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45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根据耳鼻咽喉科的学科特点,结合中、西医临床,阐述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临床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指导研究生切实掌握中医和西医临床技能,拓展临床诊治思路,探索有效可行的中西医结合疗法,提高研究生的临床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22.
先天性第一鳃裂瘘1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14例先天性第一鳃裂瘘的诊治经验,提高手术切除第一鳃裂瘘的安全性和治愈率。方法对1986年9月-2005年10月本科收治的14例第一鳃裂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选择适当的瘘管示踪方式探查其走行,作Y形切口,切除或外翻腮腺浅叶,先找出面神经主干,再分离瘘管,处理内口时切除部分外耳道软骨。结果14例均一次手术治愈,随防1—19年,失访2例,其余无复发。结论术前明确诊断,充分暴露面神经干,完整切除瘘管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乙状窦后进路不同术式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价值。方法:165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术前常规头颅MRI(B-FFE序列)检查,均行乙状窦后进路手术,依患者面部感觉及术中情况,采取电凝、微血管减压、梳理或几种方法联合应用。结果:①三叉神经感觉根部分切断加梳理术组7例,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面部麻木及感觉缺失症状,其中6例为三叉神经周围支撕脱术,1~6年后复发;1例为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1年后复发,术后疼痛消失,面部麻木及感觉缺失症状仍然存在,无咀嚼肌功能障碍,角膜反射正常。随访3.5~5.0年,疼痛无复发。②三叉神微血管减压梳理术组145例,本组患者术前头颅MRI检查均有血管压迫神经征象。三叉神经专科检查:角膜反射正常,面部感觉对称,痛温觉存在,咬肌有力,下颌反射正常,亦无其他阳性神经体征。术后136例疼痛完全消失,7例疼痛好转,2例无效。术后30%患者无面部感觉异常;70%患者存在轻、中度麻木。随访3~5年,有19例复发,3例再次手术后疼痛消失;面部麻木的患者中有75%面部麻木消失。③三叉神经电凝梳理术组13例,术中见5例有多血管压迫神经征象,但均不宜施行微血管减压;8例无血管压迫神经征象。术后疼痛症状完全消失,面部痛温觉存在,4例术后有轻、中度面部麻木。随访3.2~5.0年,1例复发,面部麻木患者均恢复正常。本文165例患者中死亡2例,分别为术中或术后脑出血所致。结论:根据患者面部感觉,配合MRI检查及术中所见三叉神经根周围的具体情况,采用1种或几种术式联合进行治疗,可提高疗效,但手术风险不能被忽视。  相似文献   
24.
耳蜗微窥镜应用的初步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纤维光学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纤维内镜的外径已小于 1mm ,而且窥镜的分辨力大大提高 ,可连接照相机和电视监视系统 ,将直径小于 1mm的微纤维内镜应用于耳蜗检查 ,即所谓的耳蜗微窥镜。目前 ,耳蜗微窥镜的临床应用仅限于人工耳蜗植入时 ,对有残余听力的患者还未实施。我们尝试将外径 0 4 5mm的耳蜗微窥镜用于健康豚鼠的耳蜗检查 ,现予以报道。一、材料和方法1.实验动物和仪器 :健康、耳廓反射灵敏的白化豚鼠 10只 ,体重 35 0~ 4 0 0g ,雌雄不限。电耳镜排除外耳道及中耳病变。Zeiss手术显微镜 ,耳科电钻 ,耳显微手术器械…  相似文献   
25.
基底动脉扭曲致三叉神经痛三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叉神经痛为三叉神经支配区域的阵发性疼痛,其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目前多数学者认为三叉神经根受其周围血管压迫是三叉神经痛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在近期临床工作中发现3例基底动脉扭曲所致三叉神经痛,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6.
Behcet病1例     
患者,男,54岁。因反复咽痛、发热半年,曾几次在外院住院治疗。近10余天咽痛加重,吞咽困难,伴发热而入院。入院体检:T38.9℃,P80次/min,R20欢/ndn,BP19/11kPa。一般情况尚可,面色稍红,痛苦貌,头颅未见异常,颈淋巴结未触及,心肺腹检查未见异常。专科检查:口唇及须粘膜可见散在的遗高面,呈圆形或卵圆形,边界清楚,表面覆盖有白色胺膜,咽部粘膜轻度充血肿胀,扁桃体1度大,咽峡部粘膜可见散在的浅表溃疡面,会厌无充血肿胀,喉内结构正常。辅助检查:血常规:Hb12.6g/L,白细胞5.8X109/L,N64%,L36%,尿常规(…  相似文献   
27.
乳突根治术的目的是清除中耳及乳突病灶 ,并使乳突、鼓窦、鼓室和外耳道连成一个大腔 ,以利引流 ,防止颅内外并发症的产生。随着国人健康水平的提高 ,部分乳突根治术后不干耳的患者 ,希望再次手术获一干耳 ,并且提高听力。因此 ,我们对 18例乳突根治术后不干耳的患者行鼓室成形术 ,获得了满意的疗效 ,现将临床资料及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18例患者 ,男 12例 ,女 6例 ,年龄 2 6~ 4 2岁 ,平均 35 .6岁 ,均因“胆脂瘤型中耳炎”而行乳突根治术 ,术后 1~ 5年 ,患耳仍间歇性流脓 ,听力下降。检查见患耳呈乳突根治术后改…  相似文献   
28.
目的:观察截敏祛风汤对大鼠变应性鼻炎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健康大鼠40只,随机分为截敏祛风汤组(A组)、西替利嗪组(B组)、模型对照组(C组)和正常对照组(D组),每组10只.以卵清蛋白腹腔注射、雾化吸入和滴鼻建立大鼠变应性鼻炎模型,分别喂药或生理盐水7d,观察大鼠的症状体征、分泌物中嗜酸粒细胞数目以及血浆和鼻黏膜环核苷酸变化.结果:C组出现打喷嚏、抓鼻和流清涕等典型的行为学变化,分泌物中嗜酸粒细胞增多,鼻黏膜和血浆中cAMP和cAMP/cGMP值升高;D组以上指标无明显改变;而A、B 2组造模后症状典型,用药后逐渐减轻,3项指标接近D组水平.结论;截敏祛风汤可明显改善变应性鼻炎大鼠的症状,其机制可能是使细胞cAMP、cGMP含量保持稳定,减少嗜酸粒细胞的聚集及活化,减轻炎症反应,阻断变态反应的进程.  相似文献   
29.
CT与MRI对内耳畸形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 CT与 MRI对内耳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 :通过 1例先天性内耳畸形病例的 CT与 MRI的影像学表现 ,并复习文献 ,分析内耳 CT与 MRI的成像特点及 MR膜迷路液成像优点。结果 :CT能清晰地显示内耳骨结构 ,而 MRI能清晰地显示膜迷路。结论 :CT与 MRI诊断内耳畸形优势互补 ,MR膜迷路液成像技术对内耳畸形有非常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0.
新生儿听力筛查7064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分析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为先天性听力损失患儿早期诊断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4年1月~2008年12月在上海市东方医院产科出生的7064例活产新生儿应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初筛未通过者于生后42天复筛,复筛仍未通过者于3~6月龄时通过声导抗、ABR等检查进行听力学诊断.结果7 064例中正常新生儿6412例,初筛未通过579例(9.03%,579/6 412),复筛513例,复筛未通过38例(7.41%,38/513);重症监护儿652例,初筛未通过129例(19.79%,129/652),复筛107例,复筛未通过20例(18.69%,20/107).正常新生儿与重症监护儿听力筛查初筛与复筛未通过率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复筛未通过的58例中,46例于3个月后行诊断性检查,最后确诊为先天性听力损失17例(26耳),检出率0.24%(17/7064),其中,轻度听力损失5例(6耳),中度8例(13耳),重度4例(7耳),正常新生儿8例(12耳),检出率0.13%(8/6412),重症监护儿9例(14耳),检出率1.38%(9/652).结论 新生儿听力筛查可及早发现先天性听力损失患儿,重症监护儿是听力损伤的高危人群,其跟踪随访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