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4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82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31篇
中国医学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231.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主动脉血管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管舒缩功能变化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以32周龄级极大鼠(n=7)为研究对象,年龄、性别配对的wKY(n=7)大鼠作对照组。观察离体胸主动脉环对不同血管活性物质的舒缩反应。结果 SHR主动脉环对乙酰胆碱(ACh)诱导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明显减弱;对ACh的内皮依赖性收缩反应明显高于wKY。L-NAME加强ACh的收缩作用;对硝普钠(SNP)的收缩反应在两组间无差别。结论 SHR大鼠存在内皮功能障碍,表现为内皮依赖性舒张作用减弱,其机制与内皮合成NO减少及内皮依赖性收缩作用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232.
目的观察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疗效。方法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60例病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连花清瘟胶囊和α-干扰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显著有效13例,部分有效10例;对照组显著有效3例,部分有效11例;观察组病人的治疗有效率为7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6.67%(P < 0.01)。结论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有效。  相似文献   
233.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洛沙坦(Losartan)、纤维粘连蛋白(FN)对培养的SHR和WKY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CFb)合成胶原的影响。方法 采用组织块贴壁法培养CFb,分别测定AngⅡ、TGF-β1、Losartan、FN干预下CFb的 3H-脯氨酸( 3H-Proline)掺入量。结果 AngⅡ、TGF-β1、FN促进CFb的 3H-Proline掺入量,Losartan抑制10-7MAngⅡ诱导的CFb的 3H-Proline掺入。结论 AngⅡ、TGF-β1、FN对CFb的胶原合成有促进作用,Losartan可拮抗AngⅡ的作用。  相似文献   
234.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苯那普利(Benazepril,Bena)、洛沙坦(Losartan)对培养的SHR和WKY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CFb)增殖及合成胶原的影响。 方法 采用组织块贴壁法培养CFb,分别测定AngⅡ、Bena干预下CFb的增殖情况,AngⅡ、Bena和Losartan干预下CFb的  相似文献   
235.
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的FRAX评分与脊柱形态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老年人脊柱形态与全身骨折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2010年6月至2011年1月,应用双能X线(DEXA)测量107位老年人股骨颈及腰椎骨密度(BMD),其中男41例,女66例;年龄48~82岁,平均(67±6)岁。并对其进行骨折风险因素问卷调查,联合应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骨折风险测评工具(FRAX)对老年人进行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评估,计算出每个人10年内髋部骨折概率和10年内主要的骨质疏松性骨折(脊柱、髋部、前臂或肩部骨折)概率。采用Spinalmouse测量老年人站立位的脊柱椎间夹角、脊柱曲度,并分析骨折风险概率与脊柱椎间夹角、脊柱曲度的相关性,做曲线拟合分析。结果:骨质疏松性骨折概率与直立位的T7、T8夹角,胸椎曲度,腰椎曲度成正相关(P<0.05),与前倾角成正相关(P<0.05),与其他椎间夹角无明显相关关系。结论:老年人的脊柱形态特征能够反映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的高低。  相似文献   
236.
目的 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术联合湿性敷料治疗肠造口周围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院胃肠外科住院的肠造口周围脓肿的患者10例。处理方法:先在肠造口边缘脓肿波动感明显处扩创、反复冲洗至澄清后创腔局部采用负压引流;当创腔缩小至长×宽×深为1.0 cm×2.0 cm×3.0 cm,局部渗液<10 mL/d时改用湿性敷料填充腔道;当创腔变浅,局部渗液少于5 mL/d时改用造口粉,直至完全愈合。结果 10例肠造口周围脓肿患者经上述处理7~16 d全部愈合,未出现造口狭窄等远期并发症。结论 封闭负压引流术联合湿性敷料在肠造口周围脓肿的应用,简单易行、能加快创腔闭合,无远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237.
目的:探究脂肪组织源性干细胞(Adiposederivedstemcells,ADSCs)辅助脂肪颗粒移植(Cell-assisted lipotransfer,CAL)在填充面部软组织凹陷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8年5月经笔者医院诊治的面部软组织凹陷患者8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局部肿胀吸脂术于下腹部抽取自体脂肪颗粒组织。研究组经分离、纯化后获取的ADSCs与脂肪颗粒混合均匀后以填充面部软组织凹陷;对照组单纯采用脂肪颗粒移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临床疗效并调查其满意度,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满意度为100.00%(43/43)显著高于对照组79.07%(34/43),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0.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7.21%(16/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L可通过提高自体脂肪颗粒存活率以达到较好的面部软组织凹陷填充效果,对患者面部损伤小且术后并发症少,在面部软组织凹陷的治疗中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38.
背景老年人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和伴失禁的高发人群,也是失禁相关性皮炎(IAD的易患人群,如何做好失禁护理以提高预防和治疗IAD的有效性一直在探索中。目的 探讨基于指南的两种失禁护理方案用于老年COVID-19伴失禁患者的应用效果,为做好此类患者的失禁护理和预防IAD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探索性干预研究设计,于2022-12-26—2023-03-30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和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3所医院的外科和内科选取符合条件的老年COVID-19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非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其中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30例患者纳入干预组,另外两家医院3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同时将两组中的IAD患者分别纳入干预亚组和对照亚组。分析老年COVID-19伴失禁患者的病情特点和失禁类型,基于指南推荐,改良修订了评估失禁和皮肤状况(A)、识别和管理危险因素(I)、管理失禁(M),皮肤护理(S)“AIMS四步改良失禁”护理方案(简称AIMS护理方案)。干预组采用改良AIMS护理方案,对照组采用结构化皮肤护理方案,均连续干...  相似文献   
239.
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采用远程探视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7月至12月宁波大学附属人民医院ICU收治的14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探视模式的不同,将2021年7月至9月收治的73例患者纳入无探视组,将2021年10月至12月收治的74例患者纳入远程探视组。无探视组患者在ICU住院期间不能与家属进行任何形式的探视,而远程探视组患者与家属可通过微信视频进行预约定时探视。比较两组患者的谵妄发生率及右美托咪定使用量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ICU患者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结果 远程探视组患者的谵妄发生率显著低于无探视组(P<0.05),右美托咪定用量显著少于无探视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大、住院时间长、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评分高、内科疾病均是ICU患者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P<0.05),进行远程探视是ICU患者发生谵妄的保护因素(P=0.007)。结论 探视模式是患者发生谵妄的重要影响因素,ICU实施远程探视,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谵妄发生率,减少ICU相关认知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240.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术后脑脊液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的影响因素及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宁波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术后所有怀疑颅内感染患者腰椎穿刺或脑室引流的脑脊液及血清样本。Logistic多因素分析神经外科术后脑脊液PCT升高的影响因素。所有研究对象根据颅内感染诊断标准分为颅内感染组和无菌性脑膜炎组。非参数检验比较颅内感染组和无菌性脑膜炎组各指标差异。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评价各指标对颅内感染的诊断效能。结果 本研究共入组139例患者,其中109例患者脑脊液PCT升高(78.4%),其中颅内感染患者59例(54.1%),无菌性脑膜炎患者50例(45.9%)。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颅内感染和血性脑脊液是神经外科术后脑脊液PCT增高的独立危险因素;颅内感染组与无菌性脑膜炎组的脑脊液PCT和血清PC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脑脊液乳酸水平和脑脊液PCT/血清P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脑脊液PCT、血清PCT、脑脊液乳酸、脑脊液PCT/血清PCT、脑脊液PCT和乳酸联合诊断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56、0.58、0.82、0.85、0.83。结论 颅内感染和血性脑脊液是神经外科术后脑脊液PCT升高的独立因素。单纯以脑脊液PCT增高诊断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价值有限,需通过联合其他指标提高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