碱性蛋白胨水,氯化钠结晶  相似文献   
40.
目的:观察大鼠脊神经前根撕脱伤对盆底肌运动神经元的存活、一氧化氮合酶和N-甲基-D-天冬氨酸型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06/2005-01在汕头大学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神经科研室完成。取雄性SD大鼠25只,背部切口显露脊髓,拔除一侧L6-S2脊神经前根。术后动物分为5组,分别为术后3,7,14,21,28d组,每组5只。术后在规定时间大鼠常规麻醉下取L6~S2节段,制备冰冻切片,进行还原型烟酰腺嘌呤二核苷酸组织化学染色、中性红复染和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各组大鼠前角运动神经元存活率、还原型烟酰腺嘌呤二核苷酸阳性神经元数目、前角运动神经元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亚单位表达密度。结果:25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术后3,7,14,21,28d时间点,术侧前角运动神经元存活率分别为96%,85%,50%,35%和20%。(貅后7,14,21,28d,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标记率为6%,40%,62%和41%。⑧术侧前角运动神经元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亚单位表达改变,其中术后7,14,21d组1型受体亚单位表达明显少于对照侧(0.044&;#177;0.004,0.021&;#177;0.003,0.036&;#177;0.004,0.063&;#177;0.009,P〈0.05-0.01),2型B受体亚单位表达显著高于对照侧(0.110&;#177;0.010,0.133&;#177;0.006.0.085&;#177;0.009,0.079&;#177;0.008,P〈0.05-0.01),2型A受体亚单位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前根撕脱伤导致盆底肌运动神经元在较短的时间内发生死亡.一氧化氮合酶持续表达和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亚单位的表达变化,可能是导致运动神经元死亡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