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2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9篇
中国医学   20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目的探究椎间孔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射频热凝纤维环成形术治疗腰椎间盘源性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我院2015年7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腰椎间盘源性患者中选出12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椎间孔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射频热凝纤维环成形术治疗。在治疗后对患者进行6-12个月的随访,并且使用VAS评分记录治疗后患者疼痛程度变化情况。结果经治疗后,患者均无并发症(神经跟损伤与感染等)发生。根据MacNab评分,120例患者中,优105例(87.50%),良7例(5.83%),可7例(5.83%),差1例(0.83),优良率为87.50%。同时,患者治疗前,VAS评分为(8.58±0.17)分,治疗后VAS评分为(2.57±0.43)分。结论在腰椎间盘源性痛患者治疗中,应用椎间孔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射频热凝纤维环成形术治疗,并不会对患者脊柱稳定性造成严重影响,有利于患者腰椎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2.
目的 通过分析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入院时心电图缺血程度,探讨其对术后心源性休克的预测价值.方法 入选经急诊PCI的STEMI患者390例,发病时间均在12h内,根据入院时心电图表现分为Ⅱ级缺血组(A组,248例)和Ⅲ级缺血组(B组,142例),分析住院期间两组基本资料、TIMI危险评分、ST段回落率、PCI后心血管事件(心源性休克、院内死亡、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再发梗死)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在性别构成、发病至球囊开通时间、吸烟、高血压、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卒中、术后TIMI血流3级、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左主干病变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ST段回落率>50%比例明显低于A组[53.2%(132/248)比29.6%(42/142)](P< 0.01),且心源性休克、院内死亡、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再发心肌梗死率高于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年龄、左室射血分数、TIMI危险评分>3分、Killip分级>1级、前壁心肌梗死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0.01).将两组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中,并以与心源性休克有关的因素为自变量,心源性休克为因变量进行分析,发现年龄(P=0.008)、Killip分级>1级(P=0.049)、ST段回落率(P=0.008)及Ⅲ级缺血(P=0.001)为PCI后心源性休克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 入院时心电图Ⅲ级缺血是STEMI患者PCI后心源性休克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且对PCI后院内病死率及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66Shc mRNA的表达及其与氧化应激的关系。方法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及治疗的患者67例,根据临床表现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成健康对照组23例,稳定型心绞痛组23例,急性心肌梗死组21例。通过检测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对机体氧化应激状态进行全面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RT-qPCR比较三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P66Shc mRNA的表达,并对P66Shc mRNA的表达与MDA及SOD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组MDA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而SOD明显低于稳定型心绞痛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急性心肌梗死组P66Shc 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及健康对照组(P<0.01),而在稳定型心绞痛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别(P>0.05),且P66Shc mRNA的表达量与MDA水平呈正相关(r=0.49,P=0.024),与SOD水平相关性不明显。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时P66Shc mRNA表达增高,P66Shc可能介导了斑块由稳定到不稳定性转化的机制。  相似文献   
24.
目的:通过运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对血管性认知障碍(VCI)患者进行筛查,来观察MoCA中文版在VCI诊断过程中的有效性;比较MoCA与MMSE的敏感性;观察MoCA在中药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过程中的运用价值。方法:对75例受试者同时进行MoCA和MMSE量表检测,并记录积分;对2组受试者之间MoCA结果进行检验,了解MoCA的有效性和敏感性;比较MoCA在无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组与血管性痴呆(VaD)组的子项目积分,了解VCIND与VaD患者的神经心理学特征;对A组检出的VCI患者进行中医证候积分计算并给予中药黄蒲通窍胶囊治疗,6周后复查中医证候积分、MoCA及MMSE评分。结果:MoCA和MMSE评定结果高度相关(r=0.932,P0.001)。A组和B组的MoCA总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VCIND组与VaD组之间的MoCA结果比较,除命名、注意力、语言、抽象子项目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外(P0.05),其他子项目的分值和总分在2组之间的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意义P0.05。VCI患者MoCA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在一定程度上负相关;中药黄蒲通窍胶囊治疗前后的MoCA和MMSE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MoCA中文版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敏感性,可用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早期筛查;VaD较VCIND在视空、执行、记忆、定向方面损害进一步加重;中药黄蒲通窍胶囊可以改善VCI患者的认知功能及中医证候积分;MoCA可用于中药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疗效评估并优于MMSE。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辅助下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住院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入选2010年1月至2014年9月在IABP辅助下行急诊PCI的STEMI患者共91例,分为住院存活组75例和死亡组1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多因素回归分析探讨住院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与存活组相比,死亡组患者平均年龄大,Killips心功能分级高(P0.05),但性别、吸烟、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既往PCI史、心肌梗死史、总缺血时间、术前IABP植入比例等无统计学差异。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PCI术后TIMI 3级血流(OR=0.462,P0.05)对患者住院死亡是保护性因素,年龄越大(OR=1.081,P0.05)、术后CK-MB峰值越高(OR=1.003,P0.05)、合并左主干病变(OR=7.273,P0.05)、Killips分级Ⅲ/Ⅳ级(OR=6.703,P0.01)是患者住院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IABP辅助下行急诊PCI的STEMI患者,术后梗死相关血管TIMI 3级血流可以降低死亡率,而合并Killips分级Ⅲ/Ⅳ级、左主干病变、年龄越大、术后CK-MB峰值越高,预示住院死亡率越高。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FIG-ROS融合基因在肝内胆管细胞癌(ICC)细胞中的表达,以及对其干预后ICC细胞的生物学行为的变化。方法:用Western blot法检测4份不同ICC组织样本及3种ICC细胞株(HUCCT1、REB、QBC939)中ROS蛋白的表达;选择ROS阳性ICC细胞,用一系列表达不同序列ROS-sh RNA与FIG-sh RNA的质粒分别转染该细胞后,用Western blot检测ROS和FIG蛋白表达;选择对ROS和FIG表达抑制作用最强的ROS-sh RNA与FIG-sh RNA序列分别或联合转染上述细胞后,观察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凋亡及集落形成情况。结果:2份ICC组织样本与1个细胞株(HUCCT1)呈ROS阳性表达;转染ROS1-6290 sh RNA和FIG-363 sh RNA对HUCCT1细胞ROS与FIG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最强。与未转染的HUCCT1细胞比较,单独转染FIG-363 sh RNA对细胞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无明显影响(均P0.05),但能明显减少细胞集落形成(P0.05);ROS1-6290 sh RNA单独或联合FIG-363 sh RNA转染均能明显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与细胞周期阻滞、减少细胞集落形成,且联合转染的效应更为明显(均P0.05)。结论:部分ICC存在FIG-ROS融合基因表达,对两种基因的联合抑制可能是靶向治疗该类ICC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对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脑梗死并发吞咽障碍的病人60例,随机分成针刺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针刺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针刺治疗,6d为1个疗程,休息1d后进行第2个疗程,最长治疗4个疗程,观察2组病人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针刺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针刺治疗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有显著疗效,是提高这类病人的康复率、改善吞咽功能的疗效确切、操作简单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8.
短链脂肪酸对阿扎霉素B生物合成的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短链脂肪酸和长链脂肪酸对吸水链霉菌NND-52-C菌株阿扎霉素B生物合成的影响.结果 表明,短链脂肪酸普遍具有促进阿扎霉素B的合成作用,而长链脂肪酸的作用则相反.在发酵至48h,添加0.1%丙酸钠和0.2%乙酸钠,阿扎霉素B的产量分别达到2120mg/L和1861mg/L,比对照提高了58.8%和39.4%.进一步研究表明,丙酸盐可通过诱导丙酸激酶的表达,从而大幅度地提高阿扎霉素B的产量.  相似文献   
29.
目的 通过对重庆市2011-2016年分离的风疹病毒进行基因型别鉴定及系统进化分析,为预防和控制风疹提供分子流行病学依据.方法 收集重庆市2011-2016年风疹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病原学标本进行病毒分离,通过序列测定鉴定其基因型别;与GenBank中风疹各型别参考毒株及其他省市所获毒株进行进化树构建和遗传距离分析.结果 2011-2013年风疹毒株主要为1E基因型(94/103);2014-2016年主要为2B基因型(50/56),仅2014年有1株2A基因型毒株.重庆株系与其他省市毒株核苷酸同源性1E型为97.63%~99.73%,平均98.90%;2B型为95.77%~99.73%,平均98.30%.系统树上重庆毒株并未与其他省市株系相互隔离.结论 重庆市风疹优势基因型近年已经逐渐由1 E型替代为2B型.重庆市的风疹病毒基因型在不断变化,优势株与其他省市呈共同进化状态.  相似文献   
30.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无保护左主干(UPLM)病变的临床特点和介入治疗效果及预后。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7月在我院心内科接受UPLM病变介入治疗的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介入治疗情况,并在其术后进行电话或门诊随访。分析这些患者的临床基本特点和介入治疗效果,探讨影响介入治疗临床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70例患者中男性74.3%,女性25.7%,平均年龄69.30±9.95岁。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平均为49.0%,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e GFR)中位数为56 m L/(min·1.73 mm2),Syntax评分平均为26.5分,植入支架长度中位数为34 mm。所有患者平均随访13.3个月,Kaplan-Meier估算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累计发生率为24.5%,术后无严重出血并发症。单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回归分析显示LVEF增高可显著降低MACE发生率(P=0.01),Syntax评分增高可显著增加MACE发生率(P=0.03);年龄≥70岁有增加MACE风险的趋势(P=0.053),e GFR升高有降低MACE风险的趋势(P=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回归分析显示LVEF和e GFR对MACE发生率有预测作用(P=0.016和P=0.17),而Syntax评分以及年龄≥70岁这两个因素的作用被明显削弱。结论 UPLM病变的介入治疗是有效和安全的,LVEF和e GFR是术后MACE发生率的主要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