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26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4篇
皮肤病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44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了解广州市学生的艾滋病病毒(HIV)流行特征,为开展对该人群的艾滋病(AIDS)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市2002-2012年学生的HIV流行特征。结果 2002-2012年,共报告117例学生HIV感染者/AIDS病例,占广州市总病例的比例从2008年的0.5%上升至2012年的2.5%。平均年龄(22.1±2.9)岁,最小14岁;男性占96.6%;大专及以上占79.5%;病例至少来自47所大中专院校。性传播感染占95.7%(112/117),同性性传播占72.6%(85/117);2009-2012年,学生病例中的同性性传播的比例逐年增加(χ2=6.70,P=0.035),2008-2012年,总体疫情中同性性传播的比例逐年增加(χ2=209.07,P=0.000);2008-2012年,学生中HIV感染者/AIDS病例同性性传播的比例高于广州市同期总体疫情中同性性传播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6.05,P=0.000)。病例通过自愿咨询检测发现的占32.5%,专题调查占25.6%。2008-2012年,学生人群中AIDS病例发现的时间较总体人群早(χ2=9.07,P=0.003),CD+4T淋巴细胞数200个/μL占92.3%。结论HIV对学生的影响已逐渐显现,应及早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降低AIDS对该人群的危害。  相似文献   
22.
目的 分析广州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HIV/AIDS)中艾滋病相关死亡的影响因素,为采取相应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1991-2013年广州市疫情资料,使用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艾滋病相关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 广州市HIV/AIDS病例中,报病时病程阶段为AIDS(HR=2.717,95%CI:2.039~3.621)、由医疗机构诊疗发现(HR=1.516,95%CI:1.159~1.981)、未接受过CD4+T淋巴细胞检测(HR=4.866,95%CI:3.674~6.444)、符合治疗标准未治疗(HR=12.213,95%CI:8.467~17.616)、报病时年龄40岁以上的病例发生艾滋病相关死亡的风险更高。另外,不符合治疗标准而未治疗的病例发生艾滋病相关死亡的风险也高于接受抗病毒治疗的病例(HR=1.936,95%CI:1.145~3.272)。结论 及早发现HIV/AIDS病例,接受CD4+T淋巴细胞检测和抗病毒治疗可降低HIV/AIDS的死亡风险,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23.
螺旋CT三维重建在踝关节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在足踝关节骨折中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42例踝关节骨折病例,术前均行X线正侧位摄片,螺旋CT扫描,而后行CT三维重建并与手术对照。[结果]CT三维重建能够明确踝关节骨折块大小、关节面塌陷、骨折线方向等。[结论]CT三维重建对踝关节骨折和手术方式的选择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4.
目的 了解2008-2015年广州市MSM人群HIV-1感染者(MSM感染者)HIV-1亚型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方法 研究对象为2008-2015年确证的HIV-1感染者、男男性行为途径感染、现住址为广州市。收集血清样本提取HIV-1 RNA,采用巢式 PCR法扩增HIV-1 pol区基因片段,测序后构建系统进化树,确定HIV-1亚型,比较不同年份和不同特征样本的HIV-1亚型分布。结果 从2 473份血清样本中成功获得2 210份样本的pol区基因片段。2 210份样本人群的年龄(30.19±8.22)岁;未婚者占73.39%;汉族占90.81%。独特重组形式(URFs)亚型在职业为农民及农民工的构成比高于其他职业者(P=0.017,99%CI:0.014~0.020),URFs亚型在多性伴者的构成比高于非多性伴者( χ2=5.733,P=0.017)。HIV-1亚型分布以CRF07_BC(38.10%)和CRF01_AE(34.84%)为主,其次为CRF55_01B(14.62%)、B(6.06%)、URFs(3.58%)、CRF59_01B(2.17%)和其他亚型(0.63%)。B、CRF07_BC、CRF55_01B和URFs亚型在2008-2015年的各年份构成比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P=0.000,99%CI:0.000~0.000;CRF07_BC:χ2=14.965,P=0.036;CRF55_01B:χ2=18.161,P=0.011;URFs:P=0.001,99%CI:0.000~0.001),其中B亚型的构成比呈逐年下降趋势(P=0.000,99%CI:0.000~0.000),URFs亚型的构成比呈逐年上升趋势(P=0.000,99%CI:0.000~0.000)。结论 2008-2015年广州市MSM感染者HIV-1亚型分布表现为CRF07_BC和CRF01_AE为主、多个亚型共存的特点。URFs亚型的构成比呈上升趋势提示HIV-1在MSM感染者中在不断发生重组。应针对MSM感染者农民及农民工、多性伴者加强干预。  相似文献   
25.
摘 要:[目的] 分析2013—2021年河南省淮河流域地区上消化道癌筛查效果。[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式,选取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乡镇或村庄作为筛查现场,对当地40至69岁常住居民进行筛查。对评估为高危人群的个体采用“内镜+碘染色”方法进一步检查,分别计算上消化道癌(包括食管癌与胃癌)各级别病变、早期病例和阳性病例检出率以及早诊率等评价指标。采用χ2检验和趋势χ2检验对不同性别、年龄及时间的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 2013至2021年间,河南省淮河流域地区上消化道各级别病变的检出率为4.96%(1 980/39 895),其中,食管各级别病变检出率为3.05%(1 215/39 895),胃各级别病变检出率为1.93%(768/39 895)。上消化道阳性病例的检出率为0.83%(330/39 895),早期病例的检出率为0.62%(248/39 895),早诊率为75.15%(248/330)。男性各级别病变的检出率均高于女性(P<0.05);随着年龄增长,各级别病变的检出率也呈增加趋势(P trend <0.05)。2013—2021年上消化道各级病变的检出率随时间增长呈上升趋势(P trend <0.05),但阳性病例和早期病例检出率随时间变化保持稳定(P trend >0.05)。[结论]上消化道癌筛查有助于及时发现各级别病变患者。男性和老年人群在上消化道癌筛查中属于重点关注群体,需要提升该人群的筛查参与度,以进一步提高上消化道癌的筛查效果。  相似文献   
26.
摘 要:河南省是我国肿瘤高发地区之一,也是我国肿瘤防治研究的发源地。自20世纪60年代起,河南省在癌症防治体系建设、肿瘤登记、早诊早治等方面采取了有效措施,在癌症防治方面取得重要成就。全文就河南省癌症综合防治工作的历程与成就进行了总结,并对河南省未来癌症防治工作重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7.
17例HIV感染者的皮肤表现及性传播疾病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17例HIV感染攻艾滋病患者的皮肤粘膜表现,并对所有患者进行性病实验室的检查,结果显示:17例HIV感染者中有皮肤粘膜病变的有14例(82.4%),其中以感染性病变多见,特别是真菌感染。另外,HIV感染者血清HSV2抗体阳性率(70.6%)高于HIV阴性物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的HSV2抗体阳性率(35%)。提示HIVA感染与HSV2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28.
比较新鲜血液经荧光抗体标记后,当日或过夜后流式细胞仪检测免疫表型的差异。并采用过夜后流式细胞仪观察健康个体4d内这些免疫指标的波动,CD4^ %、CD8^ %、HLA-DR^ %、CD8^ HLA-DR^ %用两种方法检测无显著性差异(P=0.841,P=0.902,P=0.060,P=0.867);CD25^ %、CD4^ CD25^ %有显著性差异(P=0.021,P=0.011)。表明检测CD4、CD8、HLA-DR抗原,可采用当日或过夜后流式细胞仪术检测;检测CD25抗原,用当日流式细胞较好,健康个体4d内淋巴细胞亚群绝对值变异系数波动范围为3.9%-25.2%,百分率变异系数为2.8%-22.2%;淋巴细胞表型绝对值变异系数波动范围为1.5%-45.3%,百分率变异系数为2.8%-40.0%。建议在对患者的免疫监测过程中,应考虑免疫指标的正常波动。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处理方法。方法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术后24h试探性撑开切口发现脂肪液化切口,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结果治疗组40例,2例出现脂肪液化,切口Ⅱ期缝合后痊愈,其他均I期愈合。对照组40例中切口脂肪液化15例,经换药后Ⅱ期缝合切口愈合,其他均I期愈合。结论应用早期扩创排液法处理剖宫产切口,治愈率高,住院时间短,患者乐于接受。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不同人群血清中人SARS冠状病毒抗体和动物SARS样冠状病毒抗体所表达的意义及其之间关系。方法 应用人SARS冠状病毒和动物SARS样冠状病毒抗原片进行间接免疫荧光(IFA)定性和半定量试验,检测23份一般人群、25份动物市场从业人员和74份SARS病人的SARS冠状病毒IgG抗体阳性(ELISA法检测)血清样本,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3份一般人群、25份动物市场从业人员和74份SARS病人的血清样本的IFA阳性率分别为73.91%、68.00%和100.00%,在IFA阳性人群中其血清样本既能对人SARS冠状病毒也能对动物SARS样冠状病毒产生反应的分别占100.00%(17/17)、64.71%(11/17)和94.59%(70/74);70.59%(12/17)一般人群和76.47%(13/17)动物从业人员其血清中的动物SARS样冠状病毒抗体水平高于人SARS冠状病毒;而SARS病人血清中的人SARS冠状病毒与动物SARS样冠状病毒抗体水平以两者相同和前者高于后者为多,分别占56.76%(42/74)和33.78%(25/74)。结论 不同人群血清中的人SARS冠状病毒抗体和动物SARS样冠状病毒抗体两者之间均存在着一定的交叉反应现象,从血清学上提示了人SARS冠状病毒与动物SARS样冠状病毒之间存在着很高的同源性;人SARS冠状病毒抗体和动物SARS样冠状病毒抗体两者各自表达的意义是有所不同的,通过间接免疫荧光半定量试验可有助于区别感染者所染病毒的倾向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