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1.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 中并发心室颤动的救治配合和急救护理要点.方法 209例急诊PCI患者,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过程中发生心室颤动15例,立即给予有效的电击除颤、心外按压、心电监护,保持呼吸道通畅,高流量氧气吸入,维持正常血压及水电解质平衡等一系列抢救措施.结果 15例患者中除1 例患者死亡外其余14例经及时积极抢救均获成功并顺利完成冠脉介入治疗.结论 在AMI患者实施急诊PCI的过程中,护士密切观察心电监护,及时观察冠脉压力的变化,有预见性地准备好各种抢救器械及药品,一旦发生心室颤动,采取及时、积极及准确的抢救措施,可降低患者病死率.  相似文献   
22.
目的观察起源于肝动脉的副胃左动脉(ALGA)的DSA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500例肝脏肿瘤患者腹腔动脉和肝动脉DSA影像,观察起源于肝动脉的ALGA、并分析其发生率。结果 500例患者中,共39例(39/500,7.80%)发现ALGA,其中起源于肝左动脉弓27例(27/39,69.23%),肝固有动脉5例(5/39,12.82%),迷走肝左动脉7例(7/39,17.95%)。另外发现4例(4/500,0.80%)左膈下动脉起源于肝左动脉,其中3例发出胃上动脉供应胃底。共22例发生ALGA或左膈下动脉胃上支化疗药物误灌注,9例发生碘油乳剂误栓。结论起源于肝动脉的ALGA并不少见,正确认识此类血管变异对肝脏肿瘤和胃部疾病的介入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经导管直接溶栓(CDT)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中尿激酶的合理用量。方法将拟接受CDT的90例DVT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用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每日用量〈40万U),B组用中等剂量(每日用量40万~80万U),C组用大剂量(每日用量〉80万U)进行溶栓治疗。比较3组的溶栓效果、溶栓时间及出血情况。结果3组溶栓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15.09,P〈O.05),A组与B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9,P〈0.05)。3组溶栓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92,P〈0.05)。各组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96,P〉0.05),C组出血程度最重。结论CDT治疗DVT安全有效,每日尿激酶用量在40万U~80万U时溶栓疗效好,且出血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和药物治疗在肝动脉栓塞过程中的止痛疗效.方法:接受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的肝癌患者262例,分为药物治疗组(n=46)和联合治疗组(n=216,心理干预、药物序贯治疗).术前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心理测验.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心理状况及镇痛治疗前疼痛评分无统计学差异.术中采用数字疼痛量表(NRS-10)依次测定镇痛治疗前、心理干预后(仅联合治疗组)和镇痛治疗后的右上腹疼痛程度.结果:经药物治疗、心理干预和联合治疗后患者的疼痛均有明显缓解(t'=4.47,5.79,20.24,P<0.01).三种方案的镇痛疗效(治疗前疼痛评分-治疗后疼痛评分)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F=21.98,P<0.01).其中药物治疗和联合治疗效果优于单纯心理干预(2.71±4.05,3.40±3.82 vs 1.24±2.76,P<0.01).联合治疗效果最佳,但疗效评分与药物治疗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结论:药物联合心理干预可有效缓解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中疼痛.  相似文献   
25.
目的分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介入治疗的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方法 300例DVT病人,共312条患肢,其中周围型DVT者63例,中央型DVT者158例,混合型DVT者79例,髂静脉压迫综合征69例。所有病人均行经颈静脉插管尿激酶溶栓术,同时行抗凝治疗,122例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93例行滤器取出),64例行髂静脉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21例PTA后植入支架。术后随访12个月。结果共出现并发症58例,死亡2例。其中出血37例,腔静脉滤器相关性并发症11例,肺栓塞4例,髂静脉压迫综合征介入治疗相关并发症6例。结论 DVT介入治疗的并发症以出血和肺栓塞最为严重,应采取各种措施加以预防。  相似文献   
26.
背景:临床多根据影像资料中腰椎间盘径线尺寸来选择假体型号和预计置入数量。目的:以X射线片和MRI测量分析正常人腰椎间隙高度、腰椎间盘及髓核径线,获取与人工髓核假体相关的椎间盘基础数据。方法:随机抽取157名正常成年人标准腰椎侧位X射线片,测量腰椎间隙前缘、中点和后缘高度。随机抽取106名正常成年人腰椎MRI片,测量椎间盘及髓核的横径和矢状径。结果与结论:①X射线片:椎间隙自上而下逐渐增宽,腰椎间隙后高较低,近50%的L2/3、L3/4、L4/5椎间隙后高和约39.5%的L5/S1椎间隙后高位于7~9mm区间。②MRI片:腰椎间盘横径和矢状径从L2/3至L5/S1依次增大。约46.7%的椎间盘矢状径大于37mm,仅49.0%的髓核矢状径大于24mm;本组髓核平均横径33.5mm,平均矢状径23.4mm。髓核矢状径均大于12mm。约22.9%的髓核矢状径大于24mm。提示多数国内患者需行单枚PDN假体置入,7mm为最适用的PDN假体高度,临床不宜将椎间盘矢状径大于37mm作为国人PDN假体置入数量的术前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MRI上腰椎间盘局限性高信号区(HIZ)与性别、年龄、体重及腰痛症状的相互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572例(2860个椎间盘)腰椎MRI资料中HIZ发生率与性别、年龄、体重和腰痛症状的相互关系。对16个发生HIZ的腰椎间盘行CT椎间盘造影(CTD),对所得图像行改良Dallas分级并结合疼痛诱发试验综合分析。结果:HIZ发生率为34.97%(200例),男性为34.46%,女性为35.63%,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8岁后,HIZ发生率随年龄增长逐渐升高,50~59岁达到高峰(56.70%),此后发生率逐步降低。体重增加亦可致HIZ发生率升高,当体重≥90kg时,HIZ发生率达57.89%。腰痛者HIZ发生率(42.75%)高于无腰痛者(28.05%),二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16个行CTD的椎间盘中,疼痛诱发试验阳性者多为Dallas 4级(8/9),疼痛诱发试验阴性者多为Dallas 3级(6,7)。结论:MRI上腰椎间盘HIZ与年龄、体重及腰痛症状相关。  相似文献   
28.
肾上腺素在肝癌动脉栓塞化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8年10月至2000年10月,对接受肝动脉栓塞化疗的29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术中经导管给予肾上腺素使正常肝组织供血动脉收缩,以减少其化疗栓塞药物的灌注量,减轻非癌肝组织损伤,并给予对照观察,取得明显疗效,现总结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6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经B超、CT和AFP诊断,符合1977年全国肝癌防治研究协会制定的诊断标准犤1犦。均为男性,年龄39~72岁,平均51.8岁。所有患者在接受肝动脉栓塞化疗前Karnofsky评分≥70分,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级40例,B级22例,无门脉癌…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陈旧性骨折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31例陈旧性骨折病例.采用MSCT平扫结合多平面重建(MPR),表面遮盖成像(SSD)和透明化X线模拟投影(see-through)诊断并与普通X线、常规CT结果对比.结果 MSCT及后处理技术正确鉴别31例.X线平片(22例)漏、误诊3例,疑似陈旧性骨折4例.常规CT(17例)计数错误2例.结论 MSCT及后处理技术弥补了传统影像学的不足,对陈旧性骨折的鉴别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0.
介入医学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思想起源可追溯至古埃及和古巴比伦时代.经过长时间的积累,至20世纪,由于放射学崛起,介入医学才逐渐形成体系.新设备和新技术推动了介入医学的进步.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介入医学已初具规模.其技术及应用领域已超出传统"介入放射学"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