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8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58篇
内科学   25篇
神经病学   16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81篇
预防医学   43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7篇
中国医学   2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81.
目的探讨脑血管血流动力学指标(CVHI)积分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以巢式病例-对照研究设计,选择东北地区队列人群中新发生的151例缺血性卒中病例为研究对象,并将年龄、性别作为匹配条件,在同一人群中随机选取同等数量的非卒中个体为对照,分析和比较CVHI积分值降低及卒中常见危险因素暴露与缺血性卒中发病的风险。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CVHI积分、高血压病史、心脏病史、卒中家族史与缺血性卒中发病风险具有显著的病因学联系(P〈0.05),其OR(95%CI)分别为6.75(3.93~11.62)、3.44(2.01~5.90)、1.77(1.01~3.10)、2.04(1.12~3.72)。CVHI积分值与缺血性卒中发病风险具有显著的剂量反应关系,随积分值降低,发病风险上升(趋势χ^2=48.48,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被筛选进入方程的因素分别为CVHI积分、高血压病史、卒中家族史,其中CVHI作用最强,OR(95%CI)为6.122(3.474~10.789)。结论CVHI积分值降低与缺血性卒中发病风险增加密切相关,可能是其独立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282.
本研究对1999年4月7日-2000年12月31日在上海市南汇县696 558名全县人口中,从35岁以上352 545人中接受测量血压和面询有关病史的324 180人中筛选出患有高血压病,心脏病,糖尿病和具有高血压家族史及中风家族集聚的成员共67 521名,其中有62651人接受了脑血管血流动力学检测,根据他们脑血管血流动力学检测诸项指标的积分值70分以下者共18 728人,作为本研究的中风高危人群进行重点监测和干预,干预结果:2000年全县中风发病率,死亡率比干预前三年(1996-1998年)平均分别下降了42.87%和42.43%。  相似文献   
283.
鉴于已有的各种脑血管血液动力学分析仪所采用的弹性腔模型过于简单,为更确切地反映两侧脑血管血液循环及其相互联系的生理本质 (willis环原理 ),我们提出了脑血管血液循环的改进模型,即由 2个输入端口、 9根动脉管和 4个终端流阻组成的 1个网络模型。文中详细分析了恒定流和脉动流两种情况下,该模型的为可计算化的进一步改进,导出了描述模型的数学方程组,给定了该数学方程组的正问题和反问题的算法,明确了模型中各参数的生理意义,最后也叙述了这两种模型在脑血管病基础研究和临床中可能的应用方向。文中比较了我们采用该模型的便携式脑血管血液动力学分析仪和以往采用弹性腔模型的脑血管血液动力学分析仪,结论是:由于增设测量血管径的 M-型超声探头和改制多普勒超声探头使其可测量到颈内动脉流量才使我们有可能采用该模型,能得到更多更确切的脑血管血液循环细节及其联系的结论。  相似文献   
284.
中风高危人群的筛选及其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准确地对中风高危人群进行预防,应用自行设计的定量评估中风危险度的积分方法,于1990~1993年在中风发病率不同的22个地区的55万框架人群中筛选中风高危人群,并对中风相关因素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积分值与中风的几率呈正相关,表明该积分方法客观可行;第一主成分与年龄、血压、血糖、胆固醇、身体质量指数等呈正相关,代表了中风高危人群的特征,发生中风者的71.43%分布在第一主成分分类之中,该分类人群在社区人群中所占的比例与其所在地区中风发病率呈正相关,故该人群是预防中风的重点对象。  相似文献   
285.
目的探讨不同月龄大鼠颈总动脉零应力状态变化与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取30只3、12和24个月龄SD大鼠(每组10只)。处死大鼠后,迅速取下左右两侧颈总动脉。左侧颈总动脉置人4℃氧合Kreb’s液(pH=7.4)中,用于各组大鼠颈总动脉血管的零应力状态张开角的测量。右侧颈总动脉置人4%多聚甲醛溶液,采用组织形态学方法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对颈总动脉组织形态学及定量形态学进行观察,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观察各组大鼠血管壁eNOS蛋白表达情况。结果随着大鼠月龄增高,成年大鼠颈总动脉发生明显重构,血管内膜增生明显,并伴有eNOS蛋白表达的降低。①3个月龄大鼠颈总动脉内皮细胞和中膜平滑肌细胞eNOS阳性表达数分别为10.1±2.5和79±8,显著高于12(6.7±1.4,64±8)和24个月龄大鼠(1.9±0.9,30±5),P〈0.01;②3、12和24个月龄大鼠颈总动脉张开角分别为(80±6)度、(110±6)度和(121±4)度,12和24个月龄大鼠颈总动脉的张开角都显著大于3个月龄大鼠的张开角(P〈0.01);③应用相关分析表明,不同月龄大鼠血管内皮细胞和中膜平滑肌细胞eNOS阳性表达数量与血管张开角变化呈负相关(r=-0.8089,r=-0.7560,P〈0.05)。结论无论在血管形态学还是在零应力状态方面,不同月龄大鼠颈总动脉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而且血管壁组织eNOS蛋白表达与大鼠颈总动脉零应力状态的改变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286.
目的分析和评价上海市南汇区“筛检-干预”卒中一级预防策略实施3年的潜在利益。方法在全区69.7万框架人群中选择≥35岁具有卒中危险因素暴露的人群进行脑血管血流动力学指标(CVHI)检测。筛选出18271人CCHI积分值〈70分的卒中高危个体,根据知情同意原则分成药物干预组(10313人)和对照组(7958人),实施3年干预和随访卒中发病。计算每预防1例卒中需要筛检的人数(NNS)和需要治疗的人数(NNT)。结果针对筛检出的高危个体实施全部干预方案的NNS为148,根据知情同意原则实施部分干预方案的NNS为268。干预策略实施3年的NNT为51。结论“筛检-干预”卒中一级预防策略实施3年后可取得良好的效益。  相似文献   
287.
目的 探讨普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纤溶活性的影响。方法 52例UAP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25例)和普伐他汀治疗组(27例) 3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 普伐他汀组于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晋伐他汀40 mg/d,疗程为12周 各组分别于治疗前及结束时测定血清CR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浓度、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活性。结果 普伐他汀组治疗12周后,CRP、TC、TG、LDL-C、PAI-1水平下降明显(P<0.05-P<0.01).t-PA明显升高(P<0.05)。常规组治疗前后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的UAP患者CRP与PAI-1活性呈正相关(P<0.01),与t-PA呈负相关(P<0.01) 普代他汀组治疗后CRP、PAI-1、t-PA与TC、LDL-C水平变化无相关关系 结论在UAP早期予以大剂量普代他汀治疗,可能有利于抑制炎症反应、改善内皮功能、提高纤溶活性、稳定斑块。  相似文献   
288.
目的 旨在探讨甘利欣注射液对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慢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65例,对照组55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维生素、护肝片、五酯胶囊及静滴能量合剂等基础护肝药物,治疗组在基础护肝治疗的同时,给予甘利欣注射液300mg加入5%GS500ml,静滴,1次/d,连用8周。观察肝功能、血清透明质酸(HA)、板层素(LN)、三型前胶原肽(PcⅢ)和Ⅳ型胶原肽(CIV)。结果甘利欣注射液治疗组丙氨酸转氨酶(ALT)、结合胆酸(SCG)、总胆红素(TBIL)、1-球蛋白(1-G)明显下降(P〈0.01);血清纤维化指标(HA、LN、CIV、PcⅢ)下降显著,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甘利欣注射液不但有良好的改善肝功能作用,还具有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289.
我院1977-01/2008—03共收治小儿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48例,其中6例因监护人未能提供农药接触病史而致误诊,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