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8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75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5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101篇
内科学   44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55篇
综合类   360篇
预防医学   73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360篇
中国医学   112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目的应用Fluoro-Jade C(FJC)染色方法在小鼠匹罗卡品癫痫模型中探测杏仁核结构中神经元的变性情况,以了解杏仁核结构在慢性颞叶癫痫发生中的病理变化和癫痫反复发作的神经基础。方法雄性昆明小鼠6只(对照组3只,匹罗卡品处理组3只)。在癫痫持续状态后12 h处死处理组小鼠。在杏仁核水平切制冠状切片,行FJC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FJC阳性细胞的形态和在杏仁核中的整体分布情况。结果在处理组,FJC染色的脑切片上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呈亮黄绿色荧光的FJC阳性细胞,呈神经元形态,胞体和突起均清晰显示。杏仁核出现大量FJC阳性细胞,而对照组未见。结论该研究在小鼠匹罗卡品癫痫模型中运用FJC染色技术显示杏仁核中发生了大量神经元变性,有利于更好地理解颞叶癫痫中中枢神经系统所发生的病理变化和自发反复发作的癫痫机制。  相似文献   
23.
目的:分析和总结合并2型糖尿病老年胃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54例合并2型糖尿病老年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54例合并2型糖尿病老年胃癌患者,其中115例(74.7%)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老年常见病。术后发生并发症共36例,术后平均住院日20 d,围手术期死亡1例。结论:合并2型糖尿病的老年胃癌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特点,并应重视血糖控制,加强围手术期处理,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观察。方法 将3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十一酸睾酮与环孢素A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丹芪右归汤。所获数据采用秩和检验。结果 36例患者中,治疗组基本治愈3例,缓解9例,明显进步4例,无效2例,对照组基本治愈1例,缓解5例,明显进步...  相似文献   
25.
王芳  魏伟 《当代医学》2011,17(17):140-141
目的 探讨阿扎司琼联合甲氧氯普胺、维生素B6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引起的胃肠道反应的疗效,为提高化疗患者的顺应性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应用阿扎司琼联合甲氧氯普胺、维生素B6对收治的73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引起的胃肠道反应进行治疗与单纯应用阿扎司琼治疗的B6例患者作对照,对比和分析两组的疗效.结果 联合用药组止吐的有效率低于阿扎司琼组,但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药联用可降低阿扎司琼的临床剂量,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与阿扎司琼组基本一致,可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其顺应性.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描(ABVS)结合不同机器学习(ML)算法术前预测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状态的价值。方法 收集乳腺癌患者202例,HER-2阳性组68例,HER-2阴性组134例,按7∶3将患者随机分为训练组(141例)、测试组(61例)。采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回归降维筛选最优特征,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独立危险因素,并利用支持向量机(SVM)、最近邻算法(KNN)、决策树(DT)、随机森林(RF)、极端梯度推进(XGBoost)5种不同ML算法构建预测模型。结果 肿块边界、微分叶、微钙化、血流分级、冠状面汇聚征及虫噬征、腋窝淋巴结状态为最优特征,多因素分析微钙化、血流分级、冠状面汇聚征、腋窝淋巴结状态为独立危险因素,测试组SVM、KNN、DT、RF、XGBoost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分别为0.767、0.768、0.783、0.768、0.805。结论 ABVS超声特征结合机器学习术前能够有效预测乳腺癌HER-2状态,其中XGBoost表现最突出。  相似文献   
27.
淋巴细胞活性染色质诱导系统性红斑狼疮样小鼠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活性染色质诱导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样小鼠模型。方法从ConA活化的BALB/c小鼠脾淋巴细胞中提取活性染色质,分别于d 0、d 14、d 21和d 28以染色质100μg在BALB/c小鼠尾根部及背部皮内注射免疫4次,诱导SLE样小鼠模型。目测半定量尿蛋白试纸法检测动物的尿蛋白变化,HE染色法检查动物的肾脏、脾脏病理改变,计算动物的胸腺和脾脏指数,MTT法检测ConA和LPS诱导的T、B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中Crea和BUN水平,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ANA、抗dsDNA、IgG1、IgG2a、IL-10、IFN-γ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T、B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结果诱导模型小鼠尿蛋白水平升高,出现肾小球肾炎、脾脏增生等病理改变;脾脏指数明显升高,LPS诱导的B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增强;血清Crea、BUN、ANA、抗dsDNA、IgG1、IgG2a、IL-10和IFN-γ水平明显升高;脾脏CD19+、CD19+CD21+、CD19+CD23+、CD19+IgD+B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明显升高,CD4+CD25+T淋巴细胞百分比明显下降。结论 ConA活化淋巴细胞的染色质免疫同系BALB/c小鼠成功诱导了SLE样小鼠模型,其血清学、组织病理学及免疫学方面特征与人类SLE临床特征表现相似。  相似文献   
28.
肿瘤坏死因子家族成员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LyS)与其受体BAFF-R、BCMA和TACI特异性结合后,启动下游MAPK和NF-κB等抗凋亡信号通路,是维持免疫细胞生存、分化以及成熟的重要因素。该文就BLyS/BLyS-受体介导信号转导通路调节免疫细胞功能,参与免疫性疾病的发生以及各信号通路间的相互调控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29.
实验性关节炎动物模型建立及病理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慢性系统性的免疫性炎症疾病,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胶原性关节炎大鼠、小鼠模型,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模型,多聚糖蛋白诱导的关节炎小鼠模型,链球菌细胞壁诱导的关节炎大鼠、小鼠模型和转基因小鼠模型与人RA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等有着相似特点,是研究RA、筛选抗炎免疫药物较理想的实验性病理模型。探讨RA动物模型的发病机制及其与临床的关系,对进一步了解RA病理、生理、免疫等特点及寻找安全有效的治疗RA的药物十分重要。该文将对几种常用的实验性关节炎模型的建立、造模特点、发病机制、与RA的异同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0.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通常采用的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虽然有一定疗效,但长期使用都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而且都只能减缓病情的发展,并不能根治疾病。近10余年来,单克隆抗体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已成为研究热点。这些单克隆抗体通过不同的机制发挥作用,包括结合可溶性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调节受体和受体信号,以及通过抗体介导的细胞依赖的细胞毒作用、抗体介导的细胞吞噬作用、补体依赖的细胞毒作用耗竭异常的免疫细胞及介导细胞信号等。研制更高效、更安全、给药更方便的抗体药物是未来抗体药物的发展趋势。通过改造IgG的氨基酸序列或者对其蛋白质进行一些修饰,以及以多个不同的信号途径或者致病介质为靶标的双特异性抗体,是新型单克隆抗体药物研究的重要方向。本文就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单克隆抗体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