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524篇
  免费   1864篇
  国内免费   1000篇
耳鼻咽喉   36篇
儿科学   352篇
妇产科学   107篇
基础医学   655篇
口腔科学   234篇
临床医学   5126篇
内科学   3724篇
皮肤病学   414篇
神经病学   98篇
特种医学   1107篇
外国民族医学   25篇
外科学   2063篇
综合类   10489篇
预防医学   4099篇
眼科学   59篇
药学   5298篇
  39篇
中国医学   5087篇
肿瘤学   376篇
  2024年   320篇
  2023年   1046篇
  2022年   1027篇
  2021年   1129篇
  2020年   1031篇
  2019年   1005篇
  2018年   438篇
  2017年   754篇
  2016年   732篇
  2015年   915篇
  2014年   1653篇
  2013年   1621篇
  2012年   2009篇
  2011年   2114篇
  2010年   1954篇
  2009年   1970篇
  2008年   2218篇
  2007年   2111篇
  2006年   1829篇
  2005年   1938篇
  2004年   1490篇
  2003年   1423篇
  2002年   1211篇
  2001年   1145篇
  2000年   861篇
  1999年   823篇
  1998年   808篇
  1997年   756篇
  1996年   627篇
  1995年   554篇
  1994年   422篇
  1993年   254篇
  1992年   250篇
  1991年   279篇
  1990年   227篇
  1989年   251篇
  1988年   64篇
  1987年   47篇
  1986年   37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21.
目的研究丹参提取物DS对小鼠化疗诱导性肠黏膜炎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BALB/c小鼠腹腔注射5-氟尿嘧啶(25 mg·kg~(-1))与伊利替康(25 mg·kg~(-1))4 d制备化疗诱导性肠黏膜炎模型,造模第2天开始DS灌胃给药8 d。给药期间测定小鼠体质量、3 h排便量、疾病活动指数。给药结束后收集血清及结肠黏膜上皮组织,测定炎症因子表达。结肠组织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进行病理学评分。提取粪便样本总DNA,16SrDNA测序分析粪便菌群。结果DS显著增加化疗性肠黏膜炎小鼠3 h排便量,抑制体重下降及结肠炎疾病活动指数。DS显著降低小鼠血清及黏膜蛋白中IL-6、TNFα、MPO的含量。病理评分显示,DS显著减轻模型组动物黏膜炎症及伴发的黏膜变性/萎缩。粪便菌群分析显示,DS可有效提高化疗性肠黏膜炎小鼠粪便菌群多样性,使治疗组小鼠粪便菌群构成恢复至接近正常水平。DS显著降低化疗性肠黏膜炎小鼠粪便拟杆菌属和链球菌属丰度,提高变形菌属、乳杆菌属和肠杆菌属丰度。结论 DS可有效治疗小鼠化疗诱导性肠黏膜炎,这一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修复结肠黏膜及抑制炎症因子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检索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相关证据,并对最佳证据进行总结,为临床护士实施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管理提供循证依据。 方法 计算机检索UpToDate、BMJ Best Practice、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循证卫生保健国际合作中心图书馆、Cochrane Library、英国国家临床优化研究所、美国肠外肠内营养学会、欧洲临床营养与代谢学会、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中关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所有证据,包括指南、专家共识、系统评价、Meta分析。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年6月15日。由2名经过循证培训的研究者独立完成文献的质量评价,并结合专业人士的意见,对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进行证据提取及总结。 结果 初步检索共获得文献281篇,最终纳入12篇文献,包括4篇指南、1篇专家共识、2篇系统评价、5篇Meta分析,从早期肠内营养适应证及安全性评估、开展早期肠内营养的时机、途径的选择以及目标营养需要量管理4个方面汇总11条最佳证据。 结论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早期进行肠内营养安全可行。在实施早期肠内营养的管理中,护理人员应结合临床情境、医护人员应用证据的促进因素及阻碍因素、患者意愿选择最佳证据,以形成科学、有循证依据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管理方案,从而加速患者康复,提升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和中降浊调糖颗粒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T2DM)痰浊中阻证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开封市中医院内分泌科肥胖T2DM痰浊中阻证受试者6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33例。治疗组给予和中降浊调糖颗粒,对照组给予盐酸二甲双胍片,疗程均为12周,收集干预前后受试者血液和粪便样本,测定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 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同时抽提粪便基因组DNA,首先进行Illumina PE250文库构建与测序,然后进行OTU聚类分析、物种分类学多样性与血糖关联分析。结果?与本组干预前比较,两组干预后BMI、腰围(WC)、FPG、2h PG、HbA1c、TC、TG水平降低(P<0.05,P<0.01),HDL-C升高(P<0.05),对照组LDL-C水平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BMI降低(P<0.05)。肥胖T2DM痰浊中阻证的肠道菌群在属水平上以劳特氏菌(Blautia)、埃希氏菌-志贺氏菌属(Escherichia-Shigella)、粪杆菌属(Faecalibacterium)和拟杆菌(Bacteroides)等为主;肥胖T2DM痰浊中阻证患者治疗后肠道菌群的菌属在组成上存在明显差异;和中降浊调糖颗粒可显著上调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和霍氏真杆菌(Eubacterium?hallii?group)相对丰度及多样性。这些菌群变化与血糖变化水平呈显著相关性。结论?和中降浊调糖颗粒可降低肥胖T2DM患者血糖水平,其机制可能与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霍氏真杆菌(Eubacterium?halli?group)富集并重塑肠道菌群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24.
25.
《中华医学杂志》2022,(28):2222-2225
本文报道了1例28岁女性患者长期慢性便秘后出现肠梗阻、肠道溃疡、狭窄、反复便血的诊治过程。患者病情凶险、复杂迁延, 最终经多学科协作诊治, 手术病理证实为巨结肠类缘病。对于年轻起病的慢性便秘或动力性肠梗阻患者需警惕先天性巨结肠及其类缘病等先天发育异常可能。需充分鉴别诊断, 避免误诊误治。钡灌肠、CT或肛门直肠测压可能为诊治提供线索。巨结肠类缘病相对少见, 可继发肠道溃疡出血或合并感染, 使得病情发生戏剧性变化。需结合患者基础肠道情况鉴别诊断, 临床、影像科和病理科充分多学科沟通协作, 制定详细诊治计划, 保证精准治疗。  相似文献   
26.
目的 分析HIV暴露未感染新生儿的肠道菌群特征及免疫指标水平。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西溪医院妇产科出生的HIV暴露但未感染(进行母婴阻断治疗,出生48小时内检测HIV RNA阴性)新生儿20例为母婴阻断组,另选取20名同期出生且胎龄、出生体质量等一般资料相近的健康新生儿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粪便中菌群数量及免疫功能指标。结果 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母婴阻断组新生儿粪便中乳酸菌科和双歧杆菌数量显著下调(P<0.05);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M水平(0.98±0.22)g/L显著上调(P<0.05),CD_4+水平(32.16±7.07)%显著下调(P<0.05)。结论 HIV暴露但未感染新生儿的粪便中乳酸菌科和双歧杆菌等益生菌的数量显著下调,其体液免疫功能虽未受到显著影响,但CD_4+水平(32.16±7.07)%显著下调(P<0.05)。结论 HIV暴露但未感染新生儿的粪便中乳酸菌科和双歧杆菌等益生菌的数量显著下调,其体液免疫功能虽未受到显著影响,但CD_4+T淋巴细胞数量显著下调,细胞免疫功能受到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27.
目的分析微视频结合团体集中肠道准备宣教在老年结肠镜检查与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老年结肠镜检查与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120例,应用微视频结合团体集中肠道准备宣教;对照组120例应用常规的肠道准备宣教。评价两组肠道清洁效果相关指标。结果干预组肠道准备依从性、肠道准备耐受度、肠道准备清洁度、肠道准备宣教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结肠镜检查与治疗应用微视频结合团体集中肠道准备宣教,可显著提高患者肠道清洁的效果。  相似文献   
28.
战友们在军事训练或军事作业中,常常因为任务的需要而久立不坐,一不留神就容易成为静脉曲张患者。静脉曲张犹如蚯蚓,是一种常见慢性疾病,占成年女性的25%、男性的15%。成因有年老、肥胖、遗传及需要长久站立。静脉曲张早期无症状,严重时会有大出血、静脉溃疡、表浅性静脉炎(栓塞)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29.
肠道生态系统的改变会影响人类的健康,甚至引发结直肠癌。大量证据表明,在结直肠癌患者的肠道中普遍存在一种病理性微生物群失衡状态,失衡的微生物群衍生的代谢产物也会影响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本文综述了由特定肠道微生物群代谢产物触发结直肠癌进程的方式,总结了肠道微生物群代谢产物对结直肠癌贡献的最新进展,并考虑代谢产物的积累效应以及多种代谢产物相结合的方式来预测和预防结直肠癌。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