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04篇
  免费   206篇
  国内免费   42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35篇
临床医学   389篇
内科学   35篇
皮肤病学   27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123篇
外科学   157篇
综合类   978篇
预防医学   139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278篇
  2篇
中国医学   2253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05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114篇
  2020年   124篇
  2019年   119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101篇
  2016年   121篇
  2015年   102篇
  2014年   298篇
  2013年   233篇
  2012年   340篇
  2011年   346篇
  2010年   345篇
  2009年   318篇
  2008年   235篇
  2007年   196篇
  2006年   188篇
  2005年   181篇
  2004年   160篇
  2003年   140篇
  2002年   112篇
  2001年   116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22.
神经根型颈椎病在颈部疾患中发病率高,常表现为颈、肩、上肢运动感觉功能障碍,致使中老年人饱受疾患折磨,且该病随着生活、工作方式改变有年轻化发病趋势。西医非手术治疗该病常采取消炎镇痛、缓解神经根水肿等办法,不能有效解除压迫及高应力状态,症状易反复,难以达到患者期望值。而手术治疗风险较大、术后恢复慢且经济负担重,患者接受程度普遍较低。自朱汉章教授1976年创造针刀伊始神经根型颈椎病便是针刀治疗的优势病种。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作用机制复杂,在病理生理、临床试验等层面已得到部分阐释。临床操作各有千秋,常表现为进针点定位选择之别。除单纯针刀疗法外,针刀搭配其他治疗方式而衍生出的一系列综合疗法如手法、药物、神经阻滞、针灸等为治疗该病提供了更多选项。经40余年的针刀医学实践阐明,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独特优势。该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网等数据库有关文献,总结了针刀治疗该病的最新研究进展。现从机理研究、操作方法、方案选择三个方面加以概述,便于为临床提供参考,促进针刀医学的基层推广。  相似文献   
23.
乳腺病灶周围晕圈征研究现状尚延海①刘传奇②朱孝芹③综述任德印①校乳腺病灶周围晕圈征像是指围绕在病灶周围纤细的、完全或部分的环状透光区带。它首先被描述于乳腺干板摄影片上,多发于边缘清晰的肿块如囊肿或纤维腺瘤周围,并认为是由于邻近肿块的脂肪被压缩所致[1...  相似文献   
24.
目的观察针刀联合消乳散结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4例乳腺增生患者,将其随机分为针刀组(62例)、对照组(62例),对照组口服消乳散结胶囊,针刀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刀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及乳腺彩超下增生组织体积变化。结果针刀组总有效率93.55%,对照组总有效率69.35%,针刀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刀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刀联合消乳散结胶囊治疗乳腺增生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并能改善患者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25.
微创针刀镜联合汤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37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究微创针刀镜联合汤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7月郑州中医骨伤病医院74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各37例。对照组予以甲氨蝶呤治疗,于此基础上,观察组施行微创针刀镜+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观察统计两组治疗效果、疼痛程度,并对比治疗前后两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及关节功能(Lysholm)、全身健康(HAQ)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59%(35/37)与对照组75.68%(28/37)相比,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血清CRP、ESR水平及HAQ评分均较低,Lysholm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予以微创针刀镜联合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炎性反应及疼痛程度,抑制病情发展,显著改善关节功能及全身健康,效果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26.
目的:观察针刀联合解凝散治疗颈椎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单中心、随机对照方法,将颈椎骨性关节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A组20例,口服NSAIDS药物配合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膏剂外搽患处,B组20例单独使用针刀治疗,C组20例针刀联合解凝散治疗,持续治疗4周,观察各组患者症状、体征变化情况及疗效。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各组症状、体征与治疗前比较均有好转(P0.05);症状及体征评分C组优于其他2组(P0.05);有效率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刀联合解凝散治疗颈椎骨性关节炎具有较好改善患者症状、体征的效果。  相似文献   
27.
目的 观察强力止晕汤治疗肝阳上亢兼痰湿中阻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 选取80例肝阳上亢兼痰湿中阻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患者加用强力止晕汤,两组疗程均为14 d。治疗前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中医症状评分、椎-基底动脉血流改善情况,治疗14 d后及治疗后3个月的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眩晕、头痛、头重如裹、烦躁易怒、失眠多梦评分和总评分降低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左右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升高程度和左右椎动脉、基底动脉搏动指数降低程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轻度胆红素异常、胃肠道反应、心慌)的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强力止晕汤对肝阳上亢兼痰湿中阻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十字针刀结合改良抽吸罐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价值。  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舟山市妇幼保健院治疗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十字针刀结合改良抽吸罐治疗,2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50 mg/次,3次/d;2组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2组临床疗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情况,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炎症因子水平。  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80,P=0.006);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为(1.03±0.43)分,低于对照组的(3.38±1.01)分(t=11.726,P < 0.001);治疗组CRP、IL-1β、IL-6分别为(6.23±1.36) mg/L、(3.37±0.58) pg/L、(6.56±2.08) pg/L,低于对照组的(11.41±3.21) mg/L、(5.57±1.01) pg/L、(9.87±1.74) pg/L(t=8.138,P < 0.001;t=10.346,P < 0.001;t=6.685,P < 0.001)。  结论  十字针刀结合改良抽吸罐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疼痛。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针刀松懈术联合手法对脊柱侧弯的治疗有效性,并做随访记录。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9月期间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脊柱侧弯患者34例,并分为2组,观察组使用针刀松懈术配合手法进行治疗,对照组佩戴支具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以及在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异和Cobb角矫正效果,对针刀松懈术联合手法使用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进行深入探讨。结果:观察组的优良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的82.35%,且前者的治疗效果为优的患者高达70.59%远远大于后者的29.41%,P0.05;但是观察组平均评分更低为(2.6±0.5),对照组为(4.8±1.9)分,P0.05;观察组矫正率为50.4%,对照组的平均矫正率为20.7%,P0.05,2组治疗前后Cobb角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进行随访,观察组平均身高增加了(5.1±0.6)cm,对照组为(4.6±0.7)cm,P0.05。结论:针刀松懈术联合手法治疗不但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疼痛,还能起到一个良好的矫正效果,增加身高,提高预后,是一个可靠的、有效的治疗脊柱侧弯的方案。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针刀疗法治疗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炎性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针刀组、电针组。采用立体定位技术将6-羟基多巴胺(6-DAOH)注入大鼠右侧纹状体制备PD大鼠模型。针刀组于枕下肌群和C1-2横突处进行松解干预,2次/周,连续4周;电针组选"百会""太阳"穴,由"百会"透刺"太阳"穴进行电针干预,3次/周,连续4周。采用HE染色光镜下观察神经元细胞形态、数目及小胶质细胞数目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IL-1β的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损毁侧多巴胺能神经元细胞数目减少,小胶质细胞数目增多,IL-1β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刀组和电针组大鼠损毁侧多巴胺能神经元细胞数目增多,小胶质细胞数目减少,IL-1β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刀疗法可以改善多巴胺能神经元细胞的形态和数目,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小胶质细胞激活介导的炎性反应,降低炎性因子IL-1β的含量,从而治疗P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