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43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根据菊花硫熏前后气味的显著差异,采用电子鼻技术对其进行区分与鉴别,以期探索一种气味鉴别菊花药材的新方法。方法:利用电子鼻技术,测定菊花在其电子传感器阵列上的最大响应值,利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以及10种机器学习法方法(Machine Learning,ML)对响应值进行分析并建立判别模型。结果:菊花是否经过熏硫,其气味差别显著,采用PCA及BF Tree、J48、Random Tree等6种机器学习方法对其进行分类判别,正判率高。结论:电子鼻技术可以对“菊花是否熏硫”进行准确判别,可将电子鼻技术结合多种机器学习方法引入到菊花的质量评价中,为电子鼻的数据挖掘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提供更多思路。  相似文献   
22.
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is Function,RBF)神经网络在中医药研究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包括中医舌脉象客观化研究[1]、方证分析、证候诊断、中药质量控制、指纹图谱研究、药材的真伪优劣鉴别[2]、中药活性成分药效的模拟与预测及构效关系研究、中药制剂全过程优化等。对近年来RBF神经网络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作简要介绍,同时运用实例就SPSS 17.0软件在RBF神经网络的设计和结果分析方面的应用作论述,实验结果进一步证实了利用RBF神经网络可建立优质、准确的判别模型,其操作简便、结果直观,可提高中医药研究者科研工作中对大批、多维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效率;应用SPSS 17.0软件实现RBF神经网络的设计与建立具有推广和普及价值。  相似文献   
23.
金银花颜色与有效成分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通过测定金银花的颜色及其有效成分绿原酸和木犀草苷的含量,将代表颜色的指标值与代表质量的指标值相联系,探索颜色与有效成分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18批不同产地、采收期、加工方法的金银花样品中绿原酸、木犀草苷的含量,利用电子感观分析方法(色度仪)测量金银花的颜色.结果:绿原酸的含量与色度测量值L*值呈负相关,木犀草苷的含量与颜色值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结论:通过该方法对颜色的测量,快速地判断或预测绿原酸的含量,其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4.
<正>中药汤剂是中医临床常用剂型,接受和使用这种剂型的患者越来越多。但是,大多患者甚至部分司药人员未能掌握正确的煎煮方法。历代医家对汤剂的煎法都很重视,如清朝著名医家徐灵胎在《医学源流论》中说:"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不效,全在乎此。"由此可见,掌握正确的煎药方法是至关重要的。第一,煎煮器具古人认为:"银器瓦罐最好,铜铁器忌用。"现代多首选瓦罐、沙锅,其次可用搪  相似文献   
25.
目的 建立基于颜色气味数字化融合信息的苦杏仁Armeniacae Semen Amarum走油程度判别分析和内在质量预测模型。方法 基于颜色气味数字化的融合信息,联合机器学习算法对其走油程度进行判别,对比其正判率,寻找识别效果最好的算法。利用SPSS分析平台,开展苦杏仁颜色气味融合信息数字化与内在化学成分的相关性分析,同时建立含量预测回归方程并且检验其拟合度。结果 基于粉末颜色和气味融合信息的模型建立中,Logistic、IBK、K-Star、LMT和Random Forest算法正判率较高,可完成对不同走油程度苦杏仁的分类鉴别;基于剖面颜色和气味融合信息的模型建立中,Logistic算法和K-Star算法可完成走油程度的判定。基于粉末颜色及气味融合信息建立苦杏仁质量预测模型,预测方程:Y苦杏仁苷=2.175-1.340 F1-2+0.529 F1-1,R2=0.732;Y酸值=2.113+1.724 9 F1-2-0.667 F1-1,R2=0.719;基于剖面颜色及气味融合信息建立苦杏仁质量预测模型,预测方程如下:Y苦杏仁苷=2.153+1.242 F2-2+0.5 F2-1-0....  相似文献   
26.
该文通过测定金银花的气味及其化学成分绿原酸、木犀草苷和多酚类的含量,将气味综合指标值与化学成分指标值相联系,探索气味与化学成分之间的相关性。实验中利用数字化气味指纹分析仪(电子鼻)测量金银花的气味;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金银花样品中绿原酸、木犀草苷的含量,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多酚类的含量;最后采用SPSS 17.0软件分析金银花气味与化学成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金银花气味综合指标值与绿原酸、多酚类含量有显著性相关关系(正相关),并且建立了回归方程;与木犀草苷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进而证明金银花的气味与其内在的化学成分密切相关,能为初步判断或预测金银花中化学成分的含量提供一种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27.
古时候,有一位樵夫,某天晨起感觉胃脘胀病、恶心,接连几天不思饮食,到村里郎中家开方抓药。中午回家后,熬药服下,傍晚胃脘胀痛加剧,并伴有恶心出汗,随后剧烈呕吐。家人心急如焚,听说镇上有一神医,第二天连忙将樵夫带去就诊。神医边诊治,边叮嘱家人把所服药方带来,以便细细查验。家人不解,为何出现如此症状?是否昨日药方有毒?神医答道:"依昨日方子来看,包括柴胡、郁金、白芍、白术、丁香、党参、茯苓、砂仁、炙甘草、炒三仙等中药,其中并无催吐、泄泻的中药,更无有毒中药。只因方中郁金、丁香属相畏品种,不可同用。"次日,樵夫经神医救治,康复大半。  相似文献   
28.
目的:运用电子鼻提取中药气味特征来建立气味指纹图谱,同时建立气味指纹图谱的鉴别模型,实现对中药的快速鉴别,提供一种中药气味鉴别新方法。方法:以传感器阵列的最高响应值为指标,运用逐步判别法对气味指纹图谱进行特征提取并建立鉴别模型,并将其运用于对姜科白豆蔻、草豆蔻、草果、莪术、干姜、高良姜、姜黄、砂仁、益智和郁金等10味中药的气味鉴别。结果:实验数据显示逐步判别法建立的鉴别模型对训练集中100个样本和测试集中20个样本的回代正判率分别为97%和90%,鉴别效果满意。结论:应用逐步判别法建立气味指纹图谱的鉴别模型准确、有效、可行,能很好地鉴别不同品种的中药。该方法为现行中药质量标准中气味指标的数字化、客观化提供实验依据和方法;也为中药指纹图谱的数据挖掘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29.
芍药甘草汤功能与药效组分对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经方芍药甘草汤9种药效组分(氧化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甘草酸、甘草苷、甘草素、异甘草苷和异甘草素)的变化规律,探讨芍药甘草汤功能与药效组分的对应性。方法以经方芍药甘草汤(《伤寒论》方)为载体,用5个不同配伍组分的芍药甘草汤作为对照,采用高效液相二极管陈列检测法测定含量。结果不同配伍的芍药甘草汤9种药效组分为(mg/ml):《伤寒论》方为1.92、0.90、3.51、0.53、8.35、3.16、0.77、0.77和0.15;《传信适用方》为0.92、0.45、1.62、0.37、0.78、0.34、0.06、0.10和0.01;《朱氏集验方》一为1.59、0.82、3.28、0.49、3.15、1.10、0.27、0.44和0.08;《朱氏集验方》二为1.14、0.52、2.12、0.41、2.92、0.97、0.22、0.36、0.06;《魏氏家藏方》为1.38、0.59、2.70、0.43、2.40、0.35、0.06、0.10和0.01;《医门八法》方为1.52、0.67、2.91、0.45、3.00、1.07、0.24、0.42和0.07。结论 1.9种药效组分变化规律为:《伤寒论》方>《朱氏集验方》一>《医门八法》方;《朱氏集验方》二中的药效组分氧化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芍药苷和苯甲酰芍药苷含量<《魏氏家藏方》,而甘草酸、甘草苷、甘草素、异甘草苷和异甘草素含量>《魏氏家藏方》;《传信适用方》方中9种药效组分含量最低。2.配伍不同,药效组分总量和比例也不同,临床疗效也各异:《伤寒论》方药效组分总量为20.06 mg/ml,用于止痛;《朱氏集验方》一药效组分总量为11.216 mg/ml,用于消渴;《朱氏集验方》二药效组分总量为8.72 mg/ml,用于治脚弱无力;《传信适用方》药效组分总量为4.65 mg/ml,用于治湿气腿脚赤肿疼痛;《魏氏家藏方》药效组分总量为8.02 mg/ml,用于治湿热脚气;《医门八法》方药效组分总量为10.35 mg/ml,用于治胃气痛。  相似文献   
30.
黄蜀葵花总黄酮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优选黄蜀葵花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实验法,以总黄酮的含量为考察指标,选择主要影响提取效率的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优选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结果 黄蜀葵花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70%,料液比1∶50,90℃水浴回流0.5 h.结论 优选的工艺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黄蜀葵花中总黄酮的提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