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2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22篇
儿科学   18篇
妇产科学   27篇
基础医学   23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118篇
内科学   40篇
皮肤病学   22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65篇
综合类   147篇
预防医学   8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4篇
  1篇
中国医学   69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究甘丙肽(Galanin,GAL)和甘丙肽2型受体(GALR2)在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神经侵袭中的作用.方法:将SACC细胞与小鼠背根神经节(DRG)共培养.qRT-PCR、Western Blot检测SACC细胞GALR2的表达;CCK-8、流式细胞术、划痕、Transwell检测GAL对SACC细胞增...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卡贝缩宫素联合缩宫素辅助治疗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72例产后出血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6例。两组产妇治疗前均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产妇给予缩宫素进行辅助治疗,研究组产妇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卡贝缩宫素联合治疗。比较两组产妇出血量、凝血功能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及D-二聚体(D-D)]、子宫收缩功能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产妇治疗后2、12、24 h出血量分别为(148.67±9.86)、(205.66±15.34)、(442.68±55.26)ml,少于对照组的(156.32±10.25)、(235.12±16.34)、(498.31±58.60)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产妇子宫收缩持续时间(3.18±0.82)h显著长于对照组的(2.59±0.88)h,子宫底下降速度(1.53±0.29)cm/d明显快于对照组的(1.17±0.18)cm/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 h后,两...  相似文献   
23.
目的:观察用当归四逆加吴萸生姜汤加味联合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慢性荨麻疹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总IgE、白细胞介素-13(IL-13)、凝血酶敏感蛋白-1(TSP-1)、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4月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皮肤科门诊收治的慢性荨麻疹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枸地氯雷他定片口服;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当归四逆加吴萸生姜汤加味而成的汤剂内服,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个月为疗程。通过观察2组患者的风团发作情况、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采用皮肤病生命质量指数(DLQI)量表评价生命质量,测定血清总IgE、白细胞介素-13(IL-13)、凝血酶敏感蛋白-1(TSP-1)、D-二聚体水平,随访半年,统计治愈患者的复发率,统计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74.55%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0.91%(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风团发作情况明显改善,风团数目、风团最大直径、风团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等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中医证候积分、生命质量DLQ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总IgE水平呈明显下降趋势(P0.05),同一时间点组间比较,以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清中IL-13、D-二聚体水平均较对照组有所降低(P0.05),TSP-1水平则有所升高(P0.05)(P0.05);随访半年,观察组复发率1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复发率30%(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率为7.27%,低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率21.82%(P0.05)。结论:当归四逆加吴萸生姜汤加味联合枸地氯雷他定片利于减轻慢性荨麻疹患者的风团发作程度,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生命质量,其起效可能与调整血清中IL-13、TSP-1、D-二聚体水平以降低IgE的异常分泌、改善血管通透性、机体凝血状态等途径有关,值得临床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24.
目的 研究对比经尿道钬激光与等离子双极电凝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non 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NMIBC)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入院治疗的42例NMIBC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钬激光组及双极电凝组。双极电凝组21例行等离子双极电凝切除术治疗,钬激光组21例行经尿道钬激光切除术治疗。将两组的围术期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率、1年复发率、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 钬激光组围术期相关指标均优于双极电凝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钬激光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双极电凝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钬激光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年肿瘤复发率均低于双极电凝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MIBC患者采用经尿道钬激光切除术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均比等离子双极电凝切除术高,远期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均较高,但等离子双极电凝切除术适用范围广,两种手术各具优势。  相似文献   
25.
目的:观察抗病毒颗粒治疗流行性感冒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试验设计,在中国27家三级甲等医院筛选流行性感冒患者,按1∶1随机分配至抗病毒颗粒试验组或磷酸奥司他韦胶囊对照组,每组计划入组受试者200例。试验组给予抗病毒颗粒(每次18 g,每日3次)及磷酸奥司他韦模拟剂口服,对照...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孕前使用阿司匹林联合孕期使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血栓前状态导致的复发性流产患者的价值。方法60例复发性流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患者孕前使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孕期使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只在孕期使用低分子肝素钠进行治疗,比较2组的妊娠结局。结果治疗组足月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流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孕前阿司匹林联合孕期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血栓前状态导致的复发性流产效果显著,能提高足月产率,降低流产率。  相似文献   
27.
目的:通过检测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拔出的头发上残留毛囊中大疱性类天疱疮抗体的沉积情况,建立一种快捷、损伤小的检测大疱性类天疱疮的方法。方法:直接免疫荧光方法测定35例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拔出的头发上残留毛囊中类天疱疮抗体的沉积,10例健康人及20例天疱疮病人头发作为对照。结果:35例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的毛发,其中阳性28例,阴性7例,阳性率80%;类天疱疮IgG和C3在毛囊表皮下的外毛根鞘外层与结缔组织鞘之间呈明显的线状沉积。10例正常人及20例天疱疮患者均无线状沉积。结论:本实验方法简单、快速、敏感,且具有较高特异性,有可能成为诊断和鉴别诊断大疱性类天疱疮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索新型垫枕在脑卒中患者良肢位摆放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上海中冶医院康复医学科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完全随机的方法,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在良肢位摆放护理中引入新型枕垫,对照组则采用传统护理办法,对患者实施良肢位摆放护理,比较两组之间的良肢位正确率、肩痛发生率、肩手综合征发生率及两组ADL评分。结果 观察组的良肢位摆放正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肩痛发生率、肩手综合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论 新型垫枕能够提高脑卒中患者良肢位摆放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提高卒中患者的自理能力、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9.
目的:研究总结甲状腺癌术后症状管理的措施及效果。方法:回顾总结2015.4.1-2015.9.30我科1526例甲状腺癌患者,通过心理护理、疼痛评估、伤口引流管护理、术后并发症观察及护理措施。结果: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高水平的术后症状管理有利于保障医疗手术安全,提高护理整体质量。  相似文献   
30.
目的:总结儿童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的特点,探讨儿童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诊断方法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科2012-01-2013-06收治的30例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结果。结果30例患儿以发热、意识障碍、头痛、呕吐为主要临床表现,其中发热27例(90.0%),意识障碍22例(73.3%),昏迷1例,头痛22例(73.3%),呕吐21例(70.0%);阳性12例(40.0%),颈抵抗可疑阳性5例(16.7%);双侧巴宾斯基征阳性12例(40.0%),单侧巴宾斯基征阳性3例(10.0%);布鲁津斯征均为阴性;2例(6.7%)凯尔尼格征阳性;血液肠道病毒学检查(柯萨奇、埃科病毒及EB病毒抗体IgM、IgG),抗体[IgM 和(或)IgG]均为阳性,但脑脊液病毒学抗原检查仅7例阳性;脑电图(EEG )和磁共振成像(M RI)检查,7例(23.3%)EEG异常,2例(6.7%)M RI异常。经抗病毒、降颅压等治疗,随访6~12个月,1例昏迷,1例小脑共济失调,余28例完全康复,未见后遗症。结论儿童病毒性脑炎多数发病较急,临床表现多样,以发热、意识障碍、头痛、呕吐为主,血液中病毒抗体阳性率高,但脑脊液病原学阳性率较低。对症治疗后大部分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